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品种烟农23号的选育与育种思路、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烟农23号的育种设计思路与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的育种计划与选育思路是育种工作者摆脱盲目性、提高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杂交方式上,采用复式阶梯杂交,实现优良基因的转移、互补、重组、积累,逐渐优化性状组合;选育策略上采用多组合小群体筛选组合与少组合大群体选育品种相结合,重点组合重点选择;在杂种后代处理上采用以穗代株选择法,较好地综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增强了选择性和目标性,提高了育种成效;在高代品系鉴定上,创造育种环境的多样化,使育成品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得到全面鉴评,有利于选育出丰产性、稳产性、多抗性和广适性结合较好的基因型,达到以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烟农21号小麦品种主要优异性状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烟农21号的育种和种质利用价值,对其抗旱节水、高产、优质强筋特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优质亚基1、17+18和5+10,可作为稀有的优异品质资源和种质创新的优良基因源加以利用;双亲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这是其集抗旱节水、高产、优质强筋于一体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的光合生理基础,以其亲本之一‘鲁麦14号’为对照,研究了‘烟农5158’与其亲本‘鲁麦14号’之间的生物学特点及灌浆期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烟农5158’与‘鲁麦14号’相比,具有更好的株型结构和更大的产量潜力;花后不同时期籽粒的灌浆进程和灌浆速率、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花后旗叶蒸腾速率、旗叶原初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旗叶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等光合生理指标都优于对照‘鲁麦14号’。这是‘烟农5158’具有高产特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延农1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农12”是1999年延边农业科学院以黑农38为母本,意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积温2 300℃,属于早熟品种.2008~2010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东部高寒山区、半山...  相似文献   
15.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氦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氛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延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农10号”是1991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绥农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7-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势、多抗;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4-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烟农24号小麦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丰产稳产、抗旱耐瘠的中肥水小麦品种陕229为母本,用抗病、抗倒的高肥水品种安麦1号为父本杂交,提出并运用单茎库源比理论、高中肥条件下交替选择、杂种后代高密度大群体筛选等育种技术,育成了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烟农24号。该品种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抗病抗倒,高产稳产。在山东省小麦高肥区试中,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8.45%。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10年连续6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财政厅、科技厅定为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播期播量对阜阳地区烟农515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方法]在阜阳毛桥村和中北村开展烟农5158小麦品种6个播期(9月30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个播量(180万、240万、300万苗/hm2)试验,调查株高、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结果]播期和播量对烟农5158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10月5日播种的次之,10月15日后播种的产量显著降低;同一播期,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潮土产量高于砂姜黑土。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同一播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砂姜黑土与相应潮土间在产量三要素方面差异不明显。同一播期,播量越大,植株越高;同一播量,播期越早植株越高;砂姜黑土株高比相应潮土矮,播期越早株高差异越小。[结论]烟农5158在当地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宜播量为240万苗/hm2,这可为烟农5158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种质烟农74(11)是20世纪70年代烟台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衍生了鲁麦14、鲁麦13、烟农19等多个大面积推广品种,并以这些品种为育种亲本,选育出多个国审小麦品种,是近期山东省小麦育种的基础。选用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62份、非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58份,共计120份实验材料,采用小麦90K芯片,分析了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共获得26 026个有效SNP位点,其中A、B、D基因组各占32.17%、40.69%和7.64%。供试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8~0.31,平均为0.25,低于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全部材料组(组Ⅰ)和烟农74(11)衍生材料组(组Ⅱ)遗传相似性系数,发现组Ⅰ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1~0.70的占59.44%、0.71~0.80的占32.98%、≥0.91的占0.80%;组Ⅱ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 0.61~0.70的占26.77%、0.71~0.80的占53.22%、0.81~0.90的占17.26%,≥0.91的占2.75%,这表明烟农74(11)种质衍生后代间的遗传关系比较狭窄,需要拓宽遗传基础。此外,对几个经典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发现子代和上缘亲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0.87,平均为0.79;姊妹系间为0.84~0.87,父母本间为0.65~0.71。通过经典组合分析并结合当前小麦遗传关系狭窄的现实,建议在中短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8以下;在中长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7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