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670篇
林业   1102篇
农学   883篇
基础科学   110篇
  641篇
综合类   5132篇
农作物   870篇
水产渔业   827篇
畜牧兽医   1246篇
园艺   781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welve male buffalo calves of 10 to 12 months of ag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of four each. They were fed wheat straw+concentrate mixture +3 Kg gree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iet was same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except fluoride which was added (as NaF) in concentrate mixture of group B and C to make the final fluoride concentration 30 ppm and 60 ppm respectively. The animals were kept on scheduled diet for a period of 90 days. Body weights were recorded at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and at fortnightly interval thereafter. Analysis of data revealed that the dry matter intake decreased non significantly in group B and C a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erum calcium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were observed in group C animal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group C animals. A non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observed in T4 values in group C animals.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fluoride in the diet of buffalo calves @ 30 ppm is a safe level whereas 60 ppm has affected the blood metabolites.  相似文献   
22.
油橄榄饼饲粮对肉仔鸡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油橄榄饼在等蛋白等能量基础上替代饲粮中部分玉米饲喂肉仔鸡。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00只,按公母、体重平分为三组(即对照,5%油橄榄饼,10%油橄榄粕饼)。检测其对鸡生长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肉仔鸡各生长阶段和全期来看,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三个组之问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红细胞比容及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血浆蛋白等生理生化常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尽管两组试验鸡血浆葡萄糖高于对照组,但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也在正常范围内变动;饲喂油橄榄饼的两组鸡血浆IgG水平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用油橄榄饼替代饲粮中的部分玉米饲喂肉仔鸡不影响生长和健康,饲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以6 a生曙光油桃为材料,研究了黑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油桃物候期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桃生长发育期内,黑膜覆盖与保水剂能有效提高树盘土壤20 cm深处的地温,并使果实着色始期、成熟期较对照提前2~4 d;各抗旱措施均能很好地保持树盘土壤0~20 cm(上层)2、0~40 cm(下层)的水分含量,其中以保水剂效果最显著;保水剂在降低树盘上、下层土壤容重上的作用较其它措施大,可使果实成熟期树盘上、下层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分别提高12.62%和4.69%。  相似文献   
24.
NaCl胁迫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厚壳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和2.5%浓度的NaCl胁迫时,红厚壳幼苗生长更快,叶绿素含量、CAT和SOD活性均增加;之后随着浓度的升高,红厚壳生长减缓,叶绿素含量减少,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CAT、SOD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变化不明显.红厚壳幼苗可耐3.5%的NaCl胁迫,在2.5%浓度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25.
以云南5个生态区域采集的15株罗望子的果实为材料,对果实的16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罗望子果实品质进而筛选优良种质。结果表明:15株罗望子果实性状中,除了果实弯系数差异不显著,其余的果实性状指标差异都极显著。YM3的单果重(14.04g)、果肉重(6.63g)、种子重(4.79g)、种子数(10)最大,可以作为优良单株进行保存、繁殖后代。罗望子果实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乳清粉含量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水平的乳清粉 (5 %、10 %、2 0 % )对断奶仔猪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乳清粉水平的增加 ,仔猪生产性能随着增加 ,其中各组间ADG达显著水平 (P =0 .0 2 ) ;营养物质消化率也随着乳清粉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特别是DM和EE的消化率各组间均达显著水平 ;乳清粉从 5 %升至 2 0 %血浆葡萄糖也随着升高 ,差异显著 (P =0 .0 2 ) ,血浆总蛋白各组间差异接近显著水平 (P =0 .0 6 ) ,以 2 0 %乳清分组最高  相似文献   
27.
本文研究了溶菌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1日龄从肉仔鸡32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64羽,4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1/2).以玉米-豆粕配制基础日粮,Ⅰ为对照组,Ⅱ、Ⅲ、Ⅳ、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加不同剂量(添加量分别为0.3、0.4、0.5和0.6 g/kg)的溶菌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溶菌酶可降低肉仔鸡采食量、料重比,提高日增重.Ⅳ组与Ⅰ组相比,全期(0~6周)Ⅳ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肉仔鸡免疫指标,前期(0~3周)及后期(4~6周),Ⅳ组的胸腺相对重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Ⅳ组和Ⅴ组的法氏囊相对重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21日龄时,Ⅲ组、Ⅳ组和Ⅴ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Ⅰ组均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Ⅳ组和Ⅴ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血清抗体IgG的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溶菌酶后,肉仔鸡能量、养分表观代谢率和免疫指标均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40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具有代表性的17个雨量站的近40年旬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降水量变化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沙粗沙区降水量年内分布集中,季节差异大;区间降水分配不均匀,且可分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类型。各区降水量近几年来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为阐明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林下草本层化学计量特征和碳密度分布格局,基于2011年青海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白桦、白杨、红桦、青杄、山杨、圆柏、云杉)林下草本层的化学计量特征(C、N、P;C∶N、C∶P、N∶P)以及碳密度的差异。同时,估算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林下草本层碳储量大小。结果表明,草本层地上碳含量圆柏林[(419.9±1.44) g·kg-1]显著高于其他林型,但是地下碳含量[(364.6±8.33) g·kg-1]显著低于其他林型;氮含量均表现出圆柏和云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磷含量在不同林型间差异不显著。圆柏林和云杉林林下草本层C∶N、C∶P显著低于其他林型,而N∶P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此外,林下草本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均表现出圆柏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根据青海省7种优势树种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草本层碳密度与其化学计量特征有相关性,可以根据碳含量推算碳密度。将海拔作为环境因子考虑,发现圆柏和云杉林下草本层碳密度分布于较高海拔,其他树种则分布于较低海拔。因此,理解养分元素在草本层“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估算草本层的碳储量,对于揭示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状况和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实地调查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天津汉沽至广东雷州37个样地的互花米草生长特征,采用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以及冗余分析,探究自然状态下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互花米草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纬度梯度差异,株高随纬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0.001),21.44°N株高最低(54cm),36.12°N株高最高(250cm);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纬度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互花米草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年平均气温、一月最低气温、七月最高气温以及海水盐度是影响互花米草生长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水盐度在与纬度交互作用下对互花米草空间分异解释力最高(q>0.65)。自然状态下互花米草受多种环境因子调控,较强的可塑性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