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林业   177篇
农学   453篇
基础科学   138篇
  358篇
综合类   2573篇
农作物   200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采样分析,对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与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灌溉水pH值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采样分析,对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与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灌溉水pH值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3.
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相似文献   
994.
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槠叶齐选育历经30年(1957~1987),20世纪80、90年代对提高红碎茶品质与效益,21世纪初到现在对提高名优绿茶品质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来,槠叶齐一方面作为科研材料广泛应用于茶叶科研,另一方面加快繁育推广,到目前已有0.67万hm2。槠叶齐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中推广面积和影响较大,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湖湘茶文化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析了湖湘茶文化在湘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加强湖湘茶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促进湘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三峡茶谜是三峡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关茶的谜语和谜歌两部分内容。参与三峡茶谜活动,有助于考察三峡地区传统茶俗,从而加深人们对三峡茶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997.
人参有效成分及其复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要回顾了人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研究的历程并概述人参有效成分及其复方研究新进展状况,例举复方制剂研究新进展,阐述人参复方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地位。重点分析研讨复方糖皮质激素、人参降糖胶囊、双参叶皂苷、炳翰复合人参粉、炳翰人参花茶功效作用及其科学依据,为今后人参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824bp,其中1605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kD。通过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黄酮合成酶Ⅱ在茶树一芽二叶春梢、当季成熟叶、花瓣、花蕊、种子中都有表达,成熟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组织。  相似文献   
999.
ISSR标记鉴别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结果表明,UBC807等12个引物扩增的1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5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为香竹箐大山茶等21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引物UBC811扩增的54种谱带类型可以为海南大叶茶1等35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UBC811、UBC835、ISSR2、ISSR3等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可以鉴别所有的134份茶树资源,并为这134份云南茶树资源的构建了可以相互区别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LC谐振传感器的包装茶叶含水率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经典电路理论的无线、无源LC谐振传感器设计,并将其用于包装茶叶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所提出的LC谐振传感器实质上是一个印刷在湿敏绝缘衬底上的单一平面电容和螺旋电感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茶叶包装袋内,由于包装袋内湿度变化会引起平面电容的电容值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的并联谐振频率变化,利用连接在包装袋外部含水率测量仪上的感应线圈远程检测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值,即可通过谐振频率的变化间接确定包装茶叶的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检测方法合理可行,与国标方法相比较,测量结果无明显偏差,解决了包装茶叶含水率快速、准确、无损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