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420篇
基础科学   36篇
  145篇
综合类   1736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61.
史君彦  王清  王倩  高丽朴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43-10645,1079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采后迷你黄瓜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迷你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采后迷你黄瓜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3、5、7、9℃下贮藏的黄瓜均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11和20℃下未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20℃高温增强了迷你黄瓜的生理活动,促进其衰老黄化,而11℃下贮藏能有效抑制迷你黄瓜生理代谢,贮藏效果最好.[结论]研究可为降低迷你黄瓜在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等大型蔬菜贮藏中心混搭贮藏过程中冷害产生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围绕野生花卉的园林观赏性以及繁殖难易程度两个方面,进行9种崂山野生观赏花卉的引种繁殖试验与生长发育特性研究。[方法]9种野生观赏花卉分别为山东万寿竹(DisporumsmilacinumA.Gray)、长药八宝[Hylotelephiumspectabile(Bor.)H.Ohba]、费菜(SedumaizoonL.)、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鹤草(SilenefortuneiVis.)、瞿麦(DianthussuperbusL.)、黄堇[Corydalispallida(Thunb.)Pers]、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结果]引种花卉在栽植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能够表现出各自的优良观赏性状,全年绿期在240d以上,花、果的最佳观赏期长于30d,繁殖成活率均高于80%,除山东万寿竹受种源稀缺限制外,其他花卉均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生产。最后,结合城市景观营造和每种花卉的观赏特性,对这些野生花卉的生产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9种花卉除了可以作为育种资源,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绿地中作为景观要素,丰富城市绿地的物种指数,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92-1592
结合林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例,对科技期刊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总结,并举例加以说明,以避免作者和编辑者在今后的科技期刊写作和编校中发生此类错误。  相似文献   
964.
调查河南省南阳市月季博览园中基因园内241个月季品种的生长习性、枝、叶、刺、花期、花量、花蕾、花瓣、花香、花径、花色、花型12个性状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合当前资源现状,今后应加强藤本和微型月季系统的引种、育种力度,无刺、彩叶和珍奇色系应成为将来的育种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65.
【目的】研究异丙甲草胺对水稻各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找出造成水稻减产的关键因子,为针对性选育高耐受水稻品种及异丙甲草胺水田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室内琼脂培养与室外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异丙甲草胺浓度下水稻T优227的发芽率、苗高、种根长、鲜重、分蘖数、谷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生物经济性状。【结果】异丙甲草胺对水稻种子发芽率、谷粒数和结实率有明显影响,对苗高、种根长、鲜重、分蘖数及产量等有一定影响。其中,发芽率随着药液浓度的上升呈逐步下降趋势,以2.0000 g/L处理的发芽率最低,仅为清水对照的45.6%;低浓度的异丙甲草胺(0.025 mg/L)抑制水稻幼苗生长,但对种根长、鲜重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苗高降低了5.7%,种根长增长了4.1%、鲜重增加了9.5%;随着药液浓度的提高,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药液浓度为2.000 mg/L时,苗高、种根长和鲜重分别为对照组的9.6%、28.1%和30.9%。异丙甲草胺315 g/ha处理的谷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均最低,产量为7723 kg/ha,减产17.8%。【结论】异丙甲草胺对水稻各个生长期均有一定影响,结实率与分蘖谷粒数受影响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6.
以章丘大葱"大梧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秋季育苗和春季育苗、切葱叶和不切葱叶、葱苗大小分级处理对大葱株高、葱白长、葱白直径、单株重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秋不切葱叶1级苗处理的总体农艺性状表现最好。葱苗大小对大葱各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切葱叶显著降低大葱叶片数,但对1级苗产量影响较小,对2级苗和3级苗的产量影响较大;秋季育苗的株高和葱白长显著高于春季育苗。葱白直径和株高显著影响大葱单株重和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967.
根据18个油菜品种9个指标与倒伏指数的调查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下回归方程:Y=-2.033-0.052X1+0.013X2+0.092X4+6.423X7-4.950X8-0.385X9[Y表示倒伏指数,X1表示株高,X2表示生物产量,X4表示分枝高度,X7表示(薹茎+主花序)/(缩茎+伸长茎),X8表示薹茎/伸长茎,X9表示(薹茎+伸长茎)/缩茎]。回归结果表明:(薹茎+主花序)/(缩茎+伸长茎)对倒伏指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薹茎/伸长茎。  相似文献   
968.
选取10个形态学性状,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江西省安义、安福、瑞金、婺源、铅山5个地区共151株古樟标本进行研究。将数量分类学中的Q聚类应用于5个地区共151份样本的分类,对选取的10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且对这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古樟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也即古樟在枝叶形态上的相似度很大,依据现有样本和条件暂时无法把古樟分出不同的类群。不过古樟从性状上有两大类型,叶片存在边缘波状和不波的两种情况,此性状在古樟叶片中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本研究为今后利用枝叶形态探讨樟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方式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的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结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小花鸢尾通常于5月初至6月初开花,群体花期约35 d;盛花期约12 d,集中在5月8日至5月20日;单株花期3~6 d,单花期3 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3 mm。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为552,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小花鸢尾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试验证实小花鸢尾的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其自然授粉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器官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比较了从不同地区收集的62 份辣椒资源在湛江地区的表现,对主要性状指标单果重、果形、果色、口感、表皮特征、株高、始花节位、单株产量、分枝数和结果期进行了分析。结合田间抗病表现,筛选出产量较高、表型好、抗病的辣椒资源5 份,可直接用于生产或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