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江西修水退化石灰岩红壤区四种人工林在高温干旱季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变异性。枫香纯林土壤水分的结构方差比为0·551,梾木×香椿混交林为0·730均介于0·25~0·75之间,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青桐×桤木混交林的为0·841,香椿纯林的为0·934,均大于0·7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2)梾木×香椿、青桐×桤木混交林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空间变异程度比枫香纯林、香椿纯林低混交林土壤水分的分布更均匀。(3)0~10cm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程度较1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大,即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不同母岩发育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代谢特征及驱动因子不明确的科学问题,以石灰岩和碎屑岩两种母岩发育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8O-H2O标记测定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呼吸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利用效率(CUE)以及微生物周转时间,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矿物保护特性和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明确岩性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代谢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石灰岩发育土壤的pH和0.05mm~0.002 mm粒径含量高于碎屑岩发育土壤,而有机碳(SOC)、全氮(TN)、可溶性碳(DOC)、C:P和N:P却低于碎屑岩发育土壤(P<0.05);石灰岩发育土壤交换性钙镁((Ca+Mg))和游离态铁铝((Fe+Al)d)含量高于比碎屑岩发育土壤,但非晶态铁铝((Fe+Al)o)含量则低于碎屑岩发育土壤;石灰岩发育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碎屑岩发育土壤(P<0.05);石灰岩发育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高于碎屑岩发育土壤,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真菌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比(G+:G-)则显著低于碎屑岩发育土壤(P < 0.05);石灰岩发育土壤微生物生长速率和周转速率显著高于碎屑岩发育土壤(P < 0.05),但微生物呼吸速率和CUE在两种土壤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生长速率和微生物周转速率均与土壤pH、(Ca+Mg):(Fe+Al)o、(Ca+Mg):SOC、(Fe+Al)d:SOC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DOC、铁铝结合态有机碳、酶活性、MBC:MBN、F:B和G+:G-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此外,土壤CUE与MBC和MBC:MBN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微生物呼吸速率仅与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种岩石发育的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代谢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控制,这一研究结果为解释不同母岩发育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石灰岩山区的野生连翘灌丛为对象,研究了立地条件对单株结果的影响。按单株结果量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组,确定了药用连翘林的适生范围,提出了分类经营意见.  相似文献   
54.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具重要的地位,其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文化遗产价值更是弥足珍贵.越南的喀斯特地区正好是当中的写照,区内观光景点林立,亦有不少世界遗产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全球中心及多个具有国际保育重要价值的地点.尽管喀斯特生态系统在越南的保护区系统内占一定数量,可是一连串活动如采矿、土地开垦、基建发展,都对水文或栖息地做成严重干扰;另外野生动物的偷猎及非法砍伐等各种消耗森林资源的活动,都日益威胁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因此,喀斯特地区已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的重点保育对象.下文将会略谈越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现正面临的威胁,继而介绍现时FFI在四个主题领域上利用的若干保育手法:(1)景观地貌层面上的管理;(2)社区参与保育;(3)生态旅游及保育关系(4)从文化着手的保育方法.  相似文献   
55.
张雁泉  张红霞  莫福燕  王万海  韦明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42-11343,11346
通过对金线莲在喀斯特林下石灰岩上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和探究,并对金线莲在喀斯特林下石灰岩上的人工种植的技术进行总结,发现喀斯特林下种植金线莲技术有利于提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的快速繁育,同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加快石漠化治理,让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56.
弓运泽  周大迈  任仕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63-17965,17969
[目的]对太行山石灰岩区主要植被群落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进行立地条件改善以及科学的选育石灰岩地区恢复山场的植被奠定基础。[方法]对河北省满城县北水峪大青山流域内经过治理的试验区和封禁区不同植被群落和未经治理的荒坡地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和综合评分法得出治理区、禁封区和未治理荒坡的差异性,并对治理区和封禁区植被群落模式进行比较,选出石灰岩区的优势乔灌草种。[结果]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治理区和封禁区土壤养分含量和物理性质优于未经治理的荒坡,其中在治理区内柿树林土壤养分含量和物理性质优于侧柏林;治理区和封禁区土壤持水性能和枯落物性质比未治理的荒坡有明显改善,其中封禁区灌草丛土壤持水性能和枯落物性质最优,其次是治理区的侧柏林和柿树林;治理区和封禁区内植被群落的生物量和覆盖率高于未经治理的荒坡,其中封禁区的灌草丛生物量和覆盖率高于草丛,治理区柿树林高于侧柏林;在乔灌草种的选择上,主要通过综合评分法得出了优势种。[结论]治理区和禁封区在土壤养分和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和枯落物性质以及植被生物量、郁闭度、盖度等方面都优于未经治理的荒坡地,且当地乔灌草种的选择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57.
针对河北省太行山石灰岩退化山场进行研究,通过对山场典型样点20年基本数据的搜集调查,对试验区在理想状态下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预测,最后确立该地区净第一性植被生产力为6.75t/(hm2·a)干物质。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经营、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生物的生存条件恶化,生物量明显降低。石灰岩区未开发地为3.29 t/hm2干物质。通过在石灰岩区修造梯田等措施,人工加速岩石的风化成土速率,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使生物的生存条件得到优化,石灰岩区生物承载力由3.62个羊单位提升到了7.36个羊单位和12.78个羊单位,生物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8.
黄文庆  万福绪  蒋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65-2666,2705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石灰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徐州市铜山县吕梁林场小黑山为研究区,选取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CHL)、侧柏青桐混交林(CQ)、侧柏枫香混交林(CF)、侧柏纯林(C)、侧柏女贞混交林(CN)5种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①5种造林模式都显著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为明显.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效果差,其他4种模式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③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的改良效果较好;侧柏纯林对土壤全氮的改良效果较好;改良全钾的效果以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最好.[结论]侧柏枫香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更适宜在研究区种植.  相似文献   
59.
石灰岩分布区茶园土壤系统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池州市石灰岩分布区茶园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依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将该区土壤分成淋溶土纲和富铁土纲和雏形土土纲。从而解决了石灰岩分布区种茶的土壤学上的一些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0.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tarted to construct two subsurface dams on Miyako Island in 1988, and the project was completed in 2001.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ms, the NO3-N concentration of groundwater on the island was about 10 mg/l, the upper limit for drinking water in Japan, ow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to sugarcane fields.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these subsurface dams on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was difficult because they were probably the first mega-subsurface dams in the world. We measured the NO3-N concentration in the groundwater at observation wells before and after construction of the Sunagawa Dam and after the groundwater began to be used. We also measured the NO3-N concentration monthly at a typical observation well in the catchment over a period 14 years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The highest NO3-N concentrations were downstream before completion of the subsurface dam, and a high NO3-N concentration zone remained around the cut-off wall after its completion, but this high-concentration zone disappear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O3-N became uniform after pumping of the groundwater began. Overall, the NO3-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did not deteriorate as a resul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nagawa Subsurface D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