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81篇
  免费   2484篇
  国内免费   4992篇
林业   3114篇
农学   4180篇
基础科学   5462篇
  11635篇
综合类   15426篇
农作物   2657篇
水产渔业   2026篇
畜牧兽医   1962篇
园艺   877篇
植物保护   3018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1220篇
  2021年   1400篇
  2020年   1468篇
  2019年   1675篇
  2018年   1308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2386篇
  2015年   1740篇
  2014年   2202篇
  2013年   2689篇
  2012年   3399篇
  2011年   3242篇
  2010年   2518篇
  2009年   2449篇
  2008年   2313篇
  2007年   2609篇
  2006年   2243篇
  2005年   1851篇
  2004年   1505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993篇
  2000年   826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46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6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Pasture with burdening on peat-bog done four times a year has mor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water balance than twice grassland use. The saving of water tha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lysimeters evokes no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N-, P-, K- or Ca-balance. Due to the lower depth of the plant roots under lowland bog used for pasture more nutrients were leached into the ground water. The soil compression leads to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phosphorus becomes more mobile and migrates into the outlet. The effect on the peat mineralization and the nutrient balances was not as clear as assumes, because other parameters lik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egetation formation and the age of the plants also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factor. The younger plants from the pastures have show higher nutrient contents so that the nutrient export is higher and the balance becomes more negative.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水体叶绿素a指数反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体叶绿素a含量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其含量具有众多优势。该研究利用201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流域实地采集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借鉴陆表植被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发展了一种新的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通过与反射率敏感波段法、波段比值法和半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新提出的WCI指数使用650、685、696 nm波段,波段稳定,决定系数R2可达0.58,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24,受水体悬浮物影响小,在天津海河区域的验证效果也表明了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水体叶绿素a含量。该方法扩展了水体叶绿素a监测的建模思路,对水体叶绿素a监测建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参数的图像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在玉米育种和品质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玉米的果穗长度、果穗宽度、穗行数、穗粒数等参数进行测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参数图像测量方法。使用PC摄像头连续采集旋转台上的玉米果穗图像,经过图像处理,获得玉米穗的图像区域,进而得到玉米果穗的穗长和穗宽参数;通过对玉米果穗局部区域的x方向和y方向累计像素值曲线进行分析,提取出玉米穗行,获得每一穗行的穗粒数和穗行宽度;通过图像匹配,获得玉米果穗的穗行数。试验表明,使用该研究方法对玉米果穗的长度、宽度和穗行数的参数测量准确率可达98%以上,对穗行宽及总穗粒数测量准确率达95%以上,整穗的平均检测时间约102 s/穗。该研究实现了玉米果穗参数快速有效的自动检测,相对于目前采用的人工检测,大大提供检测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应用于玉米千粒质量检测、产量预测、育种和品质分析等场合。  相似文献   
994.
在冬小麦季设置秸秆不还田翻耕(CT)、秸秆还田翻耕(CTS)、秸秆还田旋耕(R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区作物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当季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影响显著,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影响不大,但秸秆还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RTS、CTS、CT 3个处理小麦季产量差异不显著,而NTS由于有效穗数不足,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CT相比,NTS周年产量平均减产5.13%,RTS增产2.69%,CTS增产2.33%。耕作方式对当季小麦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大,而对后茬夏玉米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NTS提高了小麦季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储水量,与CT相比,0~60 cm土壤储水量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39.07 mm和26.65 mm。从耗水构成来看,土壤水在冬小麦耗水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灌水和降水;而夏玉米耗水以降水为主,且降水中有一部分转化为土壤水储存起来。NTS提高了冬小麦季土壤储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分的消耗,冬小麦季耗水最少。与CT相比,NTS小麦季平均节水22.40 mm,周年耗水量也以NTS最少;但NTS冬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小麦季和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均最低。从作物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免耕秸秆覆盖小麦季产量,进而提高周年产量,发挥其节水优势,是该耕作模式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推广应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以春小麦品种‘陇春27’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以裸地平作为对照,研究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和全沙覆盖平作对小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覆土穴播(PM)和全沙覆盖平作(SM)小麦田0~40 cm土壤水分条件明显改善,尤其在干旱年份,能满足小麦前期生长,同时促进小麦出苗后对0~200 cm土壤水分的利用;种植第1年PM在60~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大,SM和CK在40~60 cm土层耗水量最大;种植第2年PM以120~1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多,SM和CK则以60~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多。连续种植两年后,PM耗水深度从120 cm延伸到200 cm,SM耗水深度从120 cm延伸到140 cm,CK耗水深度无变化;小麦田休闲效率PM最大,SM次之,CK最小,但是各处理休闲效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可见,PM和SM能改善小麦前期生长水分环境,促进出苗后耗水,并加快小麦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利用,因而与CK相比,PM产量增加48.77%~815.79%,SM产量增加49.41%~702.24%。但随种植年限增加,耗水深度加大,休闲效率降低,多年种植可能对土壤水分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不同降水年型黄土高原半干旱撂荒草地水分收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半干旱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根据2014—2017年连续观测得到的降水量(P)、蒸散量(ET)、土壤贮水量(S)和植被组成等数据,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撂荒草地的水分收支特征。结果显示:(1)观测前期平水年下0—5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以第三年的一场暴雨(109.60mm/d)为分界,后期土壤贮水量总体增加,但波动幅度大增,受蒸散量增加的影响,土壤水分消耗明显;(2)年总蒸散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平水年下,地表蒸散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丰水年下,地上生物量的作用明显;(3)水分收支呈现季节性,2—6月为撂荒草地的缺水期,7月—次年1月为丰水期,四年观测结果显示草地处于总体水分亏缺状态(总亏缺165.60mm),存在对深层土壤水(50cm以下)的大量消耗。研究结果表明:撂荒草地水分的持续损失是导致撂荒草地发生演替的重要原因,演替过程中植物深层土壤水的大量消耗可能会导致形成的次生草地土壤水分条件更差,需要加强人为干预措施,防止草地再次退化。  相似文献   
997.
