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25篇
  51篇
综合类   930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13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HPLC和UPLC-MS检测了暴马丁香树皮、枝条及叶片样品,在各部分样品中鉴定出桦木酸,并测定了桦木酸的质量分数。枝条中桦木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14±0.03)mg/g;树皮中次之,为(0.34±0.03)mg/g;叶片中桦木酸质量分数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最低检出极限。  相似文献   
992.
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大连渤海湾的底泥样品中分离到1株高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海洋细菌,命名为DL-06。由菌株的形态特征结合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06)。该菌株经30h摇瓶发酵后测定粗酶液几丁质酶酶活为9.184U/mL,最适反应温度为15℃,60℃孵育1h仍保持50%以上的酶活性,表明该低温酶具有一定热稳定性。经SDSPAGE及酶谱分析,该菌株能够产生至少3种以上不同分子质量的几丁质酶组分。Pseudoalteromonas sp.DL-06产几丁质酶在低温下高活性与热稳定特点,使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玉米穗粒腐病抗病资源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人工接种串珠镰刀菌,进行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从90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15份高抗材料和27份中抗材料.结合血缘追踪发现,78599和78698等先锋海外种子公司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的衍生自交系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994.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秀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5.
茶树育种早期鉴定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茶树育种早期鉴定中与产量、品质、抗性相关的遗传标记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分子标记选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育种手段加以利用,必须与外部形态、解剖结构、内部生化成分等其他遗传标记相结合,才能达到准确、高效、缩短育种过程的目的。建立包含形态标记、生化标记、细胞标记、分子标记的综合遗传标记辅助选择体系是今后茶树早期鉴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春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抗旱棚盆栽、小区、大田对春玉米常规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抗旱性鉴定中胚根数、植株高度、ASI、保绿度、耐旱系数、RI(抗旱指数)和RI(修)可作为春玉米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确定普通差速离心法提取的小麦线粒体DNA(mtDNA)的纯度,以小麦肌动蛋白β亚基(β-Actin)、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abcL)和细胞色素C 氧化酶第三亚基(COXIII)基因的片段作为内参标记,依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提取的mt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普通差速离心法提取的mtDNA中混杂有核DNA和叶绿体DNA(ctDNA).对提取的mtDNA稀释后再进行内参法检测,结果发现,当mtDNA稀释到DNA原液的300~400倍时,混杂其中的核DNA已达不到PCR反应的敏感度,但mtDNA、ctDNA仍能满足作为PCR反应体系模板的要求.此时,提取到的mtDNA可视为无核DNA污染的细胞质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998.
DNA分子标记检测家蚕黄海、苏春品种和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单粒卵微量DNA抽提法,从家蚕黄海、苏春及其一代杂交种转青蚕卵快速提取出基因组DNA。筛选出的RAPD随机引物S60稳定扩增出2个原种的DNA特异性片段RH-Ⅰ440和RS-Ⅱ1000,克隆和测序后发现分别为463bp和约938bp。利用网上数据库进行序列分析,RH-Ⅰ440的nt2-462与一个家蚕wholegenomeshotgunsequence(WGS)(No:BAAB01096026.1)的nt1644-2104有96%的一致性,其中存在2个Caps。RS-Ⅱ1000的nt3-935与另一个家蚕WGS(No:BAAB01031489.1)的nt1046-1989有97%的一致性,其中存在13个Gaps。RH-Ⅰ440和RS-Ⅱ1000可以作为两个品种RAPD特征DNA片段进行品种和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999.
李莉  汪秀峰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2):105-107,110
用500个随机引物,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双亲进行RAPD分析,发现28个引物能够在供试材料中产生多态性差异,其中,8个引物所产生的11条多态性标记带具有清晰、可靠、易于分辨的特点,适于用作协优杂交稻及其双亲的区别与鉴定。使用引物PLD12能够将协优64与其双亲乃至所有供试材料加以区别,使用引物PWP13,可以将协青早A与协青早B加以区别,结合使用引物PLC11、PLD12和PWP13,则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逐一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000.
对生长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和蒙古大果沙棘品种雌雄株性别进行了RAPD鉴定。结果表明,只用一个引物即可将三亚种沙棘中的任何一种雌雄株区分开,如用B07、A11、D03和E03引物之一即可将中国沙棘雌雄株区分开;用B06、A11和D07引物之一即可将蒙古沙棘雌雄株区分开;用A13、E04和E07引物之一即可将俄罗斯沙棘区分开;A13、E14、B06、B07、B10、A11、D07、E03和E15引物中任何一个,均可将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区分开,但不能同时区分开雌雄株。只用2个引物,如A11+A13或A11+E04或A11+E07即可将3种沙棘及其雌雄株同时分开。从亲缘关系上看,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有许多相同谱带,说明二者在亲缘关系上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