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6篇 |
免费 | 134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8篇 |
农学 | 453篇 |
基础科学 | 140篇 |
361篇 | |
综合类 | 2609篇 |
农作物 | 2008篇 |
水产渔业 | 22篇 |
畜牧兽医 | 106篇 |
园艺 | 77篇 |
植物保护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88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317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410篇 |
2013年 | 343篇 |
2012年 | 479篇 |
2011年 | 447篇 |
2010年 | 364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茶叶的抑菌效果及指导日常饮茶。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3种茶叶对其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叶粗体液的抗菌效果与茶叶浓度呈正相关;3种茶叶的抑菌效果依次为茉莉花茶>铁观音>红茶(滇红);铁观音、茉莉花茶在提取时间为20 min时获得最大提取率,滇红在提取时间为50 min时,抑菌圈直径最大;铁观音分别再80℃和90℃有最大的抑菌效果,而茉莉花茶和滇红的抑菌效果都随提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粗提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效果大于革兰氏阴性细菌;铁观音在提取质量浓度为5 mg/m L,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80℃时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2.
研究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旨在为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打孔法测定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探讨温度、pH和紫外线照射对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壳寡糖,茶皂素没有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MIC为40 mg/mL。绿茶提取物茶多酚10~60℃时抑菌活性保持稳定,但经高温80~100℃处理后,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在p H 2时抑菌活性增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减弱;经紫外处理10~50 min后,抑菌活性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茶叶活性物质对梨火疫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活性,为其作为天然的农药防治梨火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做青温、湿度的控制对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综述了乌龙茶做青的空调选择、空调做青技术及其在采用空调做青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和稳定空调做青后乌龙茶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简要介绍了HACCP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应用于热灌装绿茶饮料的生产过程当中,从品管的角度分析产品的危害因素,确定了关键控制点。通过HACCP体系在热灌装绿茶饮料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热灌装绿茶饮料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全员素质。 相似文献
96.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茶叶浸渍在水中农药残留溶出含量的检测方法。在试验过程中,优化试验条件,建立前处理方法,并且评价方法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建立适合评价模型的检测方法。通过绘制溶出曲线,确定随着时间的延长,溶出量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泡茶过程中洗茶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步骤,有助于减少人们受到农药残留的危害。 相似文献
97.
福建乌龙茶种质离体保存研究Ⅱ 无菌系继代增殖与生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铁观音茶树成年茎段离体培养诱导的丛生芽作为研究材料,探讨无菌系的继代增殖和生根。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茶树成年茎段无菌系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1.0mg/L6-BA+0.2mg/LIAA+0.2mg/LGA3,培养基中附加8g/L琼脂糖,30g/L蔗糖,pH5.6。在此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茶树成年茎段平均增殖率为7.57,最高增殖率可达13。适合茶树成年茎段离体培养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3mg/LIBA+30g/L蔗糖+7g/L琼脂糖;研究还表明随着继代生长时间的延长,生根率提高,最早生根的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98.
1990~2015年四川省茶叶生产空间演变格局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四川省茶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推动茶产业发展,以1990—2015 年茶叶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川南、川西、川东北3 个主要产区。(2)四川省茶园面积重心迁移较小,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迁移。(3)四川茶园全局Moran’s I 指数在0.35~0.457,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呈现出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4)在局部上,H-H象限单元主要是地处乌蒙山区、邛崃山区、秦巴山区的最适宜区,L-L 象限单元大多属于川西北高原、川中丘陵区的不适宜区或低适宜区。2000 年以后,川东北产区集聚趋势的显著性降低,川南产区、川西产区始终保持着显著的聚集趋势。四川茶叶生产格局是以自然资源禀赋为主导的作物生理适宜性格局,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区域品牌、替代产业、扶持政策等因素成为四川茶叶生产空间演化的主要塑造力量。 相似文献
99.
生物炭对红壤茶园溶磷细菌数量数量及和土壤磷形态转化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施用生物炭对酸性红壤土壤磷转化和土壤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用茶园土进了8周的接种溶磷细菌的微缩土壤培养实验,设置了0%、1%、3%(重量比)3种添加生物炭处理。结果表明:接种后土壤溶磷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茶园溶磷细菌的数量,为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的10.5~15.25倍。此外,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Bray-P)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效磷、pH值、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的数量,并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关键词:生物炭;溶磷细菌;土壤有效磷;土壤碱性磷酸酶;红壤茶园 相似文献
100.
茶树以收获芽叶为主,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直接决定着茶树生长势和品质成分的形成。为研究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生理变化规律,以2 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茶树新梢不同成熟度叶片丙二醛(MD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各成熟度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简化茶树抗逆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的MDA、SA、SOD和Pro 由1 芽2 叶至老叶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老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度叶片;仅ABA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S 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3、4 叶达到峰值,老叶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MDA与SA、Pro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ABA与MDA、SOD、Pro、SA、CAT 存在中度到高度负相关。7 个茶树叶片抗逆性评价指标可简化为5 个,即MDA、ABA、SA、SS和CAT,可应用于茶树抗逆性的鉴定,提高种质材料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