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697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06篇
  1044篇
综合类   157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356篇
畜牧兽医   318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上黄村草地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黄村草地土壤生态系统能量投入主要是动力投入,无营养物质投入。人工草地能量产出占总能量产出的50%以上,而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52%;草地能量投入具有起伏性,产出具有波动性。草地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移出是草地土壤肥力退化的根本原因,无营养物质投入的人工草地更加剧了营养物质的迁出及土壤肥力的退化。  相似文献   
12.
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首先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气候,地貌,水文等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评述,进而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格局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扰作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与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相适应,处于准稳定变化状态,而在人为对流域水文情势扰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间接地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新的格局,其作用的强度,持久性和生态系统的格局变化程度过错大于大于自然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引额调水工程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生态系统内部单元格局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稻-鸭生态系统中二化螟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3年4~10月,在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轻二化螟的为害。与对照相比,中稻田养鸭区二化螟为害株率减少13.4%~47.1%;晚稻田减少62.2%。稻鸭共栖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麓最大的河流流域 ,玛纳斯流域拥有天山北麓最大的绿洲 ,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对象 ,来分析天山北麓水资源的利用对流域绿洲稳定性的影响。天山北麓自然环境体现为山地 -绿洲 -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绿洲是干旱区所特有的一类景观 ,它是一个人工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它作为发育在干旱气候大背景下的隐域性的自然景观 ,水分条件是决定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天山北麓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 ,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较大 ,也是引起天山北麓绿洲演变、分布变化及其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处于不同地貌位置的绿洲 ,由于其水资源特点不同 ,绿洲的稳定性以及绿洲演变规律也有所区别。总的来说 ,绿洲的稳定性由其内部与外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决定 ,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水资源状况及利用是关系到天山北麓绿洲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利用水资源 ,可保持绿洲面积的稳定性 ,绿洲分布的稳定性 ,以及绿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稳定性 ;水资源利用不当会导致绿洲内部土地发生大面积次生盐渍化 ,绿洲外围则由于生态用水不足加之人为破坏 ,使作为绿洲屏障的过渡带转变成生态断裂带 ,威胁绿洲的稳定性。利用工程技术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解决好灌区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实施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为在项目尺度构建土地整治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框架,以江苏省宜兴市土地整治项目作为案例,根据设定的土地整治工程使用年限,从项目建设-使用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2个时间维度,对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项目建设-使用过程维度,1)项目建设期大量物料投入和电力等资源输入,导致能值投入加大,能值产出下降;2)受土地整治影响,项目建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自给能力减弱,对外界经济投入依赖度增加,净能值产出率下降,环境负载率增大,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从生命全周期来看,3)由于土地整治工程的影响,各项能值指标在项目建设期出现陡增和陡降现象,随着土地整治工程竣工以及效益发挥,各项能值开始趋于平稳,并在全周期末各项指标优于土地整治前各项指标,全生命周期内预计给农田生态系统带来2.23E+19sej能值产出和60.15万美元能值-货币价值。综合而言,土地整治在项目建成后的10年内对项目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影响,但此后,可能将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Benefits of organic farming on soil fauna have been widely observed and this has led to consider organic farming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little evidence from field conditions about direct benefit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on soil ecosystem functioning. Henc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organic farming versus conventional farming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to study how this process is affected by soil meso- and macrofauna abundances. Systems studied were: (1) organic farming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ORG), (2) conventional farming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3) conventional farming under no-tillage (NT), and (4) natural grassland as control system (GR). De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by measuring weight loss in litterbags. Soil meso- and macrofauna contribution on de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both by different mesh sizes and by assessing their abundances in the soil. Litter decomposition was alway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9 and 12 months in ORG than in CT and NT (from 2 to 5 times in average), regardless decomposer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litter type. Besides, mesofauna, macrofauna and earthworm abundan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RG than in NT and CT (from 1.6 to 3.8, 1.7 to 2.3 and 16 to 25 times in average, respectively for each group). These results are especially relevant firstly becaus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ORG in a key soil process has been prov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being the first direct evidence that organic farming enhance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And secondly because the extensive organic system analyzed here did not include several practices which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particularly positive for soil biota (e.g. manure use, low tillage intensity and high crop diversity). So,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ven when those practices are not applied, the non-use of agrochemicals is enough to produce positive changes in soil fauna and so in decomposition dynamics. Therefore,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system in an extensive way can also be suggested to farmers in order to improve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consequently to achieve better soil conditions for crop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徽省120家农民合作社金融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安徽省农民合作社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农民合作社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强烈,呈现阶段化、多样化特征,供求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匹配现象,成为制约农民合作社成长壮大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需求分析,提出了强化需求导向、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教育支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政策为背景.通过分析农民工主要的信息需求和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可行性.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地表火影响在不同时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保育、积累营养物质、负离子提供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造成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在时间序列上依次为1年是24.95万元.hm-2,5年是11.68万元.hm-2,10年是4.91万元.hm-2,15年是0.68万元.hm-2;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病虫害防治>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保育,其中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两项的损失占总损失量的70%左右,这表明地表火主要影响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