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054篇
基础科学   4篇
  512篇
综合类   1222篇
农作物   5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8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菌离体叶片检验法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检验法需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75~100μL/mL的苯丙咪唑,以保持鉴定叶片非感染部位叶色为绿色;鉴定期间培养温度以25~30℃为宜;接种用菌液浓度不低于3×105CFU/mL;当菌液浓度较高时,潜育期的变化对温度不敏感,为5~6 d;当菌液浓度与温度同时降低时,则潜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解析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胡卢巴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胡卢巴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紫花苜蓿、扁蓿豆和黄花苜蓿有较广遗传基础,胡卢巴种质材料相对于紫花苜蓿种质材料与黄花苜蓿的亲缘关系更近。苜蓿属和胡卢巴属亲缘关系研究有利于对一些存在争议的中间过渡类型进行分类,但在对中间过渡类型分类时应找一个合适的"度",以鉴定存在争议的中间过渡类型属于胡卢巴属还是苜蓿属。[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一些植物材料中间过渡类型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K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Roo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in Relation to the Yield Formation of Ric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oot system is a vital part of plant and regulates many aspects of shoot growth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views how some traits of roo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ar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grai...  相似文献   
995.
从粳稻品种‘中花11’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矮秆多分蘖突变体,突变体表现出植株矮化、分蘖力强 、穗长变短、叶片变窄及结实率降低等一系列突变表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矮秆多分蘖突变体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因其与突变体htd1具有相类似的表型,故将该基因命名为htd2。利用籼粳杂交F2群体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短臂上SSR标记 RM6038和RM5444之间,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4和2.1 cM,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大约为400 kb。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离和筛选苜蓿内生放线菌,为进一步筛选拮抗菌株打下基础。[方法]从健康苜蓿组织中分离得到3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皿内对峙培养。[结果]MX2及其发酵滤液对11种靶标菌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特别对番茄灰霉、西瓜枯萎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X3的发酵滤液对小麦纹枯病的抑菌作用较强,但是平板对峙培养中MX3没有此作用。[结论]MX2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997.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调查煤田开发对流域居民收入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流域内主要植被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探讨陕北特大型煤田开发基地的生态恢复模式,为煤田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表明,煤田开发明显改变了流域内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数量,工农收入比由1.4∶1(1993年)变为26.5∶1(2007年),人均收入由830.0元增加为9 340.0元,增加了约10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流域农民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认知度,高达95%的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持肯定态度;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种植业用地显著下降,由原来的31.3%下降为21.5%,而畜牧业用地(包括荒草地)从39.6%增加为52.4%,原因是煤田开发让大部分劳动力投入到煤矿生产中,部分耕地特别是坡耕地荒废,成为荒草地。流域内小叶杨人工乔木林85%以上林木生长老化、衰败,树高平均仅4~6 m,形成典型的低效、低产林,林地土壤水分亏损严重,0~50 cm土层含水量仅有3.85%;流域10年生人工柠条灌木林郁闭度只有0.2,并且深层土壤水分被过渡利用,200~600 cm层次平均含水量仅有4.1%;10年生人工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也较显著,但程度明显低于人工柠条林地,且紫花苜蓿的存在促进了天然草本群落的演替。研究认为,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进行有效的草本植被恢复,建立以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灌结合、具有高效生态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流域次生地带性植被自然生长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流域有效的植被恢复模式。因此,保证流域形成具有一定郁闭度的优质放牧草原群落,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流域经济可以顺利地由资源消耗型经济转为以放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循环经济,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水稻机械栽插长秧龄壮秧培育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襄樊地区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主要障碍因素如秧龄长、秧体大等进行了营养土合理配比、后期科学化控等方面的探索,有效解决了长秧龄、秧苗素质差、死苗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短小芽孢杆菌转座突变株的GFP标记及在水稻上的定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GFP标记的短小芽孢杆菌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规律,为其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短小芽孢杆菌GFP标记的转座突变株库中筛选强表达GFP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用作水稻植株的定殖示踪。【结果】采用荧光酶标仪、流式细胞术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1 467株Tn5-egfp随机插入突变株的GFP表达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获得8株荧光表达较强的突变株,并对突变株作了T-DNA插入拷贝数鉴定。在开放和封闭系统中,标记菌在水稻幼苗根际土壤中均可以存活15 d以上,且前者标记菌的数量下降相对更慢。【结论】短小芽孢杆菌在根毛区及侧根分生处的数量最多,并在根表面形成菌膜。该菌可通过水稻幼苗根部的伤口或幼嫩根毛等部位侵入根系,主要分布在皮层细胞及其间隙,在植物的维管束内亦可观察到荧光标记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水稻幼苗根际土壤中有着良好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高温影响水稻剑叶的生理生化机制,给防御水稻高温危害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天优998为材料,盆栽条件下用人工气候箱分别对处于抽穗期和乳熟期的水稻进行连续5d的高温处理,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2℃、35℃、38℃、40℃和42℃,日较差为6℃,以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水稻为对照。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水稻剑叶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了变化。随着日最高温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离子渗透率上升。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而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大。除可溶性糖之外,不同高温处理后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生理生化指标与水稻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均较好。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受38℃影响后显著受损,日最高温度为35℃时产量和品质已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