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78篇 |
免费 | 840篇 |
国内免费 | 173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60篇 |
农学 | 1586篇 |
基础科学 | 1037篇 |
2386篇 | |
综合类 | 8537篇 |
农作物 | 1314篇 |
水产渔业 | 526篇 |
畜牧兽医 | 1748篇 |
园艺 | 665篇 |
植物保护 | 9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7篇 |
2023年 | 441篇 |
2022年 | 837篇 |
2021年 | 858篇 |
2020年 | 807篇 |
2019年 | 931篇 |
2018年 | 591篇 |
2017年 | 944篇 |
2016年 | 1131篇 |
2015年 | 937篇 |
2014年 | 1231篇 |
2013年 | 1061篇 |
2012年 | 1542篇 |
2011年 | 1469篇 |
2010年 | 1171篇 |
2009年 | 1104篇 |
2008年 | 865篇 |
2007年 | 927篇 |
2006年 | 700篇 |
2005年 | 568篇 |
2004年 | 358篇 |
2003年 | 346篇 |
2002年 | 224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青藏高原东缘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开展平地划破草皮和缓坡地划破草皮试验,研究了划破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干扰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7-8月,在此期间划破干扰对平地的改良效果均显著优于缓坡地;划破初期,划破干扰减小了平地与缓坡地划破沟内表层地下生物量,但经过4个月的生长季,划破改良显著增加了平地表层土壤地下生物量,而缓坡地表层土壤地下生物量反而较其对照区有所减小;划破处理可以有效增加平地各个土层有机碳含量,而对于缓坡地,反而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证实,平地划破草皮措施有利于生产力较低的高寒草甸草原禾草-嵩草草甸的综合改良,但划破草皮措施对以嵩草为优势种的缓坡地草甸草原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32.
利用便携式光合气体分析系统(LI-6400),从全球变化的角度分析华北山地阳坡灌草植被群落中5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光合特征对CO2浓度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净光合速率呈明显增大趋势,在华北山地阳坡灌草群落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的净光合速率对CO2的响应值降低,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条件下不利于其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33.
34.
微孔草的分布及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量样地法,对孔微草这一特种油料植物的群落结构、群落变异以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孔草干物质生产量占总量的比率,休闲地为9.16%、撩荒地为16.90%、油草地为15.32%、燕麦地为10.66%、青稞地为5.97%;群落系数相应为87.09%、87.91%、91.82%、95.65%、93.60%;优势度相应为9.60%、13.45%、11.99%、16.61%、7.13%。经主分 相似文献
35.
36.
37.
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5个时期;高羊茅开花的规律性很强,总穗轴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下进行,基部小穗最后开花;每个枝梗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其次是该枝梗基部小穗开花,然后向上进行,上部数第2个小穗最后开花;小穗则是基部小花最先开放,然后向上顺序开放。 相似文献
38.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选取盐地碱蓬(Suaeda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4种湿地植被土壤,分春、夏、秋3个季节对其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差别明显,但总体上均偏少,而且优势种类非常明显,以细菌为主,放线菌居中,真菌最少;不同微生物数量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除拂子茅湿地细菌群落外,其他各群落数量均为夏季高,春、秋低;湿地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分布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其中细菌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土壤中氮和磷(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最明显;真菌分布与氮的含量关系密切,但与磷素关系不大;放线菌分布与氮含量相关性小,与磷素呈负相关;微生物数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本区土壤微生物分布与植被类型、土壤盐分和养分关系密切,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39.
N-甲基D,L-天冬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试验以杜长大肥育猪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N 甲基D ,L 天冬氨酸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 50mg/kgN 甲基D ,L 天冬氨酸使肥育猪 ( 1 )日增重提高 9.31 % (P <0 .0 1 ) ,饲料转化率提高 7.1 6 % (P <0 .0 2 ) ;( 2 )胴体瘦肉率提高 6 .53% (P <0 .0 1 ) ,脂肪比率降低 1 1 .76 %(P <0 .0 1 ) ,背膘厚降低 1 9.72 % (P <0 .0 1 ) ,眼肌面积提高 2 1 .0 1 % (P <0 .0 4 ) ;( 3)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半膜肌重量分别增加 1 1 .3% (P <0 .0 1 )、1 0 .0 9% (P <0 .0 1 )和 1 4 .4 4% (P <0 .0 1 )。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