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3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篇 |
农学 | 646篇 |
基础科学 | 35篇 |
202篇 | |
综合类 | 1143篇 |
农作物 | 2363篇 |
水产渔业 | 50篇 |
畜牧兽医 | 77篇 |
园艺 | 11篇 |
植物保护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347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360篇 |
2006年 | 271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中国大豆孢囊线虫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曾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如今,中国的大豆生产量已从世界首位降到美国、巴西之后,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大豆生产未能有效的控制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以致中国大豆平均单产处于较低水平。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简称SCN)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大豆孢囊线虫的二龄幼虫从根尖处侵入根部,造成根组织的代谢失调与组织损伤,受害的大豆根系短粗,植株矮小,叶片变黄,产量严重降低。SCN的特点是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防治极难。SCN危害已遍及中国大豆主要生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黄淮海大豆主产区的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北京等省市,每年SCN发生面积达150万hm^2以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大豆孢囊线虫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CN生理小种的研究、SCN抗性资源发掘、SCN经典遗传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及SCN抗性育种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喷施硒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不同时期对大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对植株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可促进株粒数的增加,并以1.67mL/L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均高于对照,但高浓度(3.33mL/L)处理抑制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适当浓度(1.67mL/L)处理有利提高光合速率;喷施硒肥可以改善群体结构,调节光分布。研究表明,大豆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改善生理生态指标,提高子粒中硒含量,对促进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995.
Transgenic cotton, expressing Amaranthus caudatus agglutinin, confers enhanced resistance to aph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antiaphid function of Amaranthus caudatus agglutinin (ACA) in allogenetic plants,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expressing the ACA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a phloem‐specific promoter were generated via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outhern blot analyses, six plants with single or lower copy transgene and favourable agronomic trait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studies. ACA expression levels ranged from 0.02% to 0.45% of total soluble protein 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 the six selected transgenic plants. Insect bioassays using nymphs of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Glover) showed that five of the six transgenic plant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cotton aphid, with the highest inhibition rate of 64.5%. These results shed some new light on the antiaphid function of the ACA gene as well as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the gene for obtaining aphid‐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to reduce the yield loss and honeydew contamination of fibre by aphids. 相似文献
996.
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的SOD活性以细胞溶质为最高,约占80%;线粒体次之,为11%;叶绿体部分最少,9.0%左右。各细胞器的SOD对盐胁迫反应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品种间,各细胞器之间以及对照和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10ds/m和15ds/m差异不显著。电泳酶谱的扫描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SOD_a(Mn SOD)最为稳定,SODb_1b_2b_3、SODc_1c_2c_3(Cu—Zn—SOD)将随盐胁迫增强依次从叶绿体到线粒体,从SODc_3、SODc_2到SODc_1、SODb_3逐渐减弱或消失。耐盐品种和敏感品种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叶绿体SOD酶谱上,推断SODc_1c_2c_3与大豆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病的生化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抗源品种灰皮支黑豆、元钵黑豆和高感品种鲁豆1号为供试大豆材料,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卵和二龄幼虫为接种物。接种后17天,测定大豆根部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与不接种对照比,抗源品种灰皮支黑豆和元体黑豆根部的总糖含量分别降低24.91%和37.77%,而感病对照鲁豆1号升高46.01%;果糖和麦芽四糖含量在感病对照根上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144.30%和62.90%,但在抗源品种根上或是具有小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基因重测序信息的大豆基因靶向CAPS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大豆基因靶向的功能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大豆基因重测序数据,筛选出酶切位点突变的SNP位点,设计PCR引物163对,选用东北地区主栽品种绥农14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其中139对引物获得大小为400~1 200 bp的特异片段。以大豆绥农14、合丰25、Acher、Evans、Peking、PI209332、固新野生大豆、科丰1号和南农1138-2的DNA为模板,采用筛选的139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发现73对引物的PCR产物具有酶切多态性,开发出CAPS标记73个。通过功能注释分析发现,这73个CAPS标记靶向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内亚细胞定位过程、蛋白质的结合与催化以及代谢过程等,与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形成相关,可以用于大豆品种的鉴定和分子系统进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色种皮与抗孢囊材料密切相关;脐色中褐黄色对黑色显性;花色和茸毛色分别为紫花对白花和棕毛对灰毛显性。 相似文献
1000.
单作套作大豆叶片氮素积累与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模式和氮肥水平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无损、即时监测大豆叶片氮素水平对大豆生产中的氮肥精确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设置4个氮肥水平,分析单作套作下大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氮素动态和光谱特征,明确对叶片氮素敏感的光谱特征参数,构建单作套作大豆通用的叶片氮素积累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大豆生育时期的推进,单作套作种植模式下的大豆冠层叶片氮素积累量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N3处理下的结荚期,两种模式两年最大值平均分别为8.70 g m~(–2)和8.38 g m~(–2);不同生育时期和种植模式的大豆冠层原始反射光谱的变化规律与冠层叶片氮素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加后降低,原始反射光谱在700~1000 nm波段的反射率以结荚期为拐点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反射率达到60%~70%左右;通过对单作套作大豆冠层光谱一阶导数变换,红边幅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红边位置随叶片氮积累量的增加和减小出现"红移"与"蓝移"现象。经波段自由组合和回归分析表明,以DSI(771、755)构建的线性(y=–1.249+3.209x,R~2=0.847)和乘幂(y=–1.470x~(1.676),R~2=0.872)模型能较精确地估测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冠层叶片氮素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