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81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64篇
基础科学   59篇
  495篇
综合类   1100篇
农作物   66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Abstract

Winter wheat shoot weight and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s, corn leaf weight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soil AL, Olsen, H2O, Bray 1, Pi (Fe-oxide impregnated paper strip) and AERM (anion exchange resin membrane)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in a network of uniform Hungarian national long‐term field trials. P applic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P test values at different P levels and si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soil P test methods was studied separately for different soil groups (all, acid, and calcareous soils). Corn leaf weight was influenced by the sites much more than by soil P supply level, whereas corn leaf P percentage was influenced by both sites and P levels. For winter wheat, both sites and soil P level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wheat shoot weight. Wheat shoot P percentage was influenced by the soil P supply much more than by the sites. Correlation between corn leaf P percentage and the Pi or AERM extractable P and between wheat shoot P percentage and the Pi and AERM P values was logarithmic.  相似文献   
52.
烯效唑对小麦抗冷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 (S330 7)拌种对早播春型小麦 (川农麦 1号 )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S330 7拌种提高了春小麦四分体期与寒潮期幼穗SOD ,POD酶活力 ,降低了MDA含量 ,同时增加了ABA、可溶性蛋白质和RNA的含量 ,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53.
高寒牧区藏系绵羊(1岁)冬季暖棚育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藏系羔羊日粮中精料比例越高,个体增重、饲料转化率达到最大的时间就越长,曲线的峰值就出现的越晚。各育肥期羔羊个体增重在育肥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育肥组羔羊的个体增重在不同育肥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3个育肥组和对照组羔羊个体总增重的顺序为:第1组>第3组>第2组>对照,且它们的增重率分别为51.27%、50.08%、48.75%和-8.25%,且3个育肥组羔羊个体增重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不论从羔羊个体增重,还是从饲料转化率的角度考虑,利用相应的日粮组成育肥1岁羔羊时,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不能少于50d、40d和40d。3个育肥组羔羊个体增重与实际采食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第1、第2和第3组的线性回归方程依次为:Y=0.5951X-4.7596(r=0.8037,P<0.05);Y=0.5456X-6.2214(r=0.8587,P<0.05);Y=0.2418X-6.408(r=0.8474,P<0.05)。当X=7.998kg/10d·只,11.403kg/10d·只和26.502k/10d·只时,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羔羊的个体增重均为零,即在这种采食量水平下,只能够维持各组羔羊的基础代谢,只有采食量大于这种水平时,羔羊才能进行净生产。  相似文献   
54.
在旱地覆膜栽培条件下,临丰116具有良好的苗型结构和产量结构,抗旱节水优势强,叶片功能期长,耐高温,抗干热风,根穗比值大,抗倒伏,不早衰,穗大,粒重,产量高。该品种是旱地覆膜栽培较理想的配套品种。同时探讨了覆膜栽培配套品种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5.
起身期断根对冬小麦后期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小麦起身期断根试验,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降低了断根初期小麦光合速率,而促进后期光合速率;同时,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以及产量;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6.
干旱、渍涝和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豫麦62号为材料,用豫麦18号作对照,研究了灌浆期干旱、渍涝和拔节期低温胁迫下,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豫麦62号的WSS和MDA变化较对照材料小,而SOD活性的升幅则大于对照;干旱胁迫下豫麦62号Pro的变化小于对照,低温胁迫下则大于对照;渍涝胁迫下2品种的上述各指标较接近。  相似文献   
57.
基因型和供水对小麦维管系统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发育有明显促进 ,春季返青后供水对其促进作用很小 ,但对叶片大小促进作用明显。水分和养分输导组织在茎秆结构中体现出基因型差异。完全控水条件下水分及养分输导组织发育均受到抑制 ,不同供水对叶片形态及维管束结构的发育均有明显效应 ,供水对前者效应大于后者。拔节水对茎秆维管系统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8.
冬小麦地上器官对硒元素吸收累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对硒元素的吸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拔节前有占总量83%的硒被吸收,拔节后吸收了占总量17%的硒,呈前重后轻的吸收特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硒的分配特点是:叶片分配比率在拔节前都高于同期其他地上器官;抽穗到成熟期吸收的硒元素主要分配到穗部,分配率占该期总量的62.4%.  相似文献   
59.
冬小麦杂种F_1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 10个冬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杂交组合的子一代 (F1)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在这 10个杂交组合中 ,虽然只各有 4个杂交组合的 F1的 PS 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额 (Yield)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 (q P)有超亲现象 ,但绝大多数组合的 F1光合功能都与母本十分相近 ,正反交组合的结果进一步证明这种相关性。可见 ,母系遗传对于 F1光合功能的优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得的实验结果 ,认为在配置冬小麦杂交组合时 ,选择具有优良光合功能的品种作母本 ,可为进一步筛选光合功能好的稳定品种创造条件 ,是加速小麦育种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0.
Effect of Water Status on Leaf Angle and Leaf Movement in Whea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ter stress was imposed by watering withholding or application of PEG during the period following ligule emergence of Hag leaves or fifth leaves. Treatment reduced markedly the downward rotation of these youngest fully expanded leaves, and the angle finally reached. Leaf angle changes appear to be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water shortage in w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