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5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4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5篇 |
农学 | 477篇 |
基础科学 | 52篇 |
275篇 | |
综合类 | 1516篇 |
农作物 | 553篇 |
水产渔业 | 12篇 |
畜牧兽医 | 139篇 |
园艺 | 148篇 |
植物保护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63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206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转Bt基因棉中棉所30不同开花期棉铃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 Bt基因棉中棉所 30第 I期 (1 998年 7月2 5~ 2 6日开花 )棉铃花后 1 0 d的体积和单铃重分别较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增加 8.57%和 1 1 .88% ,表明其库强度较高 ;而第 II期 (8月 3~ 5日开花 )和第 III期 (8月 1 2~ 1 4日开花 )棉铃的早期 (铃龄 1 0 d前 )及各期棉铃的中后期 (铃龄 1 0 d后 )体积和单铃重均低于中棉所 1 6,并且其瘪子数随开花期推延快速增加 ,反映了该品种源器官供应能力的不足。中棉所 30棉铃纤维对同化产物的竞争力较强 ,每饱子纤维数、每饱子皮棉重、每铃皮棉重和衣分基本上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中棉所 1 6,而铃壳和种子的物质积累减少 ,铃壳比例、饱子数、饱子重和子指降低 ,瘪子数上升 相似文献
82.
播期对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发育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网袋法”(the mesh beg method)研究亚种间杂交稻 PE037×02428(PE)和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S63)在不同播期下的根系形态发育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在根系干物质累积、根系生理活性和穗粒性状上PE较S63具有杂种优势,但这些优势最终未能转化成产量优势,主要是因为PE籽粒充实度不高所致。播期对根系形态发育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不同:5/1O和5/4(月/日)播期有利于根系形态发育但根系生理活性较低,且后期衰退严重,其结实率和产量最低;而6/10和6/11播期有利于根系生理活性的提高,结实率和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生育后期PE根系氧化力和SOD活性下降百分率与20cm土层内的平均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933~0.972),而与产量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955~-0.999)。PE根系干物质累积优势对产量是一个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83.
棉花不同种植方式和新技术应用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播栽期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麦棉双增双扩,本文就当前棉花生产中几种栽植方式、新技术,分析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按当地气候资源来确定播(栽)期。 相似文献
84.
基于西湖龙井茶主栽品种(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开采期及气象资料,应用积温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别构建西湖龙井茶的积温预报模型和逐步回归预报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两个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集成,构建集合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积温预报模型、逐步回归预报模型、集成预报模型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的积温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3.6d和2.8d,2a试预报MAE分别为2.5d和1.0d;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的回代检验MAE分别为0.9d和1.4d,2a试预报MAE分别为1.6d和0.8d;集成预报模型的回代检验MAE分别为0.7d和1.1d,2a试预报MAE分别为1.3d和0.8d。3种预报模型对西湖龙井茶开采期预报均具有应用价值,集成预报模型较积温预报模型和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更理想,具有实际生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在论述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发利用该区饲草进行了探讨,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行林草结合、种养结合、粮草轮作和发展种草配套养鱼以及调制人工干草制品,是该区丘陵山地发展饲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基于标记的极半径极值红枣形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状是分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采用标记法对红枣形状进行了识别。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取红枣二值图像,通过边界追踪获取目标边界笛卡尔坐标,并将其转化为极坐标,对目标图像进行缩放旋转使均值圆成为基线,切割的4部分边界曲线能完整表达。对边界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极值点坐标,将其映射回被拟合曲线上,获取对应极值点坐标。若两极小极半径差值大于阈值,则红枣畸形;若两极大极半径附近区域极半径过渡平缓,判红枣为规整,否则为较规整。取53粒红枣进行检测,其中16粒畸形,17粒较规整,20粒规整。检测结果表明:畸形枣识别准确率达100%,较规整枣的识别准确率94%,规整枣识别准确率95%,可基本满足红枣分级系统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旋转式钵苗栽植机构多目标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方便快捷地得到旋转式钵苗栽植机构的最佳参数,提出了旋转式钵苗栽植机构作业时实现理想栽植应满足的条件,包括栽植嘴运动学特性(轨迹、姿态、速度)、挖出穴口的几何特性、栽植机构避免干涉和非圆齿轮的保凸性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以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11个子目标函数,并应用模糊理论,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满足理想栽植要求的参数,然后进行结构设计、虚拟仿真、试验台加工和模拟田间栽植试验,验证了该栽植机构的高立苗率和优化模型的正确性。该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克服了栽植机构传统参数设计时采用仿真软件进行试凑的缺点,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88.
太行红石榴喜光、耐旱、怕涝、怕寒冷,适宜在pH值在4.5~8.2之间的砾质或沙质壤土中栽植。文章介绍了石榴树的栽培养护技术,包括扦插育苗、移栽定植、幼树期管理、结果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89.
旨在探明不同播期对‘越光’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确立‘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的适宜播期,阐明‘越光’适期播种高产的生长发育特点。以‘越光’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2013年设T1(5月1日)、T2(5月11日)、T3(5月21日)、T4(5月31日)4个播期处理,6月27日移栽,2014年与2013年播期处理相同,6月30日移栽,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37天)产量最高,为6681.8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27天)产量次之,为 6533.2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0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40天)产量最高,为6866.4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30天)产量次之,为6647.4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年试验中均以5月21日播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最好,5月31日播种的次之,表现为分蘖集中、蘖位较低,一次大分蘖所占比例大,群体整齐,后期不早衰,抗倒伏能力强,灌浆成熟期延长,落黄好,产量高,品质好。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适宜秧龄为35天左右(6叶1心),10月1日前后成熟,全生育期127天左右;适当晚播是避免早衰、防止倒伏、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0.
Kenji Fujino 《Euphytica》2003,131(1):97-103
Rice is grown in diverse environments at latitudes ranging from 53°N to 40°S. In Japan, Hokkaido is the northernmost rice cultivation region(42–45°N latitude). Only extremely early maturing (heading) varieties that have extremely low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are adapted
to this area. Heading d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 in adaptation to this particular environment. Also, the efficient manipulation
of heading date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rice improvement.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basis for heading date among cultivars
grown in Hokkaido, the heading behaviour was analyzed. Clear segregations were observed. To estimate the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of the genes involved, the cultivars and F1 plants from crosses between the cultivars were grown under different daylength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enes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are photoperiod sensitive, suggesting 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orthernmost rice cultivation
regions in Japan, to which only cultivars with extremely low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are adapt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