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选择粤东地区尾叶桉的优良家系及家系内优株。[方法]对10、42个月生的38个尾叶桉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对42个月时各家系干形及分枝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多性状综合坐标评定的改进法对38个家系进行综合评定与遗传评估。[结果]尾叶桉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区组和交互效应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干形、分枝及保存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性状综合评定表明,23、88、53、94、66、68、98和51号家系是该测定林内综合表现最好的家系;在21%入选率条件下,种子园优良家系材积遗传增益为6.82~7.07%。[结论]该研究为尾叶桉优良家系和抗逆新无性系选育提供了材料,为区域适宜无性系选择和更高增益、防止品系单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设F为区域D内的一族全纯函数,a1、a2为2个不同的有穷复数,M为正整数.若对任意的f∈F,f(z)-a1至多有M个零点,且f-ai(i=1,2)的零点重级至少为2,则F在区域D内正规.  相似文献   
73.
对福建明溪地理种源试验的20个闽楠家系7年生子代林进行测定,采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多性状指标综合评价,估算其遗传增益。结果表明,选出的4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家系均值提高22.85%、29.56%和89.27%;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9.26%、25.49%和78.99%,从优良家系选出的11株优良单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较家系平均值增加了53.16%、84.96%、341.16%,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25.82%、35.59%、122.20%,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作为闽楠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4.
在全国火炬松种源试验的基础上,对福建省1996年引种的火炬松家系进行速生性和抗病性综合评价。由遗传增益可知,引种火炬松家系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早期引进树种湿地松和当地树种马尾松。方差及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冠幅、材积、松赤枯病和松落针病等性状在家系间均达显著水平,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50以上,病害则受中度偏下的遗传力所控制。各生长因子及冠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松赤枯病和松褐斑病处于发病初期,还没有对生长造成显著负影响,松落针病与各生长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运用遗传距离分析的方法,根据主成分值综合选出了23、24、22、20、25号5个优良家系,其速生性极好,极抗松落针病,较抗松赤枯病和松褐斑病。  相似文献   
75.
福建省马尾松优树子代初步评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华安西陂国有林场12年生102个家系省内马尾松优村子代测定林的生长调查研究和非破坏性木材取样,用索氏法进行木材材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内马尾松优村子代的生长量和材性,不同地区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福建省内进行马尾松不同产地选择仍有重要意义;龙岩地区优树子代生长量最大,漳州市优树子代的生长量最小;而木材相对密度较大的家系主要来自南平和泉州.相关分析表明:生长量与木材相对密度相关不密切(相关系数-0.149),说明可以选出生长与材性兼优的优良家系提供于生产.初步评定出9个生长与材性兼优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76.
大菱鲆选育家系雌、雄群体的生长发育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和体质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9~33月龄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型的动态变化及生长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大菱鲆雌、雄群体形态比较结果显示,雌、雄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特有的变化,但在雌、雄群体间,除33月龄的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3项指标在不同阶段没有差异或差异不显著,即可以认为,对于统计初始体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大菱鲆雌、雄群体,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3个形态比例指标是随发育时间序列同步变化。基于Logistic模型对大菱鲆雌、雄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拐点月龄、拐点体质量和最大月增重均大于雄性群体;对于雌性和雄性群体的瞬时增长率,除在9~13月龄雌性群体稍低于雄性群体外,13~33月龄的雌性群体均高于雄性群体,且随着生长发育和体质量差异的增大,雌、雄瞬时增长率的差异也呈增大趋势;雄性群体进入快速生长期的始速点和进入缓慢生长期的终速点均比雌性群体提前,雄性群体的快速生长期时间区间长度小于雌性群体,其对应的体质量区间长度也小于雌性群体,雌性群体在快速生长期的月增重显著高于雄性群体。研究表明,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形态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杉木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8个初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8次重复,对1年生、2年生、3年生和10年生的高、径、冠幅、轮盘数、分枝数和材积等性状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沙县48号家系为中选家系,各项生长显著高于其它家系,10年生材积生长比总体平均高22.7%,比对照高26.0%,可作为营建杉木一代改良种子园的材料。  相似文献   
78.
Shoot elongation patterns in 2 and 3-year-old Pinus radiata seedlings were monitored twice a month during 2003 and once a month during 2004 in three progeny tests in northern Spain. Fifty-eight half-sib families were studied. Several annual growth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in each seedling: initiation, termination and duration of height growth and number of new buds formed each year. Total height, internode length and frost resistance were also measured in each seedling. The variation in these traits among families and sites was studied,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on growth phenology patterns. The extent to which bud phenology is genetically controlled and related to growth traits was examined. Famil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total summer shoot growth and number of summer flushes (lammas growth). The number of cycles produced per year ranged from one to four. Monocyclic families grew throughout the year, whereas polycyclic families grew episodically, depending on rainfall.  相似文献   
79.
陈锦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14-116,120
以福建省岩溪林场2002年营造的马占相思家系试验林为对象,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调查了马占相思22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1号、2号、6号、9号、12号生长较快,其树高较高,胸径较大,是速生能力较强的优良家系,为营林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80.
基于TTC自交一代家系的粳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倍体的遗传模型对粳稻丙8979和C堡为亲本产生的TTC自交一代家系稻米品质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米率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糙米率、精米率、精米粒长、精米粒宽、长宽比、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8个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垩白大小性状未检测到显著的上位性,其遗传变异主要由加性、显性效应所引起,且加性变异分量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