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8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03篇 |
农学 | 109篇 |
基础科学 | 107篇 |
1049篇 | |
综合类 | 1587篇 |
农作物 | 58篇 |
水产渔业 | 358篇 |
畜牧兽医 | 320篇 |
园艺 | 110篇 |
植物保护 | 2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170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81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57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273篇 |
2012年 | 336篇 |
2011年 | 325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91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70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NPP空间格局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0—2015年全国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TW)和周广胜-张新时(ZGS)模型计算了全国净初级生产力(NPP),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变化斜率法分析了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净NPP年际变化、波动趋势以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上述两种方法模拟的全国NPP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相关性较高,R2达到0.7707,对各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相关性而言,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我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呈“南高北低”的状态,由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近16年,全国植被潜在生产力和实际生产力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将继续保持缩减趋势。本研究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保护我国生态系统这一论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2.
介绍了溪流倒木这一生态因素与河流生态健康的关系以及倒木的监测方法,并分析了倒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53.
954.
手机短信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手机短信在农业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手机短信服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55.
农业科技应用与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硬核,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服务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创新科技服务路径,文章从科技服务助推扬麦生产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技术服务融合农业保险,亚夫科技服务稻虾综合种养服务,“政府+科研”三农科技指导员,纪委全程参与科技服务等方面阐述说明,以期更好地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56.
957.
试论区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系统就是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发展的方法系统。即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使体系与其它生态系统形成共生关系,使体系及子系统内部特定的结构要素形成稳定的结构关系,实现良好的功能关系的技术管理系统。它包括区域系统诊断、林种配置、体系及土地利用优化、体系建设及效益评价、监测、反馈调节各部分。 相似文献
958.
20世纪初期CLEMENTS的演替学说被引入草原科学,标志着草原科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演替学说为代表的平衡生态学理论对全世界草原科学研究和草原资源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20世纪70和80年代以来,平衡生态学和稳态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批评。一方面,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发现植被动态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这与传统演替理论和稳态管理观点不一致。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地区开展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建立起来的草原科学理论和管理模式,在亚洲、非洲等环境随机干扰比较频繁的生态系统并不适用,因而呼吁研究新的框架模型,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实际的草原植被动态,更有效地为草原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非平衡生态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东非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是非平衡的但又是可持续的(持续非平衡模型)的观点。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干(冷)季关键资源相对比例对家畜数量和草原植被的潜在影响。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状态与过渡模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替代性概念框架,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被应用于草原管理实践,取代了盛行多年的草原基况评价。而非平衡理论则逐渐被后出现的恢复力理论所替代,因为研究发现过去认为的“非平衡态”,被解释为“多平衡态”似乎更为合理。生态恢复力在涉及多稳态生态系统管理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草原生态学理论的进步,也伴随着草原资源管理模式的平行发展,其中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是人类的角色从自然资源的利用者转变成了自然资源的管理者。20世纪草原管理的主要模式被概括为稳态管理,其目标是获得牧草和家畜产品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恢复力理论代表了当代生态学最新、最重要的进展,其应用进一步扩展到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社会生态系统,并促进了适应性管理等概念和方法的发展。目前,上述几种管理模式在草原生态学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生态学理论和管理模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整合,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框架模型,能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兼具复杂性、适应性和社会性的草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59.
绒山羊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国内外对山羊放牧采食行为特点和消化生理特点的研究结果,从绒山羊生物学特性和中国绒山羊资源独特性方面,论述了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与绒山羊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0.
讨论了桃树-茶树生态系统气修特征及其对林下劳动者的人体舒适度和劳动效率的影响,于1993年夏季晴天在浙江省临安市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对照)进行小气候测定,用小气候资料计算在2个试验茶园中采茶工人的人体舒适度,并分别测算劳动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茶园比较,桃茶生态系统内的光照度和温度及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加,这为盛夏晴天在野外劳动的工人改善了小气候环境,减小适指数和一天中人体感到不舒适的时间,提高了人体舒适度,由于工人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劳动,因而劳动效率可提高20%-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