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76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45篇
  242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静电雾化喷头中喷针排布方式的设计与优化对提高农药雾化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为目标文中对特定参数的静电雾化喷头提出了3种喷针布局方式,建立多针喷嘴为平板电极电场求解模型,以Ansoft 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为工具,获得了3种静电雾化喷头周围平面电场强度分布云图以及特殊路径电场的分布曲线,针对电场分布更优的排布方式进一步对喷针的排布密度进行了仿真,并对6种喷针布局的喷头进行了水溶性溶液的静电喷雾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正方形阵列、六边形阵列相比,选择圆周阵列且采用更小的分布半径能够产生更好的液滴粒径分布,考虑到实际应用,过于紧密的排布会产生的过小针距,这将容易使针尖周围的空气击穿从而影响雾化过程,故采用半径为6 mm的圆周阵列方式最为合适,该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文章研究了高压静电场结合冰温气调保鲜技术对罗非鱼鱼片的保鲜效果,通过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肉汁渗出率、菌落总数、感官品质、色差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脂质氧化(TBA)、p 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3.8 kV、1.8 kV、0 V高压静电下罗非鱼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能够显著改善鱼肉的品质,贮藏至第30天,样品无异味,感官品质良好,可显著抑制肉汁渗出;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鱼肉内脂肪氧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总体上3.8 kV高压静电对鱼肉的保鲜效果优于1.8 kV高压静电,可延长肉片的保质期至30 d。  相似文献   
23.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引起禽类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文就喷雾免疫在预防鸡毒支原体病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温室轴流风送药雾靶标沉积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药液雾滴在温室靶区内和植株靶标上的沉积量及分布情况,以炮塔式压力雾化轴流风送高压静电喷雾系统为试验平台,在相同风机频率、喷雾压力和喷雾流量条件下,通过改变喷头高度和静电电压对风送药雾进行靶标沉积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沿风送轴线上距喷头150~200cm靶区内的药雾沉积量都出现一个沉积高峰区;随着静电电压的增大,植株靶标上的药雾沉积量明显增加,荷电后的药液雾滴在风送射程和喷幅内的靶标沉积率显著提高.根据实际喷施作业目标,合理布置喷头高度和调节合适电压,是增加靶标沉积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5.
喷杆式喷雾机喷雾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喷雾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难以给出一个适合各种情况的综合喷量.喷雾参数的优化旨在从众多的喷雾参数中分析找出影响喷雾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对合理的取值范围,从而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在技术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验证仅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污染鸡粪液鸡蛋进行喷雾清洗和消毒,能否缓解鸡粪等有机物对消毒效果干扰问题,同时找出最佳有效氯浓度和消毒时间。该研究采用喷雾方式,按先清洗后消毒的流程对比双蒸水(H2O)+H2O组(清洗和消毒都用灭菌过的H2O)、碱性电解水(Electronized Reduced Water,ERW)+ERW组(清洗和消毒都用ERW)、H2O+SAEW组(先用灭菌过的H2O清洗,再用SAEW消毒)、ERW+SAEW组(先用ERW清洗,再用SAEW消毒)、SAEW+SAEW组(清洗和消毒都用SAEW)等方式对污染鸡粪液鸡蛋表面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杀菌模型,评估了有效氯浓度和消毒时间对SAEW+SAEW组和ERW+SAEW组的影响。结果发现,仅采用SAEW对污染鸡粪液的鸡蛋进行喷雾杀菌方式,可有效避免鸡粪液对SAEW杀菌效果干扰,当采用SAEW(ACC = 25 mg/L)进行喷雾清洗和消毒,清洗时间10 s,消毒时间18 s时,可完全杀灭污染鸡粪液鸡蛋表面沙门氏菌,杀菌值达到6.26 lg cfu/个;SAEW+SAEW组模型决定系数和调整决定系数分别为0.933和0.930,ERW+SAEW组分别为0.926和0.923;验证试验中,SAEW+SAEW组和ERW+SAEW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5;模型成立,该研究可为SAEW在鸡蛋消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稳态燃烧器为热动力的车载式烟雾机针对农林业病虫害防治具有防治效率高、用药量少、防治成本低等突出优点,烟化管结构参数是影响油溶剂农药能否有效烟化的关键因素。