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9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944篇
林业   1130篇
农学   1008篇
基础科学   1093篇
  1949篇
综合类   5505篇
农作物   879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1041篇
园艺   348篇
植物保护   45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732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715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蒙古东部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通辽市丰田灌溉试验站3年野外实测试验,对该地区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年份玉米拔节期与抽雄期耗水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耗水强度依次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苗期,各生育阶段日耗水强度介于0.79~6.50 mm·d~(-1)之间;玉米干旱年份苗期、拔节期水分胁迫处理减产率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抽雄期水分胁迫造成的减产量最大,多年平均达10%以上。干旱年份随着玉米耗水量的增加,产量持续增加,而水分生产率先升后降,合理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干旱年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数学模型与动态规划,提出了干旱年份玉米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非充分优化灌溉制度,干旱年份应首先保证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各灌水1次的要求,每次灌水约600 m3·hm-2。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临沂市常见的水生植物的名称,科属、观赏特征、生长区域、生态习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分析水生植物在临沂市应用存在的问题,根据水生植物的特点提出它在园林应用中的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23.
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热带作物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施肥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热点,而热带作物产业是我国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产业。通过对精准施肥技术概念和研究现状的阐述,提出在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中精准施肥技术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无变量施肥设备的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24.
广州地区姜目切花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2007年,在广州地区示范推广10个姜目切花新品种,制定了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实施种苗快速繁育.通过示范带动及采用有效的技术服务措施,推广应用174.3 hm<'2>,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出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雨树在广州南沙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雨树在南沙地区的引种栽植及其6年中生长发育情况表现,对其在南沙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因南沙每年出现低温寒潮,雨树在南沙地区的生长是以每年重发新枝的形式进行。每年春季的萌芽发生在前一年未受到伤害的枝条上,以此增加生长量;株形明显比新加坡当地种植的差,甚至成为长不大的苗木,很难体现雨树的“速生”特点,不能形成理想树冠。为此,雨树在广州地区引种、推广和应用,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26.
对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或省级区试是品种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但品种区域试验也有其不足之处:干扰了试验的准确度,影响了品种审定的公正性并减小对生产的保证系数,影响了品种的推广力度。而引进国外的品种登记制度是改进目前这一现象的可行方法,同时应该加强品种在生产应用上的管理。  相似文献   
27.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 Sequence Tags,以下简称为EST)是指表达基因一端或两端的部分DNA序列,能代表着某个表达基因的一段序列信息,平均长度为300~500 bp。EST是大规模获取基因功能的一种最为快捷、有效的研究手段,为寻找新基因、绘制遗传图谱、研究基因差异表达和比较基因组学及DNA芯片的制备等提供了大量的序列信息。综述了EST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风沙土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风沙土上,施用钾肥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K2O 75kg/hm2,相对增产值为23.6%,化肥利用率达31.7%,千粒重和穗粒数最高,为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29.
为探索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体系氮肥减量增效潜力,构建适宜的作物养分管理体系,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减氮并配施不同肥料对麦玉复种体系作物生长状况、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作物产量以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施氮(225 kg·hm-2,N100);减氮20%(180 kg·hm-2 ,N80);减氮配施生物炭(180 kg·hm-2,生物炭22 500 kg·hm-2,N80+BC);减氮配施缓释肥(180 kg·hm-2,尿素∶缓释肥=1∶1,N80+S);减氮配施微生物菌肥(180 kg·hm-2,微生物菌肥3 600 kg·hm-2 ,N80+BF)。结果表明:减氮及其配施不同肥料对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后株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没有显著影响;而N80+BF促进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N80+BC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且较N8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8.3%和20.1%;减氮下三种配施处理均能提高夏玉米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且以N80+BC处理表现最佳,较N100分别显著提高43.3%和29.0%,较N80分别显著提高45.8%和8.3% ;N80+BC和N80+BF还能显著提高夏玉米氮肥表观表观回收率,二者较N100显著增加18.1%和10.7% ,较N80处理显著增加26.9%和19.0%。与N80相比,N80+BF有效提高了冬小麦扬花期和成熟期分蘖数、茎蘖成穗率以及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穗数和产量,增幅分别为13.7%和16.2%。减氮下3种配施处理均能提高冬小麦氮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其中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N80+BF处理表现最佳,较N100分别显著提高了31.2%和28.4%,较N80分别显著提高了33.7%和16.2%,氮素利用率在N80+S处理表现最佳。综上所述,减氮及其配施处理中,180 kg·hm-2配施生物炭(22 500 kg·hm-2)和180 kg·hm-2配施微生物菌肥(3 600 kg·hm-2)更有利于作物生长,促进氮素积累与分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实现关中地区麦玉复种体系氮肥管理的“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30.
于2019年5—10月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青薯9号和燕麦燕科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马铃薯燕麦间作,分别记为IP、JP),4种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的裂区试验,测定马铃薯叶片CAT、POD活性,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马铃薯CAT、POD活性均显著高于N0处理(P<0.05),成熟期,JP在N3水平下CAT、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较N0处理分别增高14.0%、22.5%、19.6%,N2水平下MDA及脯氨酸含量较N0处理分别降低2.1%、56.8%,现蕾期至块茎膨大期,JP的生理特性优于IP;间作和适宜的施氮量有益于马铃薯品质提高,N1、N2、N3较N0处理,IP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15.9%、23.8%、12.3%,JP分别增加11.4%、45.6%、17.1%,IP支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3.2%、16.7%、22.8%,JP分别增加27.8%、64.6%、1.1%;可溶性糖含量在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量为N2时最高,IP、JP较N0分别增加3.0%、8.9%,且JP显著高于IP(P<0.05)。由通径分析中剩余因子e=(1-R21/2可知,马铃薯生理指标对支链淀粉形成的影响最大,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最小,剩余因子分别为0.750、0.401。叶绿素对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形成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8、0.767,可通过叶绿素含量反映出块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马铃薯燕麦间作复合系统优化了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从而达到改善品质的目标,在生产中建议的施氮量为150 kg·hm-2(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