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9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林业   310篇
农学   1047篇
基础科学   48篇
  599篇
综合类   2043篇
农作物   704篇
水产渔业   315篇
畜牧兽医   870篇
园艺   409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how fat incorporated into an equine forage‐based diet through supplementation altered levels of plasma glucose, insulin and fatty acids. Five Shetland/Hackney cross pony mares were fed alfalfa pellet diets top dressed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vegetable oil (blend of soya bean, canola and corn oils) at 0%, 5%, 10% or 15% of diet. Poni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one of four diets to start, with a 14‐day adjustment period between transitioning to another one of the four diets. Ponies were gradually adapted to the new diet within the 14‐day period before a five‐day trial period. Each pony received all four diets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Each trial was a five‐day period with a three‐day sample collection. Blood samples for each collection week were take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and 270 min and at 5, 6, 7, 8, 9 and 10 hr post‐feeding. Excess fat did not impact plasma glucose (p > .1), nor did it affect blood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While there was no time alteration found for plasma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p > .1), C14:0 increased when ponies were fed 0% fat and C18:2 decreased when ponies were fed 0% fat. Plasma fatty acids (% of total FA) were higher in C18:0, C18:1, C18:2 and C20:1 in the added fat diets (p < .1).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amount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of fat supplementation on a forage‐based diet did influence the fatty acid analysis within the pony, but did not negatively impact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32.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NaCl溶液模拟干旱和盐胁迫,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为对照,从水分状况、膜伤害、光合速率、渗透势和离子吸收等生理指标对杂交玉米品种黔玉3号幼苗的耐旱和耐盐能力进行了比较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两玉米品种受胁迫后,地上部相对含水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降低,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及盐胁迫下植株的Na /K 值都升高,农大108的变幅大于黔玉3号;叶片渗透势都降低,在盐胁迫下植株SRK,Na值都升高,但农大108的变幅小于黔玉3号.通过上述指标的综合评价表明,黔玉3号的耐旱、耐盐能力大于农大108.  相似文献   
33.
为筛选高油酸花生萌发期耐冷鉴定指标,构建高油酸花生萌发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挖掘高油酸花生耐冷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56份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及耐冷种质筛选.结果 表明,11个耐冷鉴定指标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露白萌发因子、发芽时间因子及子叶鲜重因子,发芽...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C(Vc)对急性降温后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免疫、抗氧化及抗应激的影响,以含有不同水平Vc(6.85、46.90、88.24、167.43、329.21和658.69mg/kg)的饲料饲养花鲈56d后,进行急性降温(从33℃C水体转入27℃水体)处理24h和48h.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5.
OsNRAMP5是水稻吸收镉、锰的主效转运蛋白.OsNRAMP5突变造成水稻镉含量大幅度降低,使其成为镉低积累水稻分子育种中最重要的靶标基因,而其突变造成的锰含量大幅度降低是否会影响水稻农艺性状和环境适应性一直备受关注且存在争议.以籼稻华占、粳稻中花11这2种不同遗传背景下同一突变位点的osnramp5突变株系为材料,...  相似文献   
36.
7种园林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滨海盐碱土配制栽培土壤,采用大棚盆栽试验方法,对7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表现、存活率、高生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连翘、月季和四季桂的耐盐性较差,只能在含盐量不大于2.3 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其次为金叶女贞,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6 g/kg的土壤中生长;雪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9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油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5.8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爬地柏耐盐性最强,能正常生长于含盐量高达8.7g/kg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37.
以日本厚朴引种实生苗为试材,综合引种过程中日本厚朴的越冬表现,分析不同越冬防护措施与植株冻伤率、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探讨沈阳地区引种日本厚朴栽培的最佳方式和越冬防寒措施,制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方法,解决日本厚朴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徐燕  薛立  屈明 《林业科学》2007,43(4):88-94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性的差异有关.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COR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抗寒性和冷驯化是十分关键的;与气候梯度有关的基因梯度的分布说明寒冷地区的树种更为抗寒;多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为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基础.对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发现,Ca2 是低温下参与调节冷驯化应答机制中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的第二信使.未来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及代谢组学,气候变化对于植物抗寒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狐尾藻对重金属铜的积累和耐性机制,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铜处理(0、20、50 mg·L-1)对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生长生理特性以及叶片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析各器官中铜吸收转运及铜在各组织器官亚细胞中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各浓度铜处理下狐尾藻均能存活,但铜浓度高于50 mg·L-1时,狐尾藻根、茎、叶生物量相比对照(铜 0 mg·L-1)处理降低53.48%、36.99%和32.22%。铜处理后,狐尾藻根、茎和叶铜含量分别为11.81~186.34、1.32~7.89、2.11~11.99 mg·kg-1,根系中铜含量均高于叶片和茎部。铜在狐尾藻中的亚细胞分布主要位于根、茎、叶的细胞壁部分(36.49%~49.61%、45.44%~49.92%、41.45%~55.92%),其次是可溶性组分(21.65%~25.99%、23.03%~27.65%、18.01%~34.63%)。狐尾藻中铜的赋存化学形态以盐酸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为主,所占比例为76.34%~86.67%,均是活性较低的形态。因此,狐尾藻是铜富集较好的植物,其根部的耐性大于茎、叶。铜以吸附态或蛋白质、果胶酸盐等低活性形态赋存于细胞壁或可溶性组分(液泡)中是狐尾藻积累和耐受铜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0.
利用沼液培养微藻可在收获藻生物质的同时回收碳、氮、磷养分,是沼液资源化利用极具潜力的途径。与光合自养相比,兼养培养可实现藻生物量快速积累,且对光、碳利用灵活,与透光性不佳的沼液相性较好,但目前缺乏相关研究论证其可行性。本文首先选取了小球藻 Chlorella sp.、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栅藻 Scenedesmus sp.,以葡萄糖为碳源利用猪粪沼液对 3株微藻进行了兼养培养。结果显示,兼养策略可在大幅强化藻生物量积累的同时协同提升沼液污染物去除。其中,Chlorella pyrenoidosa展现出最佳的生物量及养分去除优势,培养7 d生物量可达1.51 g·L-1,为光合自养的6.12倍,沼液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较自养分别提高了20、36、41个和32个百分点。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具备两种典型碳代谢路径的有机碳源(葡萄糖-三羧酸循环,乙酸钠-乙醛酸循环)对Chlorella pyrenoidosa沼液兼养培养的影响,发现葡萄糖相较于乙酸钠更适宜作为沼液兼养培养的有机碳源,且葡萄糖浓度与利用效率呈负相关,1 g·L-1葡萄糖浓度条件下Chlorella pyrenoidosa具有最高的单位有机碳生物量产率。此外,兼养微藻通过代谢葡萄糖可协同提升光合性能,使PSⅡ最大量子产量、实际量子产量、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等维持较高水平,既弥补了沼液弱透光下光能不足,也强化了持续光照后的光系统损伤恢复机制。因此,本研究认为以添加1 g·L-1葡萄糖的沼液兼养培养Chlorella pyrenoidosa是克服沼液养藻光衰减等不利因素,强化微藻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回收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畜禽养殖场沼液生物消纳与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