该文设定3种药喷头类型、6个喷头放置位置、3种喷头结构参数以及3个不同直径的双层喷管,分别进行烟化效果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环形喷头烟化效果最好,圆锥形喷头和圆柱形实心锥喷头则出现喷管出口滴液及烟雾中存在明火等烟化不良问题,圆锥形喷头烟化效果好于圆柱形喷头;热雾剂在Φ70 mm喷管内能完全烟化,烟雾雾滴均匀细小,而Φ90和Φ110 mm 2种喷管则会产生较小烟雾和较大雾滴2个分布区,烟化效果不良;环形喷头置于喷管内距喷管喷口250~350 mm的范围内,可获得较好的烟化效果;环形喷头的结构参数如药液出口方向、喷药孔径和孔数对热雾剂的烟化效果影响非常小,均能使热雾剂得到完全烟化。说明药喷头类型和喷管直径是影响稳态燃烧烟雾机烟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喷头放置位置是影响的主要因素,而环形喷头结构参数是影响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以莴笋为供试材料,研究在莴笋叶面喷施、根部灌施EM微生物菌剂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其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用任何肥料(CK)、常规施肥处理(T1)、喷施+灌施EM微生物菌剂(T2)、喷施+灌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T3)。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喷施+灌施EM微生物菌剂和喷施+灌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显著提高莴笋的株高和茎粗,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从光合特性看,T3处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CK,和常规施肥T1相比也有明显提高,说明喷施+灌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提高莴笋的光合作用。产量上,T3T2T1CK,T1、T2和T3的产量相较于CK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0.17%、26.05%、31.65%,T2和T3相较于T1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90%和9.99%,T3相较于T2的增长幅度为4.44%,表明EM微生物菌剂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果园轻型机动喷雾机的作业性能,设计了一种果园在线混药型静电喷雾机,进行了混药均匀性与稳定性试验和静电喷雾沉积试验。试验测得混药均匀性和混药稳定性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6%和3.51%。采用风辅静电喷雾方式的无冠层采样架上采样点正面的雾滴附着率相对于无风辅无静电喷雾方式分别提高了9.3%、46.3%和53.2%,采样点反面的雾滴附着率分别提高了82.9%、164.3%和184.2%。风辅静电喷雾下在仿真柑橘树冠层内部叶片正面的雾滴附着率为48个/cm2左右,叶片反面为37个/cm2,相对于无风辅无静电方式分别提高了166.7%和428.6%。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在线混药系统具有良好的混药性能,风辅静电式喷雾系统可提高雾滴吸附能力和穿透能力,能够满足25个/cm2的病虫害防治附着率要求。该研究为果园喷雾机的机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高速气流条件下标准扇形喷头和空气诱导喷头雾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标准扇形喷头与空气诱导喷头均为地面喷雾常用喷头,其在低速条件下的雾化特性已有较多研究,而在高速气流下的雾化特性尚不清楚。为了探究对比2种喷头在高速气流条件下的雾化特性,以及其用作航空喷头的可能性,基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自行设计制造的IEA-I型高速风洞,采用马尔文Spraytec喷雾粒度仪对德国Lechler公司生产的LU-120-03标准扇形压力喷头和IDK-120-03空气诱导喷头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喷头在距离出口0.15 m时,雾滴并未完全雾化。而在距离出口0.35 m时雾滴均已充分雾化。其中LU-120-03扇形压力喷头雾滴体积中径随风速增大从210μm逐渐减小至130μm,在管道压力达0.4 MPa以上时,其雾滴粒径分布跨度随风速增大逐渐从1.3增至1.5。而IDK-120-03空气诱导喷头产生的雾滴粒径相对较大,在风速为120 km/h时,达420~450μm,但其随着风速进一步增加快速减小,在风速达305 km/h时,其产生的雾滴体积中径降低到150μm。试验还发现管道压力变化对LU-120-03扇形压力喷头产生雾滴体积中径影响较大,而对IDK-120-03空气诱导喷头产生的雾滴体积中径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固定翼有人机航空施药方案,如喷头选型、压力选择、作业速度选择等提供试验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