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7篇
  免费   1831篇
  国内免费   3508篇
林业   2508篇
农学   3240篇
基础科学   1482篇
  5419篇
综合类   15487篇
农作物   2142篇
水产渔业   796篇
畜牧兽医   3365篇
园艺   746篇
植物保护   2081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946篇
  2021年   1029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1177篇
  2018年   879篇
  2017年   1277篇
  2016年   1570篇
  2015年   1313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1769篇
  2012年   2523篇
  2011年   2472篇
  2010年   1951篇
  2009年   2104篇
  2008年   1896篇
  2007年   2147篇
  2006年   1693篇
  2005年   1507篇
  2004年   1095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743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15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9篇
  1962年   15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治理黄河泥沙的重点核心地区.根据1960-1999年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皇甫川、孤山川I、窟野河,秃尾河和佳芦河径流及输沙资料,以流域为单元,分析了区内各流域径流量、输沙量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区内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在季节上,除秃尾河径流量集中期为6月份外,其余4条流域径流量的集中期均为8月份;5条流域输沙量的集中期均为8月份.各流域径流量、输沙量的突变时间均在20世纪70年代,说明各流域水沙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减少最明显.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影响该区内各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2.
西安草滩渭河古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历史文献记录和106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草滩渭河沉积剖面的洪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300年来洪水沉积分层明显,对洪水的发生和短期降水量变化反映清楚,分辨率高,能够作为很好地指示洪水和降水量变化的指标。CT剖面厚度约4.5 m,为古洪水沉积层,剖面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粗细变化节律。共分为21个沉积层,指示了21次较大规模的洪水。CT剖面反映的21个阶段的洪水深度和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第13阶段>第5阶段>第17阶段>第14阶段>第12阶段>第6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第18阶段>第4阶段>第3阶段>第10阶段>第11阶段>第8阶段>第21阶段>第9阶段>第15阶段>第20阶段>第19阶段>第16阶段>第7阶段,其中第13,5,17,14,12,6,2,1阶段为特大洪水阶段,第18,4,3,10,11,8,21,9,15,20,19,16,7阶段为大洪水阶段。CT剖面粒度成分显著大于120年来的洪水沉积,反映了草滩剖面洪水发生时,水动力强,流量大,指示当时降水量应当较多。西安草滩CT剖面第1,2,5,6,12,13,14,17层沉积时,高出河床之上的洪水深度大于6.5 m,其余15个阶段的洪水深度等于或小于6.5 m。  相似文献   
983.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率是影响作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采用土钻法对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含水率显著较高,这与农田坡度较小及梯田建设有关,还与农作物蒸腾耗水相对较小有关。林地、灌木地和草地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别。黄土丘陵区土壤含水率主要受坡度和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影响。但草地土壤含水率还与坡向及年生物量有关。土壤水分分布格局与该区土层深厚,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水分收入主要受降雨的补给有关。因此,该区农田建设应在坡度较小(<10°)的地形上进行,并优先考虑梯田。坡度较大的地方应以天然灌木和草本群落的保育为主。人工乔灌林只适宜在沟道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984.
黄土高原土壤风蚀区玉米起垄覆盖集水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选择黄土高原土壤风蚀区玉米种植最佳集水技术,采用5种不同处理方法(秸秆覆盖、起垄覆膜膜侧种植、起垄无膜、无垄覆膜和常规耕作)对土壤蓄水量和玉米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土壤蓄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量性状等指标均存在差异,以起垄覆膜膜侧种植为最优种植模式,其耕作层土壤蓄水量在抽雄期(8月9日)比对照高72.3%;整个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平均高16.95%、9.77%和16.21%,籽粒产量比对照提高27.28%。表明各种起垄覆盖集水模式对黄土高原土壤风蚀区玉米种植均具有增产效果,其中起垄覆膜膜侧种植集水效应最好,增产效果最优,是该区大面积推广的最佳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98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氮肥两次追肥处理的产量较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增加10.6%~17.0%,配施有机肥增产10.3%~18.0%,坐水种增产9.1%,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增产20.4%。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及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分别提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11.1%~29.5%、28.0%~28.8%和32.1%,依次提高干物质积累总量11.9%~15.5%、21.2%~24.4%和26.9%。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可提高N、P、K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养分最大吸收速率以K最高,N居中,P最低;养分吸收总量以N最高,K居中,P最低;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以K最早(57.2~60.4 d),N居中(65.3~68.5 d),P最晚(71.4~74.8 d),三者均早于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82.5~89.3 d)。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有利于N、P、K养分由营养体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籽粒中养分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养分转运效率以P最高(59.3%~66.1%),其次是N(41.5%~55.1%),K最低(35.9%~38.0%)。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拔节肥比1:3,配施有机肥结合坐水种,为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86.
