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7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林业   451篇
农学   770篇
基础科学   80篇
  375篇
综合类   2977篇
农作物   725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380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51.
以辽西地区26个野杏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变异性分析、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2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特点,以期为野杏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9个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25个野杏无性系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3%,其中2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小枝长度变异系数最大,达64%,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4%、21%和18%,表明野杏无性系数量性状变异程度丰富,选择潜力较大。野杏无性系果实性状重复力普遍偏高,核仁主要性状重复力次之,树体主要数量性状重复力较二者偏低,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果核仁性状的重复力除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和仁厚分别为0.634、0.756和0.624外,其它指标皆在0.909以上,其中仁长重复力最高,达0.97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3.50%,能够反映野杏无性系数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野杏果核仁等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52.
通过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播量75、100、125g/盘产量水平较高,但综合机械插秧和大棚利用率两方面,100~125g/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4个番荔枝品种的植物学特性及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性状,结果表明:AP番荔枝植株生长健壮,果皮表面平滑、鳞目连成一片,果肉风味香甜、微酸可口,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较高,且种子少、可食率高,是一个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番荔枝品种.  相似文献   
54.
红豆树老林分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豆树群落乔木层物种种类相对较少,红豆树、榕冬青、青冈栎、苦槠4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四者是红豆树群落的主要共建种;木荷、朴树、樟树、米槠、广东润楠、南岭黄檀6个树种的重要值分别为4.0、6.1、6.1、3.2、3.1、3.0,在红豆树群落中的生态环境资源的竞争能力相差不大。红豆树在群落中处于乔木上层,为林中霸王木,具有较显著的相对优势度,成林后对光照条件的竞争具有绝对优势。红豆树群落乔木层的垂直层次结构中,上层木为红豆树和米槠,中层木为榕冬青和青冈栎,苦槠、木荷、朴树、樟树、广东润楠、南岭黄檀为下层木。红豆树在群落中的水平层次地位最高,榕冬青、青冈栎、米槠次之。乔木层中处于上层地位的4个树种在灌木层中,其幼树的重要值仍然位居前列,红豆树、青冈栎、苦槠、榕冬青的重要值分别为7.94、5.94、2.57、2.48。可见红豆树群落的自然演替趋势仍然以红豆树、青冈栎、榕冬青、苦槠为主要共生结构,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替。  相似文献   
55.
大叶紫薇的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大叶紫薇的形态特征,观赏特点,开花习性与营养生长、品种、光照、修剪的关系,着重从修剪时间、修剪强度及修剪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修剪技术要点,提高大叶紫薇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6.
生物炭添加对矿区压实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黄土高原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物炭作为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中应用广泛,但在有关矿区压实土壤改良的研究中不够深入。为此,该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的生物炭在不同添加量下对矿区排土场压实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4种粒径(>1~2、>0.25~1、0.10~0.25、<0.10 mm)与4种添加量(0、4、8、16 g/kg)的生物炭,设计5种压实条件(容重分别为1.3、1.4、1.5、1.6、1.7 g/cm3),并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60以上,标准差均小于0.015,说明VG模型适用于拟合添加生物炭后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分布明显改变,形成了大量大孔隙和中孔隙,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在低容重(1.3、1.4 g/cm3)条件下,生物炭粒径越大(0.25~2 mm)添加量越高(8、16 g/kg),土壤持水、保水效果越明显;在高容重(1.5、1.6、1.7 g/cm3)条件下,小粒径(<0.25 mm)和较低的生物炭添加量(4、8 g/kg)则表现出较好的持水能力。对于不同压实条件的排土场土壤,有针对性地施用生物炭,将有效提高土壤持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中植物的有效利用水分。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58.
山苍子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晴天适宜条件下,使用LI-6400 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连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山苍子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并且3 a生山苍子的光合速率高于2 a生的,1 a生的最低。且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9.
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中期,草坪草的光合色素Chla,Chlb,Car变化不大;胁迫后期,除盆景2000(Bonsai2000)上升外,其他3个品种(Award,Starlet,Accent)均下降,说明草坪草具有一定的抗旱适应能力。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m,Fv/Fo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草坪草,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坪草叶片Car和Chla的含量变化对荧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农膜残留对大豆光生理特征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产量,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农膜碎片化程度高、回收难度大、降解周期长,使得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着作物生长、土壤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尽管农膜残留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种类(可降解或不可降解)及残留累积量对作物光生理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试验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普通聚乙烯(PE)和生物降解(BP)两种农膜(残片大小为0.5~2 cm),研究不同农膜残留累积量(土壤重量的0、0.1%、0.5%、1.0%)下大豆花期及初荚期叶片光合作用光、CO_2响应曲线特征及花期、收获期的植株生物量,探讨塑料类型及残留量对大豆光生理特征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PE残留导致大豆叶片光补偿点在花期降低23.96%,而初荚期升高51.38%,说明PE残留导致大豆叶片弱光利用能力在花期提升,但在初荚期被抑制。在初荚期,BP残留使光补偿点降低54.82%,且光饱合点升高58.12%,从而提高了叶片强光适应能力,增大了叶片光能利用范围。同时, PE和BP添加使暗呼吸速率分别增长30.56%和22.28%,从而导致干物质消耗增加。土壤中PE、BP残留量的增加,最大光合力分别降低36.49%和23.56%,表明大豆叶片CO_2利用能力减弱; CO_2补偿点分别降低67.96%和38.91%,从而提高了叶片低浓度CO_2的利用能力,并降低光呼吸速率,从而减少了干物质的消耗。此外,不同农膜及残留量处理下,仅在花期0.1%与0.5%残留量的BP处理中,地下生物量随农膜残留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其他各处理间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明显变化。光响应及CO_2响应曲线各拟合参数与生物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期PE处理下,地上生物量与光补偿点呈显著负相关,而光呼吸速率、CO_2补偿点、初始羧化效率与生物量(地上+地下)的积累有较强相关性。因此,PE农膜残留量增加提高了大豆花期叶片对于弱光的利用能力而减弱初荚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BP农膜残留量增加则会增强初荚期叶片对弱光的利用,也对大豆叶片适应强光的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