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450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35篇
  143篇
综合类   1575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438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针对高温低湿的极端干旱气候易造成南疆枣树盛花期出现“焦花”及坐果率低、光合速率下降等问题,在枣园冠层布设弥雾系统,在枣树盛花期以弥雾时间和弥雾次数为变量设置3个处理(M1为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M2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20min;M3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40min),CK为对照,不弥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枣树落花率、坐果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红枣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弥雾处理能有效增加冠层湿度、降低温度,冠层空气湿度最大可提升158.7%,冠层温度最大可降低38.9%;弥雾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M3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相较于CK,土壤含水率提升8.44%;冠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枣树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CO2固定量,弥雾处理下的枣树叶片CO2固定量均大于对照处理,有利于作物自身发育和促进果实生长;在弥雾期间M1、M2处理的落花率分别比CK低18.39%、15.09%。弥雾处理能调控冠层微环境,可有效提升枣树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坐果,提升红枣品质,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是获得红枣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2.
连翘·碧桃的切枝催花及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食用蔗糖作为外源营养供体,对连翘、碧桃的花枝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蔗糖可以使连翘、碧桃提前开花,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开花率,对其瓶插寿命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3.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疏花对无核荔枝果实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不疏花为对照,在初花期对其进行疏花处理,统计疏花量、记录果实发育情况及成熟日期,并测定果实成熟时的品质和整个过程中树体叶片营养变化情况。据统计,每株树的平均疏花量达到80%-90%左右,疏掉的小穗数、支穗数和侧穗数分别为89.81%、89.74%、81.82%。试验结果表明,疏花使无核荔枝的果实发育情况及果实成熟时的可食率、单果重、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均高于对照;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株产量提高70.59%;疏花处理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前7天左右;该过程中树体叶片N、P、K、S、Ca、Mg含量在前期高于而后期稍低于对照。疏花加快了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发育,并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引入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广东湛江)的3个美国油梨品种Hass,Tonnage和Wilson的生育期、果实品质性状和适应性等情况,对这些品种花形态、开花特性、开花授粉受精生理特征和主要果实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引进油梨品种在粤西地区均能正常开花结果,果实生理成熟期Hass为11月上旬,Tonnage为8月旬,Wilson为9月初。花期均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花期比原产地短10~20天,Hass和Tonnage为A型花, Wilson为B型花;Hass、Tonnage和Wilson花粉萌发率均较高,分别为87%、75%和82%,开花后3h为最佳授粉期。果实风味、口感、颜色等性状与引种地基本一致,而Wilson平均单果重比引种地提高了2倍左右,而Tonnage单果重只达到引种地的70%, Hass与原产地相近。以上结果可为引进品种在我国的生产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摘要:在桂林葡萄产区开展利用结果枝副梢促花二次结果的栽培试验,总结在新梢生长期喷多效唑(或矮壮素)、对新梢重度修剪促进冬芽提早萌发是整齐促放葡萄二茬果的关键技术,观测了二茬果果品品质和效益,提出了生产二茬果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7.
以成年纽荷尔脐橙、兴津温州蜜柑、沙田柚、尤力克柠檬和圆金柑为材料,探索其花果脱落规律。结果表明,最终坐果率与总花量(含花蕾)显著负相关(P < 0.01);平均单株花果脱落总数量为兴津温州蜜柑 > 纽荷尔脐橙 > 沙田柚 > 圆金柑 > 尤力克柠檬;平均单株花果脱落总干重为兴津温州蜜柑 > 纽荷尔脐橙 > 沙田柚 > 尤力克柠檬 > 圆金柑;纽荷尔脐橙、兴津温州蜜柑和沙田柚第一次生理落果数量大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尤力克柠檬和圆金柑第二次生理落果数量大于第一次生理落果。因此,纽荷尔脐橙、兴津温州蜜柑和沙田柚应重点防止第一次生理落果,尤力克柠檬和圆金柑应重点防止第二次生理落果。  相似文献   
68.
白柿是近几年新引进的一种新兴热带和南亚热带果树。为给白柿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以主栽品种‘W4’白柿为材料,对其生长发育期间的落果规律和果实生长动态进行观测,并分析了落果与正常发育果实中碳素水平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W4’白柿在广州地区种植表现出的开花期是在1月下旬至2月初,整个花期约为16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三次落果高峰分别在3月中旬、4月中旬及5~6月,果实的生长符合单S型生长曲线。在果实发育期间,发现正常果及脱落幼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但正常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脱落幼果。同时正常果的赤霉素(GA3)和玉米素(tZ)高于脱落幼果,其脱落幼果中的抑制生长激素脱落酸(AB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显著高于正常果,正常果与脱落幼果的IAA含量在不同时期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正常果的( ABA+ACC)/(GA3+IAA+tZ)之值曲线变化平稳,而脱落果的(ABA+ACC)/ (GA3+IAA+tZ)之值曲线呈波动变化的趋势,但脱落果中( ABA+ACC)/(GA3+IAA+tZ)之值显著高于正常果。  相似文献   
69.
SHK-6对不同群体下大豆花荚脱落及其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冀豆1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初花期对不同群体大豆施用SHK-6,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不同群体条件下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SHK-6能够明显的提高各个群体下的大豆产量(8.0%),在密度水平为30株/m2的条件下施用SHK-6产量达到最高.调节剂SHK一6能够提高单株花数(13.0%)、荚数(14.8%)、粒数(10.9%)、荚重(16.4%)、粒重(12.3%),并且能够提高百粒重(2.4%)、粒茎比(15.0%).虽然SHK-6处理也增加不同密度水平下的花荚脱落数,但对脱落率没有影响.SHK-6能够降低叶面积指数(LAI)、提高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群体透光率)和下层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可见冠层结构的优化是导致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葡萄果实理化特性与酚类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及开展品种选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雷司令’和‘小芒森’为试材,于2018和2019年果实豌豆大小时(花后30 d)开始采样,直至完全成熟,对生长过程中各阶段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pH;浆果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果皮百粒质量及其占果粒的百分比、果皮总酚及总单宁含量;成熟时果实单体酚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浆果横纵径、浆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百分比、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随着果实生长逐渐增大,而可滴定酸、总酚和总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雷司令’浆果的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在生长过程中显著高于‘小芒森’,而其他指标均与此相反;黄酮醇是2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单体酚类物质,且两者中出现不同比例的糖基化(‘雷司令’:63.77%;‘小芒森’:97.81%);相关性分析表明浆果鲜质量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负相关,而果皮质量及其百分比、糖和酸含量与其正相关。因此,‘小芒森’果实较小的果粒,高的果皮百分比和果实糖含量有利于其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