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4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7篇 |
农学 | 110篇 |
基础科学 | 194篇 |
209篇 | |
综合类 | 504篇 |
农作物 | 56篇 |
水产渔业 | 45篇 |
畜牧兽医 | 144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石蒜属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其鳞茎中含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凝集素等多种化学成分。从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其提取分离、检测方法等方面,对石蒜属植物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进展和一些重要结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今后应该加强石蒜属植物药用成分的积累与环境、生长发育、栽培技术的关系及综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采用石油醚(30 ̄60℃)、石油醚(60 ̄90℃)、乙醇、丙酮和水等5种溶剂对采自6月份的黄花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然后用柱层析进行分离检查,并进一步用分离得到的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黄花蒿根、茎、叶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普遍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叶的丙酮提取物杀螨活性最高,在48h内(5mg/ml)的杀螨校正死亡率达到98.95%。在分离的13个大的组分中,第11和12组分活性较高,48h,5mg/ml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30%,和99.29%。用这两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它们的LC50分别为0.3683、0.1586mg/ml。 相似文献
996.
997.
Digestive strategies of small hindgut fermente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 SAKAGUCHI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03,74(5):327-337
Small mammalian herbivores have a limitation in their supply system of nutrients to their energy and protein demands because they need much more energy and protein per unit body mass than larger herbivorous animals. Therefore, small herbivores need to have characteristic strategies in their digestive system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heir small body mass compared with larger animals. Although small herbivorous mammals commonly have an enlarged cecum, the pattern of flow and mixing of digesta in the large intestine varies among them. Distinct separation of the larger fiber particles from smaller and liquid contents which are retained in the cecum can be recognized in some species. Coprophagy, practiced by many small herbivores, has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providing a source of vitamins, amino acids, and other nutrients which are excreted with feces. Among coprophagous mammals, several species produce two types of feces: soft feces, which are eaten; and hard, which are not eaten. Soft feces contain more water than hard feces and dry matter includes more protein and less fiber. Coprophagic behavior must be supported by the colonic separation mechanism, which operates retrograde transport of fluid and fine particle digesta or bacteria trapped in the mucus, resulting in high density bacteria in the cecum contents, which is successively consumed as cecotroph. These mechanisms must be necessary for small herbivores to survive on the feed in their habitat.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碱性沉淀分离法提取发酵液中多粘菌素E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沉淀结晶过程pH、温度、结晶速率、晶种量及加入时间、保护剂浓度等工艺参数对结晶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在最佳结晶条件为pH11.5~12.0、15 ~ 20℃、静置0.5~1 h时,最高收率达到95%以上,脱色后干粉各项指标达到CP和EP标准,进一步通过中试试验对各个参数进行检验以及校正,得到了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硫酸粘杆菌素E分离工艺.该方法与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树脂提取法相比,成品质量及收率明显提高,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环保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99.
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条件下,利用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CSP)对三唑醇4个对映异构体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组成和柱温对三唑醇对映体的色谱保留及分离的影响。同时,利用热力学方法对三唑醇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色谱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以甲醇-水(70∶ 3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15 ℃,或在以乙腈-水(30∶ 7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45 ℃的条件下,三唑醇对映体可以得到较好分离。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油莎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块茎(果)与土壤草团(杂质)分离不彻底导致收获损失率与含杂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层滚筒筛式果杂分离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该装置的主要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建立了分离装置-收获物料互作的EDEM-MBD耦合仿真模型,以双层滚筒筛转速、分离螺旋输送器转速、柔性齿段长度为试验因素,以块茎分离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指标,依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开展三因素三水平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建立了分离率、含杂率与各显著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参数寻优,结果表明:当双层滚筒筛转速为24.9 r/min、分离螺旋输送器转速为148.5 r/min、柔性齿段长度为1 277.8 mm时,分离率最大,为96.23%,含杂率最小,为25.55%。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果杂分离装置平均分离率为93.19%,平均含杂率为26.65%,与回归模型寻优结果基本一致;果杂分离装置与清选装置联合使用时,分离率增加1.05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9.97个百分点,可满足油莎豆收获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