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20篇
  33篇
综合类   734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2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四川省东部稻区稻飞虱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四川省东部稻区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于2014—2018年通过灯光诱捕和田间调查的方法,以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和泸州市叙永县稻区为代表对川东稻区稻飞虱种群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川东稻区稻飞虱优势种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灯诱条件下川东南稻区叙永县稻飞虱始见期为5月上中旬,川东北稻区达川区和大竹县稻飞虱始见期为5月底至6月上中旬;高峰期均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2014—2018年达川区、大竹县和叙永县稻区稻飞虱田间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分别为2018、2014和2018年,该年田间发生总量分别为29 946、15 353和35 607头/百丛。川东南稻区稻飞虱为害中若虫数量占绝对优势,但成虫发生为害持续时间长;在达川区、大竹县和叙永县稻区稻飞虱发生最严重的年份,成虫的田间发生量分别达到4 583、5 452和16 870头/百丛。川东稻区稻飞虱整体上在2014年和2017—2018年间发生较重,且川东南稻区害虫发生较川东北稻区更严重。表明四川省东部3个稻区稻飞虱的发生量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且优势种为白背飞虱,其成虫持续为害时间长。  相似文献   
992.
摘要:核桃果象甲(Alcidodes jucundus)成为黔西北山区核桃的主要害虫,调查发现一年发生1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出蛰取食,5月上旬始产卵,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幼虫蛀果为害,6月中下旬受害果大量脱落,7月老熟幼虫化蛹,成虫羽化,8月上中旬成虫上树危害芽苞、嫩梢。随着海拔的上升,为害有下降趋势, 海拔1450m地带山区乔化树株产量损失4.9-5.3kg。5月上旬产卵孵化初期施药防治幼虫为害效果显著,同时应配合捡拾落果杀灭幼虫、蛹和捕捉成虫方法进行防治 .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对一株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株病毒进行评估,将该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单层进行继代培养检测病毒液的病毒含量,通过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的纯净性和稳定性,用最后一代收获的病毒液攻击4~6周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血清中和抗体阴性的断奶仔猪,观察致病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具有较好的细胞适应性;在传代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疫情调查时间紧、数据汇总工作量大、调查分工协作困难等问题,开发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红火蚁疫情调查系统,实现红火蚁疫情数据高效采集、调查协同实施、疫情分布展示、数据云端备份等功能.通过定位信息自动采集、预设标准...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细胞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杧果叶片、果实上的侵染过程,并研究了温度、湿度、刺伤对其发病情况的影响。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3h,病原菌分生孢子在刺伤、不刺伤的叶片及果实上均开始萌发,其孢子萌发率为36%-81%,附着胞形成率为20%-61%;接种6-12h,¬¬¬大量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形成附着胞;接种后24h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均超过88%;接种后48h后菌丝体进一步生长呈现网膜状的菌丝团,并不断扩展。在不同温湿度下,刺伤与不刺伤的杧果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20°C情况下叶片和果实上的病斑平均直径最小分别为13.4mm和3.5mm。30°C情况下叶片和果实上的病斑平均直径最大分别为26.1mm和8.7mm。在7和14 天,湿度69.2%条件下,病情指数仅为12.9 和 12.9,而湿度84.5%时,病情指数分别达27.9和 87.1。刺伤处理的叶片和果实发病率均为100%,其病情指数分别为68.57和57.14,病斑直径分别为8.7mm和11.7mm。不刺伤的叶片和果实的发病率仅为70%和40%,其病情指数也只有38.57和5.71, 病斑直径分别为1.8mm和12.7mm。杧果炭疽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在3h内萌发并侵入寄主组织;伤口可促进杧果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不利于附着胞的形成。在温度20-28°C间,温度越高发病越重,湿度69.2-85.4%间,湿度越高发病越重,且伤口可加重杧果炭疽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在赣南地区三个县各选定1个幼龄果园和1个成年果园,连续2年每5d1次定点、定时观察调查,对脐橙溃疡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地区脐橙春梢最早出现症状为4月15日,一般4月20日~25日开始发病,发病高峰期为5月1日~10日;幼龄树夏稍6月1日~5日开始发病,6月20日~7月10日为发病高发期;成年结果树夏梢6月25日~30日开始发病,7月10日~15日为发病高发期;秋稍8月10日~15日开始发病,8月20日~25日为发病高峰;幼龄树晚秋梢9月15日~20日开始发病,10月1日~10日为发病高发期;果实4月25日~5月10日开始发病,5月20日起病情发展较快,6月10日~7月10日为全年发病高峰期,8月20日以后病情开始趋于稳定,9月15日以后病情基本稳定。掌握了脐橙各梢期和果实溃疡病发病初期、快速增长期、高峰期的时间与物候期。通过调查,明确了脐橙溃疡病在树冠各方位的分布规律、脐橙各品种溃疡病田间感病性差异和溃疡病不同为害程度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以5年生瑞雪苹果为材料,调查黑星病发病规律及其同气候变化的关系;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11种杀菌剂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西南昭通苹果产区于3月中下旬遇雨后越冬孢子开始萌发并侵染,4月底至5月初开始显症,之后随雨水增多病叶率呈指数型增长,6月底达到发病高峰,之后随雨水减少、叶片成熟而趋于稳定。选择的11种防控药剂中,20%氟唑菌酰羟胺SC、40%嘧霉胺SC、50%醚菌酯WG、40%氟硅唑EC四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30%吡唑醚菌酯SC、30%氟菌唑WP、10%苯醚甲环唑WG、40%氯氟醚菌唑SC、50%氟醚菌酰胺WG防治效果中等,其余药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8.
以河北省承德坝上高原地区天然白桦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白桦天然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白桦林并没有达到数量成熟期,其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整体呈平缓上升趋势,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趋势有些动荡,但是总体还是在上升,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9.
在甘肃景泰危害杏树的杏芽瘿是梅下毛瘿螨,1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在18℃左右,若螨期5~6d,成螨期3~4d,卵期5~6d,完成一个世代需13~16d。通过室外群体发育进程的观察和室内单体饲养,结果基本一致。在调查的6个杏树品种中,"安宁18"受害最重,其次为曹杏、张公园和兰州大接杏,受害最轻的为金太阳杏、凯特杏。一般多年生老杏园、管理粗放的杏园受害较重,幼龄杏园、管理精细的杏园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1000.
2 年调查研究表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是:发生时间长,有2 个明显的萌发高峰—播后10~20d 和25~35d;抛秧稻田于抛后5~15d 出现杂草萌发高峰;杂草种类多—其中发生较重的有7 科11 种杂草;发生量大,种群组合复杂—发生总量是移栽稻的5~6 倍;部分恶性杂草由旱地向稻田蔓延,危害严重。分析其发生重的主要原因是直播稻播种量少,秧田期和本田期干湿交替时间长,封行期推迟,各种条件有利于杂草的萌发为害。根据其发生特点,提出了“药除,水控,后补”的杂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