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9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971篇
林业   912篇
农学   1238篇
基础科学   289篇
  845篇
综合类   4139篇
农作物   1003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752篇
园艺   476篇
植物保护   99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试验研究了地面机械触土部件表面仿生改性涂层PA41010(尼龙1010-Al2O3复合涂层)和EP1(环氧-Al2O3复合涂层)的减粘降阻性能,探讨了土壤含水量和推土板切削速度对其减粘降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犁耕试验考察了其表面改性犁壁的降阻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明确福建省辣椒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表型特征,对分离自福建省15个市(县)的300株辣椒疫霉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88株为A2交配型,12株为A1交配型,出现频率分别为96%和4%,以A2占优势,在各采集点均有分布。263株对甲霜灵表现敏感,28株为中间型,9株为抗性,分别占总体的87.67%、9.33%和3.00%,甲霜灵敏感菌株为主要菌系。根据菌株对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的致病性测定结果,可将辣椒疫霉菌划分为3个生理小种,其中168株为小种3,126株为小种2,6株为小种1,分别占56%、42%和2%,小种3为福建辣椒疫霉菌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04.
郭永红  张义华  张宏霞  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80-16983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改善土壤的差异和机理。[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退耕还林(草)工程3种造林模式土壤的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水稳性团粒组成和土壤有机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与农田对照相比,退耕还林(草)3种造林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地高;0—20cm表层的土壤容重均显著地高,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低;0~20cm表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显著地低,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高;各土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退耕还林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3种造林模式中以乔草型效果为最好。[结论]实施7年退耕还林(草)后,与农田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和蓄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5.
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条中(CYR)30、31、32和33号对小麦抗病新品系CH223及其亲本进行抗性评价,分析其对条中32号的抗性遗传方式,并研究其细胞学特征。结果显示,CH223苗期和成株期对上述4个生理小种表现出免疫或近免疫的抗性水平,并具有与其抗性供体TAI7047及其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的抗病反应型;抗×感的F1代均为免疫,反应型为0~0;型,且F2、F2:3、BC1代的抗、感分离比均符合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分离模式;CH223及其与小麦品种"中国春"等杂种F1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绝大多数的花粉母细胞具有2n=21Ⅱ的配对构型,并能与小麦染色体完好配对。说明CH223不含较大的外源染色体片段,是一个携带偃麦草抗条锈病基因的隐形异源渐渗系,对条中32号的成株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6.
云南省稻瘟病,小麦锈病预测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稻瘟病、小麦锈病预测领域专家知识,以及借助模式识别势函数法实现的自学习、自提取的知识,采用正向和反向精确推理控制策略,首次建立云南省水稻穗瘟病、小麦条锈病预测专家系统,1994~1995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系统创造性地采用全屏幕编辑树图的知识输入法和森林表示技术对知识库进行管理,便于知识库的扩充和维护。推理结果、推理路径及知识查询以彩色图形方式显示,对于学习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107.
108.
四川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简述了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条件,总结了两大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灰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田间自然接虫鉴定方法表明,341份常规种质资源中高抗材料18份、中抗材料41份;38份野生稻资源中高抗2份、抗虫11份、中抗25份;656份高代材料中只有10份表现为中抗。  相似文献   
110.
Plant growth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soil water, soil aeration, and soil resistance to root penetration. The least limiting water range (LLWR) is defined as the range in soil water content within which limitations to plant growth associated with water potential, aeration and soil resistance to root penetration are minimal. The LLWR has not been evaluated in tropical soils. Thu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LLWR in a Brazilian clay Oxisol (Typic Hapludox) cropped with maize (Zea mays L. cv. Cargil 701) under no-tillage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Ninety-six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maize rows and between rows and used to determine the water retention curve, the soil resistance curve and bulk densit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LWR was higher in conventional tillage than in no-tillage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ulk density for values above 1.02 g cm−3. The range of LLWR variation was 0–0.1184 cm3 cm−3 in both systems, with mean values of 0.0785 cm3 cm−3 for no-tillage and 0.0964 cm3 cm−3 for conventional tillage. Soil resistance to root penetration determined the lower limit of LLWR in 89% of the samples in no-tillage and in 46% of the samples in conventional tillage. Additional evaluations of LLWR are needed under different texture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in tropical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