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林业   628篇
农学   805篇
基础科学   307篇
  782篇
综合类   2612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289篇
畜牧兽医   731篇
园艺   313篇
植物保护   38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以400g 左右的金菠萝大吸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时期(4月,6月,8月,10月)金菠萝植株生长状况、自然开花及结果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菠萝大吸芽的定植时期影响其自然开花,4月和6月定植的金菠萝,自然开花率分别为95%和90%,8月为55%,10月为1%。4月和6月定植的所结果实在1kg以上,8月和10月定植的达不到商品要求。10月份定植金菠萝大吸芽可以有效预防自然开花现象的发生,8月份不适宜定植金菠萝大吸芽。  相似文献   
192.
以福建余甘主栽品种‘粉甘’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和果实成熟度的提高,余甘果皮颜色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果核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棕褐色,果实重量和大小逐渐增加,果实可食率和营养品质提高。可用果实重量和大小、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果实可食率作为确定余甘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参数。同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的耐贮性影响不同,盛花期后179 d采收的果实耐贮性最好,在常温25±1℃下贮藏16 d后,好果率为91%,失重率为3.51%。  相似文献   
193.
为了解引入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广东湛江)的3个美国油梨品种Hass,Tonnage和Wilson的生育期、果实品质性状和适应性等情况,对这些品种花形态、开花特性、开花授粉受精生理特征和主要果实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引进油梨品种在粤西地区均能正常开花结果,果实生理成熟期Hass为11月上旬,Tonnage为8月旬,Wilson为9月初。花期均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花期比原产地短10~20天,Hass和Tonnage为A型花, Wilson为B型花;Hass、Tonnage和Wilson花粉萌发率均较高,分别为87%、75%和82%,开花后3h为最佳授粉期。果实风味、口感、颜色等性状与引种地基本一致,而Wilson平均单果重比引种地提高了2倍左右,而Tonnage单果重只达到引种地的70%, Hass与原产地相近。以上结果可为引进品种在我国的生产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4.
为了解芒果、荔枝、龙眼和柑橘四种果树花期蓟马发生种类,对广西境内上述4种果树主产区花期蓟马进行了采集调查。结果表明,4种果树花期分别采集到蓟马6848头、4078头、4427头和3790头,经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共有12种蓟马,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5属10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2种。其中芒果花12种,荔枝花5种,龙眼花6种和柑橘花7种。黄胸蓟马T. hawaiiensis在调查的4种果树花期蓟马中均为优势种,占比分别为38.38%,69.10%,51.66%和48.23%。本研究初步对广西4种主要果树花期蓟马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确立了优势种,为今后蓟马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5.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思茅松种子园16个无性系花期观察,结果表明:①球花在开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颜色变化,单个雄球花序和整个雄球花序簇开放是从基部至顶部;雌球花开放是由花顶部至基部开放,闭合时顺序相反。②不同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无性系内散粉期与授粉期具有同步性,散粉期包含于授粉期内。③同一无性系内不同分株间花期同步性较好。④同一植株不同方位花期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层次雌球花有一定的差异,雄球花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6.
提取连杆工作过程中的最大拉伸和最大压缩工况,通过计算机CAE技术施加不同的边界条件和约束计算其基本的静力学响应,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连杆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交变的扰动载荷,需对其疲劳耐久性做出更好的把握,因此,借助多体动力学技术计算出连杆工作周期的载荷时间历程,并制作了连杆危险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基于结构的S-N曲线...  相似文献   
197.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临沂市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确定合理播期和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利用2001—2021年临沂市气象资料和农业农村部门苗情调查数据,同时参考1962—2000年临沂市历史天气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性预测对小麦生育期温度、积温以及主要生育期日期和持续时间进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临沂市冬小麦适播期和各生育期均对气候变化发生了不同的响应,适播期为10月8—19日,最佳播期为10月11—14日;分蘖期出现反复降温频率变高,促进了小麦冬前抗寒锻炼,利于形成壮苗;冬前积温增多和越冬期延迟,间接推迟了适播期,为上一季玉米晚收创造了条件;返青大幅提前和返青后积温显著增加,大幅缩短了小麦停止生长和越冬时间,增加了冬小麦实际生长时间,有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拔节期大幅提前,使小麦更容易遭受晚霜冻(冷)害和倒春寒;4月和5月温度下降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提供了更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5月温度下降既减少了干热风的发生机率又利于小麦后期灌浆。确定了临沂市冬小麦适播期,为小麦全生育期田间管理和高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8.
为探讨单环刺螠无水保活运输的适宜密度和时间,通过分析对照组、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生理应激和品质指标,考察了在4°C条件下,不同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单环刺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时间点,3个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24 h后,持水力和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输密度胁迫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较大,12~60 h,高密度组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而36和60 h,各密度组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趋势相同。在单环刺螠的保活运输过程中,推荐中运输密度<1.0 kg/L、运输时间<24 h,可以更好地保持单环刺螠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9.
【目的】开发多态性丰富的的InDel分子标记,为菜心育种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Chiifu-401-42的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利用4份菜心材料的RAD-seq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InDel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4份菜心材料间具有潜在多态性的InDel位点,挑选分布于10条染色体的80个InDel位点设计引物,对55份菜心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评价。【结果】通过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在4份菜心材料的重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出84 510个InDel位点,其中插入/缺失长度大于5 bp的3 609个InDel位点在4份菜心材料间具有潜在多态性。挑选80个InDel位点进行PCR扩增验证,58个(72.5%)在4份测序样品中具有多态性,在55份菜心种质材料中检测到133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3~0.618,平均值为0.443。基于InDel标记的检测结果可知,55份菜心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6~0.756,平均值为0.57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4时55份菜心种质被分为4个类群,但各类群间的耐热性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开发的InDel标记具有...  相似文献   
200.
圈养秦岭羚牛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