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74篇
  389篇
综合类   892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490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湖盆淤积,水环境、黑颈鹤栖息生境等生态环境特征变化以及当地社区湿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行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关系,说明三级模式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激化了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加强草海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功能分区,切实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2.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脆弱生态区作为人地系统的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特质较为敏感的不稳定区域,因区域环境生态退化导致的资源性贫困,使地区社会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如何使脆弱生态区走出发展困顿,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反贫困研究和生态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所在。文章通过对脆弱生态区人地关系矛盾的机理研究,在综合分析脆弱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并依据产业经济学及产业生态的理论,运用结构对应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产业化的结构框架与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探讨了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技术路线及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3.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北京春季6种物候的计算得出其代表性指标一山桃始花期,并分析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根据气温变化态势,将历史时期气温和物候资料划分为4个时间段,并采用u检验论证时间段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和机制,得出: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增高与降低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在同等增、降温幅度下,因降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因增温而导致物候期提前幅度小;平均气温增高1℃,北京春季物候期提前2.8—3.6d。并估算了未来北京春季物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4.
重庆江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何丹  刁承泰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24-26,41
运用重庆江津市1990~2002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得出耕地面积变化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接着运用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作定量分析,总结出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效益、政治经济政策这5个因素是引起其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75.
针对精确获取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农业大棚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长时间的序列动态监测存在数据量大、计算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能够实现快速存取、实时处理海量卫星数据,基于多时相Landsat影像进行农业大棚时序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自动提取,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山东省农业大棚的遥感分类,从而生成了山东省近30年农业大棚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动态变化图。结果表明,本文分类流程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其平均总体精度达到91.63%,Kappa系数均值为0.8642。经分析,山东省农业大棚从1990年的6.67 km^2增加到2018年的9919.40 km^2,增长速度为354.03 km^2/a。  相似文献   
76.
贮藏条件是影响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气体成分、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双孢蘑菇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利用日降雨量资料估算西南地区的降雨侵蚀力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降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侵蚀力是各种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模型的主要参数。降雨侵蚀力通常用降雨动能和某一时段最大降雨强度的乘积表示,如EI30EI10或者EI60等,但是这种计算方法需要长期且连续的自记雨量资料。我国大多数地区缺乏完整的自记雨量资料,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一些不需要自记雨量过程的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已经提出,对考虑降雨季节变化的日降雨量估算降雨侵蚀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并用  相似文献   
78.
章明奎 《土壤通报》2001,32(3):97-98
在亚热带丘陵河谷地小流域范围内地表物质的迁移常可导致不同沉积区物质组成的变化 .从黄泥土→洪积泥砂土→培泥砂土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 ,其粘粒矿物组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高岭石逐渐下降 ,云母逐渐增加 ,蛭石渐趋下降消失 ,而绿泥石则逐渐形成 ;同时赤铁矿、针铁矿也先后下降消失 .矿物的演化与沉积物所处环境的水分条件及溶液中盐基物质和酸碱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9.
潮土区不同质地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对华北平原大兴县 1 982— 2 0 0 0年两个时段大量土壤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质地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体现了土壤质地越重 ,养分含量越高的特点 ;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 982年的大于 2 0 0 0年的 ;但 2 0年来 ,由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增强 ,质地对土壤养分水平的影响渐趋减弱 ,不同质地土壤的养分水平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80.
以南北方典型粘质土壤红壤和塿土为试验土样,通过水平入渗试验进行了土壤密度变化对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特征湿润长度、吸力、饱和含水量、滞留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壤密度增加而减小;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n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参数α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土壤密度成反比;参数n和参数α随土壤密度变化关系可用幂函数来描述。为建立吸力、土壤密度、质量含水率三变量的土壤水分特征曲面提供新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土壤水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