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9篇
  免费   1565篇
  国内免费   1419篇
林业   4055篇
农学   1820篇
基础科学   1541篇
  1910篇
综合类   13859篇
农作物   1353篇
水产渔业   1382篇
畜牧兽医   2559篇
园艺   960篇
植物保护   1044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743篇
  2016年   937篇
  2015年   963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537篇
  2012年   2404篇
  2011年   2299篇
  2010年   1808篇
  2009年   1848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899篇
  2006年   1554篇
  2005年   1323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882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Urban tree canopy cover (UTC) is a simple, and common, measure of urban forest resource. Urban infill development is likely to lead to losses in UTC under private tenure, at a time when local governments are setting ambitious targets to increase UTC overall. Simple, statistically rigorous methods are required to benchmark and track change in UTC, whilst identifying which land-use types or tenures experience change.We estimated UTC in six Melbourne suburbs in 2010 and 2015 by randomly sampling 2000 points across public land, public streetscapes and private land. We were able to detect a net change in UTC of <2% over five years to a 95% level of confidence. A significant net decrease in UTC (−2.4%) was only detected in one of the six suburbs. Two suburbs had a net increase in UTC by +2.7% over five years. On private land, there was often areas of UTC loss, but this was generally offset by canopy gain in other areas of the private realm as well as in streetscapes and public land. Losses in UTC on private land were mainly due to tree removal,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works.This study describes a simple, but statistically rigorous, method to quantify UTC change and the drivers of change in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and tenure. Despite studying two suburbs will high rates of infill development, only one suburb showed evidence of net UTC decrease.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in UTC, whereby canopy losses area approximately offset by concurrent canopy gain, means that ambitious targets being set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increase UTC may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without changes in tree protection and infil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52.
在综述国内外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市场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政府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3.
大花黄牡丹枝条二次发育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涛  陈庭巧  唐英 《园艺学报》2021,(1):117-126
在西藏林芝地区和河南芍药科迁地保护中心观察了中国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Peaonia ludlowii)的枝条发育。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春季花枝在花期前后第2次萌发枝条,二次枝秋季并不"枯枝退梢",这是区别牡丹组其他种和栽培品种的特征之一。二次枝顶芽分化成具花、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复合芽,从分化起始到开花结实历经3个年周期,约17~20个月。二次枝的生长、顶芽分化与种实发育同步并可增加群落冠层高度。非采挖性砍伐有利于枝条更新。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不同林地水土保持功能分析得出,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减退期,并定义成熟期为可持续发展期。分析了影响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环境分配系数r和环境利用系数k,认为r是林地中光、水、肥分配的参数,k为光、水、肥利用的参数。林地水土保持功能的持续提高,应通过调整r和k,即调控林地的树种组成、林分层次和林分密度,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保持成熟期的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地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5.
以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了评价外贸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预处理之后,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外贸发展状况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在具体应用中,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6.
朱殷勤 《计算机与农业》2011,(11):121-122,128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大型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平面设计综合实训教材开发的背景,并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原则、实施及管理,作了理论上的探索,简述了平面设计综合实训教材开发的流程。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从风景园林规划的基本目的入手,通过实践和调研房山区中南部沟域景观资源,分析地区内各景观体系类型,分类整合地区景观资源特征,挖掘房山中南部景观资源本身价值,并通过对房山区中南部地区进行上方花海沟域景观规划,系统研究房山区中南部沟域地区的景观建设发展方向,为深层综合开发、培育和保护当地景观资源提出改进措施,亦为房山区中南部的沟域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8.
李天祺 《湖南农机》2015,(1):66-67,83
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渐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对于旅游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59.
从网络会计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会计模式的不足进行一定程度地剖析,比较传统模式与网络模式对会计影响的不同以及会计未来发展环境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160.
对于投资国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投资收益和潜在收益有较大影响。为了研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本文基于比较优势,构建发展中国家OFDI决策模型,通过构造评价指标以及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200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出口数据、行业相关数据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两个重点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可以为提高本国对应产业的比较优势提供支撑;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美国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其他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中国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各行业从业人员数均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比较优势;由于中国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原因,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对提升中国产业比较优势的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