基于SWAT模型的衢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径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衢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流域植被、气候、土壤、水文和地图资料,基于ArcGIS 10.3平台建立了衢江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月径流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大于0.83,纳什系数(Ens)大于0.69,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衢江流域径流过程。2000—2015年衢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和农地为主,二者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8%,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合计不足2%;研究时段内,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幅较小。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情景下月径流过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5年径流量比2000年增加0.27%,水量平衡各分量在四期土地利用情景下差值为1.1~3.8mm。不同情景模拟分析发现,流域内草地面积较小,草地转化为林地对地表径流和水量平衡的影响较小,而农地全部转化为林地,地表径流比当前土地利用模式减少15.0%,同时深层水分渗漏增加5.7%。因此,2000—2015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微小变化不会显著影响衢江流域径流和水量平衡,研究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将进一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深层水分渗漏,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山西省土石山区固土护坡草本植物根系拉拔特性,筛选拉拔力优势草本植物物种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开展根系原位拉拔力学试验,研究了3种典型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根系拉拔力随根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种草本植物根系拉拔力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增加,且拉拔力与根径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整体上,根系拉拔力从大到小顺序表现为香根草 > 黑麦草 > 百喜草,而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但在D≤0.4 mm和D>0.4 mm两个根径组下,黑麦草均表现出较好的拉拔力性能。在0—10 cm,10—20 cm两个土层间,香根草和百喜草两种植物根系拉拔力性能相似,而黑麦草单根拉拔力在表层土壤发挥效果优于下层土壤。从单根拉拔力方面出发,黑麦草在3种植物中可优先考虑用于固持浅表层土壤。试验探究了草本植物单根在不同根径组下和土层深度下的抗拔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草本植物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等高反坡阶措施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土壤水分驱动特征,揭示其水源涵养能力,以滇中昆明市北郊松华坝迤者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野外监测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7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不同土层深度(0-100 cm)土壤贮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雨季和旱季降雨量分别为528.5,41.5 mm,占试验年降雨量的92.7%,7.3%,I30(最大30分钟雨强)与降雨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2)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各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较原状坡耕地在雨季和旱季分别增加9.6%~13.5%,10.0%~23.9%;(3)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坡耕地土壤贮水量变异系数明显减小(p<0.05),各土层深度下土壤贮水量变异系数的大小为:20 cm > 40 cm > 60 cm > 80 cm > 100 cm;(4)土壤贮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明显减弱,布设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表现为40 cm > 20 cm > 60 cm > 80 cm > 100 cm;(5)等高反坡阶处理和不同土层深度交互作用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显著,修正模型平方和达到48 149.124。综上,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坡耕地土壤的贮水能力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坡耕地地表径流拦蓄、增加水分入渗和减少土壤流失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The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with organic manure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can improve rice (Oryza sativa L.) production, soil health, and fertility. Henc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the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wetland ric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t was conducted in northern Iran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2015 and 2016 as a factorial experiment based o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s design (RCB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Two local rice cultivars, Tarom Hashemi and Tarom Mahalli, were chosen as the first factor; mineral fertilizers in four levels: 100% recommended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NPK), 75% recommended nitrogen with 100% phosphorus-potassium (PK), 75% recommended phosphorus with 100% nitrogen-potassium (NK), and 75% recommended potassium with 100% nitrogen-phosphorus (NP), were selected based on soil analysis and were arranged as the second factor; and three levels of organic manures, namely zero and eight tons of vermicompost per hectare, and 10 tons of rotted manure per hectare was the third facto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paddy yield occurs with vermicompost and manure consumption for both cultivars. Moreover, the highest paddy yield (3962 kg ha?1) occurs with 100% recommended NPK and vermicompost consumption. For both cultivars, the most chlorophyll a and chlorophyll ab content was produced with application of 100% recommended NPK. The most grain nitrogen content, grain nitrogen uptake, protein content, and protein yield were observed with 100% recommended NPK applied with 10 tons of rotted manure and eight tons of vermicompost usage per hectare.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ever-increasing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irreversible damage thereby, the additional use of these compounds can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global attention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concepts and organic manure can, in addition to producing reasonable yields, be considered as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fertiliz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