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227篇
  873篇
综合类   807篇
农作物   269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980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在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草原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模拟放牧测定其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旨在为高寒草甸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以防止水土流失为前提的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从未放牧到重度放牧径流出现的时间逐渐缩短;相较于未放牧,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的高寒草甸平均径流量分别增加150.00%,600.00%,2 200.00%,平均产沙量分别增加170.59%,535.29%,694.12%,且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对产沙量的影响;相较于重度放牧,未放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3种放牧强度的平均保水效益分别为67.06%,46.04%,28.08%;固土效益分别为88.54%,70.23%,38.73%;高寒草甸的减水减沙效益与雨型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和0.961,保水效益和固土效益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5。从维持水源涵养功能的角度来说,中度以下的放牧强度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84.
85.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对天山北坡放牧条件下的绢蒿草地进行野外调查,以探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绵羊放牧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放牧强度梯度,草地利用率适中。通过除趋势对应分析 (DCA)将放牧区内的植物群落划分为8个类型,各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且群落间存在异质性;2)采用除趋势对应典范分析法(DCCA)中的前项选择,对所获取的9个环境因子进行筛选,最终土壤有机质含量、粪便量、放牧强度、凋落物生物量、海拔、坡向等6个环境因子成为决定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导因素。DCCA排序结果反映出了实际的生态意义,有机质、放牧强度、粪便量在第一排序轴有明显的梯度变化,而坡向和凋落物则在第2轴上呈现出明显梯度变化,物种和群落也沿着上述环境要素的梯度变化而依次分布,很好地解释了放牧条件下绢蒿荒漠草地物种、群落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禁牧对退化草地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之一,但目前草地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针对草地退化提出的围封禁牧措施对草地植被、土壤及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适度放牧对草地恢复是必需的,但采取长期围封禁牧恢复与重建草地的做法不可取,围栏封育并非恢复退化草地的万全之计。建议在我国要因地制宜,根据草地的退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划区轮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围封措施结合,以达到既能恢复退化草地,又可收获畜产品的双赢目的,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8.
文章采用野外植物样方采取及实验室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阿巴嘎旗北部牧户常年放牧和隔年休牧的冬季草场为例,探讨短期休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论如下:(1)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内植物数量差异不大,主要差异表现在主要植物的平均重要值及两个草场仅有2对共优种。此外,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禾本科植物比重提升的同时,一年生藜科植物也显著提升;(2)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但差异不显著;(3)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处于中等相似水平,植物种间存在分异化趋势;(4)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总体呈微弱正联结,种间联结松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呈微弱负相关,群落较不稳定,存在一定退化风险;(5)两个草场的植物群落离稳定性都有一定差距,但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略好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可见,短期休牧有利于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持。  相似文献   
89.
柴绍芳  张波  郭宪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2):24-25,28
自2003年开始,酒泉市3个县的荒漠化草原被列为"退牧还草"试点,对禁牧、休牧措施在植被恢复中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连续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退牧对恢复草地植被效果明显。退牧后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可食牧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就植物多样性、盖度、高度和产草量的综合效应而言,采取禁牧等措施对植被恢复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
Group housing is claimed to possibly provide horses with a species-appropriate movement possibility, and hence, better welfare. Thu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aily walked distances of 51 horses held in one group in a “HIT Active Stable” (Hinrichs Innovation + Technik) in Northern Germany by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echnology during a 7 ½-month time span. The daily walking distances of the whole group, as well as newcom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horses traveled an average of 8.43 km/day. Linear mixed models were applied. The observation da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aily walking distances (P < .01) due to season and the available area per horse. The age as covariate also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P < .01). The bree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P = .96).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ex (P = .69),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only mares and geldings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do not show increasing locomotion caused by sexual behavior as stallions do. On six of the first nine days, new horses moved significantly more compared to the remaining 24 of the 30 observation days directly after individuals’ inclusion.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more exploration and rank-fighting behavior. Similar walking distances were seen among the horses on the single observation days because all horses had to travel the same distance to reach resources. Further, it is suspected that not all horses can sufficiently live out their urges to move, especially in winter, when pasture is inacce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