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50篇 |
免费 | 1565篇 |
国内免费 | 33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74篇 |
农学 | 3974篇 |
基础科学 | 1543篇 |
4229篇 | |
综合类 | 15603篇 |
农作物 | 3058篇 |
水产渔业 | 1690篇 |
畜牧兽医 | 4719篇 |
园艺 | 1541篇 |
植物保护 | 8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7篇 |
2023年 | 727篇 |
2022年 | 1326篇 |
2021年 | 1573篇 |
2020年 | 1514篇 |
2019年 | 1647篇 |
2018年 | 1008篇 |
2017年 | 1637篇 |
2016年 | 1896篇 |
2015年 | 1471篇 |
2014年 | 1990篇 |
2013年 | 2047篇 |
2012年 | 2683篇 |
2011年 | 2683篇 |
2010年 | 2021篇 |
2009年 | 1999篇 |
2008年 | 1768篇 |
2007年 | 1877篇 |
2006年 | 1583篇 |
2005年 | 1381篇 |
2004年 | 1161篇 |
2003年 | 816篇 |
2002年 | 667篇 |
2001年 | 577篇 |
2000年 | 473篇 |
1999年 | 399篇 |
1998年 | 350篇 |
1997年 | 306篇 |
1996年 | 222篇 |
1995年 | 220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靳敏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4):112-114
总结经验,结合平面设计这一行业特点,从平面设计教学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应关注"前沿",引入"实战"应注重学生个人设计素质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平面设计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简出的论述。 相似文献
952.
短期玉米秸秆还田对冷凉地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吐丝期,利用传统涂布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设置常规秸秆不还田(CK)、秸秆深翻还田(SF)和秸秆旋耕还田(XG)3个处理,研究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揭示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为SFXGCK;秸秆还田后土壤真菌优势菌群发生变化,CK优势菌为马拉色氏霉菌属、被孢霉属和葡萄孢属,XG优势菌为被孢霉属;XG和SF表层土壤中耐冷酵母菌属和被孢霉属是优势菌;SF处理20~30 cm土层优势菌为葡萄孢属。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群落组成丰度、RDA(Redundancy analysis)和菌群相似性综合分析可知,SF和XG 0~20 cm土层菌群差异小;SF和XG均能增加1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度。 相似文献
953.
为了评估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钝吻黄盖鲽生长的影响及水质变化情况,将体质量为(250.00±50.83)g的钝吻黄盖鲽分成8个试验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8、22、26、30、34、38、42、46 kg/m3),进行了3个月的饲养试验,检测不同养殖密度下鱼的成活率、体质量增长率及饲料系数,同时对试验期间氨氮、亚硝酸盐和溶解氧等各项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钝吻黄盖鲽的成活率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低密度组(18 kg/m3)的体质量增长率最高,为36.1%,高密度组(46 kg/m3)的体质量增长率最低,为24.8%,且体质量增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饲料系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养殖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适宜钝吻黄盖鲽生长的范围内。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综合考量养殖生长指标及单位面积产量,钝吻黄盖鲽规模化生产的最适养殖密度为42~46 kg/m3。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957.
958.
以底拖网为代表的深海底层渔业对深海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2003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各自并通过RFMO/As采取行动,根据预防性原则,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评估深海底层渔业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若评估表明确有重大不利影响,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深海底层渔业以降低这种影响;FAO主要从技术角度制定了《公海深海渔业管理国际指南》,为管理公海深海渔业和保护脆弱海洋生态系统提出了技术标准和管理框架;RFMO承担着具体执行深海底层渔业管理措施和监督管理的责任,在北大西洋、地中海、南太平洋的公海和南极水域,相关RFMO已采取了暂停部分区域底拖网渔业活动、收集数据、评估底拖网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措施,在北太平洋,新成立的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将公海底层渔业管理作为首要目标。环保非政府组织和部分科学家呼吁禁止公海深海底层渔业,但各国对此的立场尚不一致,产业界大多持反对立场。近期来看,尚难以全面禁止公海的深海底层渔业。中国正在发展公海大洋渔业,需对此密切关注,加强跟踪研究以支撑决策,并应发展和使用选择性渔具和对生态环境无害的作业方式,防止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损害性影响。 相似文献
959.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