通过田间采样结合沉降法分级提取,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而下降,但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002mm、0.002~0.02mm、0.02~0.05mm、>0.05mm粒级的有机碳占全土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是29.2%、30.7%、11.9%、15.4%,氮的相应数值为36.7%、31.9%、10.2%、14.0%,磷为49.2%、26.5%、11.1%、12.4%,钾为36.9%、33.4%、12.9%、20.0%。总体来说,黏粒和粉粒中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比例较高。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比例还随利用年限而有明显变化。开垦利用不到10a的水田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较低且主要集中在<0.002mm粒级中;而利用超过10a的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在粉粒中(0.002~0.05mm)的比例大于50%。各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多以0.02~0.05mm粒级的C/N为最高,并随利用年限延长而下降。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状况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反映了土壤肥力熟化和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987.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促进桂西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的顶级群落为对照,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自然恢复22a后植被的演替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物种丧失严重,种类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随着群落由草丛→草灌丛→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顶级群落的顺向演替和发展,群落的高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铁、铝、钛等矿质全量逐步增加,钙、镁全量显著减少,pH值降低,土壤质量随着植被的恢复呈波折性提高。  相似文献   
988.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中速效磷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研究太湖地区农田土壤中速效磷的变化情况,本文对不同季节太湖地区三种典型水稻土(白土、黄泥土和乌栅土)中土壤速效磷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由上层到下层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三种土壤均以耕层含量为最高,在45cm以下基本上趋于稳定,但在接近地下水时又略有上升。季节性变化方面,速效磷含量一般在2月份的小麦分蘖-拔节期和9月份的水稻齐穗期较高。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因素很多,经分析: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旱作条件下与全磷含量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在水作条件下与全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的pH又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9.
研究了铝、氟及其交互作用对白茶和智仁早茶根际土壤酶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单独施铝处理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其它土壤酶活性均随铝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Al浓度高达400mg/kg时,对酶呈现出抑制作用,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单独氟处理下,磷酸酶、尿酸酶活性变化不大,随着氟浓度的升高,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受抑制外,其余的酶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F浓度高达120 mg/kg时,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总体上氟的影响不如铝显著;铝、氟复合处理条件下,铝与氟之间联合作用对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尿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交互效应,其作用方式因铝、氟处理浓度组合、酶及茶树品种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还发现,铝、氟对茶树根际土壤酶的交互效应与铝氟浓度的比值有密切关系,且不同的酶活性达最高时的铝氟比值基本相同,表明在茶树体内代谢中铝、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际土壤酶活性在两个茶树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尤其以酸性磷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最为显著,总体上白茶根际土壤酶对铝、氟及其交互作用较智仁早茶更敏感,两茶树品种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与茶树根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0.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烘干法及WP4水势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人工林下土壤重量含水量及水势进行测定,从土壤水分数量和能量两方面分析该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并且通过实测数据对不同树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旨在为该区今后植被建设及生态用水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各树种在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30 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3.00%~5.00%。土壤水分受降雨量及其分配影响显著,观测期内土壤储水量盈余26.7 mm。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一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结果较好。在丰水年,降雨只对浅层土壤水分起到补给作用,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存在土壤干层。在特殊降水年份对该区土壤水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