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林业   322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237篇
  610篇
综合类   1549篇
农作物   19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景观影响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遍地开花的采石场严重影响深圳城市景观 ,应用专家打分及综合评判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的景观影响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缺口景观影响度的主要因子为交通因子、可视面积因子和视距因子 ,其中交通因子是主导因子 ,并计算出不同因子任意组合时的景观影响度 ,为裸露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田间低矿化水灌溉的土壤盐碱化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田间低矿化水灌溉的土壤盐碱化生态过程,结 果表明: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带入土体中的NaHCO3增多,从而引起土壤pH,全盐,HCO3-,ESP及SAR逐渐升高.因灌溉水是以NaHCO3 为其主要成分,除Na+、HCO3-增多外,其余Ca2+、Mg2+、Cl-、SO4 2-总量变化不大.小麦采用畦灌的灌水量比玉米的埯灌大得多,带入的盐碱物质相应 增多,造成盐碱化的速度快于玉米田.在田间条件下,盐化和碱化的安全灌溉水矿化度分别 为2.5g/L和1.5g/L.  相似文献   
93.
运用陇西黄土高原6个农业气象基本观测站土壤湿度资料(1982~2000年),分析了该地域土壤水分构成特征及0~200cm土壤水分运行、变化规律,拟合了100cm土层内土壤贮水及水分累积耗散曲线,分季节评述了区域内各地水分有效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94.
贵州省岩溶地区坡度与土地石漠化空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喀斯特石漠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远小于水土流失的速率而造成的土地生产力的退化过程.坡度起伏决定着地表现代侵蚀作用的强弱,影响着水土流失的强度;坡度越大,地表物质的不稳定性就越强,土壤越容易遭受侵蚀而变薄.在前期工作中,构筑了贵州省岩溶地区1∶500 000坡度分级图和石漠化分布图,对岩溶地区坡度图和石漠化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坡度与石漠化形成的相关关系.贵州省岩溶地区坡度主要集中于10°~25°之间,不同程度石漠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25°的坡地区;在坡度>18°的地区,石漠化的发生率基本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强度石漠化的表现尤为明显;<18°的坡地区石漠化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95.
泥石流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伟  任光明  左三胜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38-139,171
泥石流沟谷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系统,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了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划分的主要关联因子,并且运用了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隶属度,对泥石流沟谷危险程度进行了判别,其评价结果显示了模糊评判法具有较高的判别准确度,为进行有效的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模糊物元模型在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与排序。该模型被应用到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根据番茄生物学特性、发育阶段有效积温恒定的原理和多年的栽培经验,对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的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其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播种期、幼苗期、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初期、果实采收盛期和果实采收末期.将不同播期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的平均值确定为建模过程中的参数Ai自幼苗期至果实采收末期分别为710.5、110.5、152.3、302.9、245.6、2156.7、200.5度日.确定了发育阶段有效积温参数后,建立了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的发育动态模拟模型,系统的预测番茄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8.
草地覆盖坡面流水动力参数的室内降雨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两种典型黄土的坡面流水力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室内人工降雨试验。以草地盖度为主要影响因子,土壤质地和雨强为辅助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盖度下,随雨强逐渐增大,流量和流速也随之增加;当盖度增加时,流量和流速随之减小。流速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当雨强增大时,流速曲线整体抬高;当覆盖度逐渐增大,流速曲线整体降低。平均水深随流速增大而减小;同一雨强下,盖度增加时氟汝德数Fr随之增加,雷诺数Re降低,而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及曼宁粗糙系数n均大致呈增加趋势;对同一盖度,雨强增加Fr随之减小,Re逐渐增加,同时f和n均随之减小。因此草地覆盖度增加将改善坡面流水力性质,总体上减小了坡面流速,增加了阻力和粗糙度。  相似文献   
99.
以流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水量平衡与估算法相结合的参考蒸散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长江流域九个区域的不同水平年的土壤水分动态、植被耗水量、水分亏缺量及植被旱度。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旱度较大,特别是偏枯年。不同区域四季干旱规律、干旱程度不同,各有特点。长江流域的水量平衡中水分蒸散是主要的输出形式。因蒸散力较大,所以植被旱度较大,植被恢复要充分考虑其水分条件,选择合适条件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0.
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的植被种群和覆盖度的调查,以及1989年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景观格局的解译,运用时间动态度和Ripley's K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0年,研究区内人为垦地幅度较大,农田面积增加,而天然植被区域被垦地利用或破坏,造成植被面积减少,总的覆盖度降低,同时沙化面积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