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69篇
基础科学   5篇
  138篇
综合类   1035篇
农作物   3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1003篇
  2025年   6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as the area of wheat grown under advanced grain husbandry has increased worldwide, so too has the importance of Fusarium ear scab (FES) (synonym, Fusarium head blight) caused by several species of the fungus Fusarium. Yield losses due to FES can total 20%-40% and more depending on climat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epidemics of FES in cereals have become chronic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The most destructive of t…  相似文献   
152.
苦皮藤内生真菌2B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新鲜苦皮藤根茎韧皮部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B菌株,其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在62.5%~87.2%。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研究,将该菌株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分生孢子悬浮液花期喷雾接种法,在大田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的抗病性,系统记载了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发病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并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发展过程符合Logistic模型。计算AUDPC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抗病性、慢病性和感病性3种类型。其中陕229、陕213、小偃135和88(1)16-9等品种具有群体慢发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4.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中龄林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随海拔(2 700~3 300 m)的变化规律,为预测祁连山区的产水能力和实施黑河流域植被-水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祁连山中段北坡的排露沟小流域,沿海拔梯度,选取生长状况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林分布设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在2 700~2 800,2 800~2 900,2 900~3 100 和3 100~3 300 m 4个海拔区段共设置15块20 m×20 m样地。利用已有的青海云杉生物量估算方程,计算研究区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各海拔区段内的森林生物量以及不同径级树木对总生物量的贡献量,据此分析森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随海拔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为 (128.61±50.25) t·hm-2,中树(12.5 cm 22.5 cm)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来源,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4%和35%,小树(5 cm-2,在海拔2 800~2 900 m达到最大为(152.33±73.01)t·hm-2,在海拔2 900~3 100 m为(124.28±39.54) t·hm-2,在海拔3 100~3 300 m最小为(100.48±65.69) t·hm-2。 不同海拔区段内,森林生物量的主要来源不同,在海拔2 700~2 800 m,以中树生物量最多,为63.54 t·hm-2(占该海拔区段内森林生物量的48%);在海拔2 800~2 900 m,中树生物量继续增加,达到90.53 t·hm-2(占该海拔区段内森林生物量的59%),在海拔2 900~3 100 m,大树成为森林生物量的主要来源,其生物量为54.46 t·hm-2(占该海拔区段内森林生物量的45%);在海拔3 100~3 300 m,大树生物量继续增加,达到71.46 t·hm-2(占该海拔区段内森林生物量的71%)。与附近地区相比,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128.61 t·hm-2)与祁连山哈溪林场(132.90 t·hm-2)、祁连山平均值(169.80 t·hm-2)和全国平均值(156.66 t·hm-2)相近,但比甘肃省肃南县(282.54 t·hm-2)、祁连山寺大隆林区(217.41 t·hm-2)和祁连山北坡山区的平均值(209.24 t·hm-2)小。[结论] 林分密度、温度和降水共同决定了森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海拔变化规律, 海拔2 800~2 900 m是本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生长的最适宜场所。  相似文献   
155.
几种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的毒力。抑菌圈法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咯菌腈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3d的EC50分别为783.7905mg·L-1和975.2145mg·L-1;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7d的EC50分别为2.4757mg·L-1和3.3570mg·L-1。  相似文献   
156.
对宁夏全区银柴胡病虫种群的构成、发生规律及田间虫种消长进行系统调查,并对为害银柴胡主要病害(根腐病、霜霉病、白粉病)、虫害(无翅黑金龟幼虫、银柴胡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7.
小麦根腐镰刀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1-1994年对山东省11县市的小麦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6种镰刀菌,有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Smith Sacc)、禾谷镰刀苏(F graminearum Schw)、尖孢镰刀苏(F oxysporum Schl)、串珠镰刀苏(F moniliforme Sheld)茄病镰刀苏(F solani(Mart) Sacc)及木贼镰刀菌(F eq  相似文献   
158.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与抗(耐)赤霉菌毒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赤霉菌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率和胚根细胞膜的损伤度为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抗赤霉颊与抗赤霉菌毒素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感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中抗、中感品种的抗(耐)毒素能力居中,表现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耐)毒素能力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在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棉花枯萎病菌、棉红腐病菌为供试菌,对茵陈、黄蒿、艾蒿等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尤以艾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而稳定,48~96h对上述两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达80%以上;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于乙醇提取物,前者的EC50为1.4785 mg/L ,后者的为3.2090 mg/L。间歇振荡法、超声波法、冷浸法提取物对供试菌的72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4.34% 、84.56%、88.7% ,可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0.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耐低磷种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研究棉花品种耐低磷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88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磷素利用率极端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株高和根冠比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磷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棉苗干物重、地上部鲜重、总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重及磷利用率在不同磷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磷能力的评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了分析。聚类结果将88个品种主要分为耐低磷基因型和非耐低磷基因型两大类,分别包括25个和55个品种。其中,中棉所21、中99和陕棉11属于耐低磷的极端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