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8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褐飞虱是我国和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国内在褐飞虱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4年~2009年褐飞虱研究的核心期刊载文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分析论文数量、发表年份、研究主题、期刊分布、作者单位、资助项目、署名作者等,旨在多角度展示我国褐飞虱研究现状,为我国褐飞虱的系统深入研究及褐飞虱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褐稻虱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ⅡPC),研究了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1 gDW·100mL-1)中,大多数对褐稻虱种群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和综合干扰控制作用.其中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etr.et Widd)、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达90%以上;薇苷菊(Mikannia micrantha H.B)、飞机草、苍耳等14种植物乙醇抽提物1 gDW·100mL-1对褐稻虱的综合ⅡPC小于0.1,表明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同时部分植物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如薇苷菊、马樱丹(Lantana camaraL.)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1~2龄若虫的ⅡPC达到0.32~0.45,薇苷菊、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lyla S.T.Blakely)、飞机草对3~5龄若虫的ⅡPC分别为0.40~0.50,即对褐稻虱1~2、3~5龄若虫分别具有55%~68%和50%~60%的毒杀效果.这些植物乙醇提取物可作为组建水稻植物保护剂的成分.  相似文献   
93.
褐稻虱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把褐稻虱种群按其生长发育顺序划分为卵(E)、1-2龄若虫(S)、3-4龄若虫(L)和成虫(A)4个阶段,把各阶段的作因子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状态(staltes),在稻田调查中分别记录其单位面积的数量。通过换算,计算卵、1-2龄若虫和3-5龄若虫的存活率(Sg,Ss,Sl)及各作用因子相对应的存活率(S1,S2,S3,S4,S5,S6),同时通过实验种群的产卵量(FPfP),成虫逐日产卵概率(Pn)和自然种群成虫逐日存活率(AAa)组成的下代卵量概率,∑Pfl(SAa)′组成褐稻虱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各个组分,如果包含成虫迁移后的居留率St,则根据生命表组分建立的种群趋势数字模型(Morris-Watt种群数学模型^[7,10,11])可扩充为:I=SESSSLFPFP♂St∑Pfl(SAa)协′I=S1S2S3S4S5S6FPFP♀St∑Pfl(SAa)′。  相似文献   
94.
我国褐飞虱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综述了 1 979年以来我国在影响褐飞虱大发生的生态因素 (温度、水稻品种和异常气候 )、褐飞虱的翅型分化、生物型、抗药性监测及再猖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Methamidophos resistance of brown planthopper(BPH), Nilaparvata lugens was selected in laboratory for 19 generations (F1 to F19).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in BPH was approximatively shaped as the letter “S“ : resistance change was small before the fifth generation and after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 was sharp between the fifth and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Esteras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esterase activity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activitie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The esterase activities of insecticide-sensitive population S, field population F0, its selective generations Fs, F10 and F15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ratios of these generations, and the coefficient was 0.9899. Mixed-function oxidases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lso might play some roles in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but the big chang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o detoxifying enzymes both took place before the tenth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6.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了对甲胺磷具有极高水平抗性的抗性品系(抗性倍数198.63)。利用该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都明显地倾向于抗性品系,表明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有利于本地抗性的发展。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与敏感品系和田间种群相比,抗性品系及其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子代的生物适合度都有显著下降,表明抗性品系及其杂交子代种群增长具有很大的不利性,从而减少了抗性虫源数量,有利于本地敏感性的回复。从褐飞虱迁飞、杂交子代抗药性及生物适合度变化的角度,讨论了迁飞扩散对褐飞虱的甲胺磷抗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和补偿作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在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17个菌株分为7个致病型(Ⅰ~Ⅶ),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7个品种(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明确了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3号(Xa-3)、IR1545-339(xa-5)、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抗性的HPLC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对褐飞虱2种生物型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2类水稻品种中的13个次生化合物色谱峰的差异,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水稻品种对褐飞虱2种生物型的抗性级别与这些次生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被测的13个组分中,峰1、峰2、峰8、峰12是影响水稻对褐飞虱生物型Ⅱ抗性水平的主要抗原次生化合物;峰3、峰4、峰5、峰9、峰11、峰12则是水稻抗褐飞虱孟加拉型的主要抗原次生化合物.提出了以抗原次生物质为标记的快速分析、鉴定、预测水稻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抗性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
100.
分离、鉴定与培养了一种自然侵染褐飞虱的病原真菌,为褐飞虱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病原真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鉴定该菌种为桔形被毛孢(Hirsutella citriformis Speare)。该菌是中国的新记录种。该菌孢梗束从被感染的寄主各部分伸出,长7 mm,直径83.2~156.0μm。瓶梗基部椭圆形,(5.2~7.8)μm×(2.6~5.2)μm,向上突然变细呈长管状,(28.6~32.5)μm×(0.7~0.9)μm;分生孢子,无隔,纺锤形,(6.5~5.2)μm×(1.3~2.6)μm。在室内进行的温度和光周期对该菌生长的影响表明,该菌在1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全明和全暗两种光周期对菌落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