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3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我国北方地区60年代~2000年有代表性的47个亲本自交系的穗部性状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更替,自交系的单位面积产量、单株产量均呈增加趋势;穗粗、千粒重呈持续增加趋势;穗粒数呈缓慢降低趋势,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秃尖度、出籽率自70年代以来没有得到正向改良;穗长、穗行数各年代间差异不显著,改良效果不明显。在主要穗部性状中,对单株产量贡献率最大的是穗粗,其次是行粒数。  相似文献   
72.
Increased plant population density in irrigated and fertilized maize crops enhances plant-to-plant variability since early vegetative stages, because the most suppressed individuals of the stand intercept less radiation per unit leaf area than the dominant ones (i.e. a size-asymmetric competition for light). Contrarily, a size-symmetric competi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soil resources in a plant community (e.g. N capture per unit root length is similar among plants of different size). Hence, N fertilization effect on the variability of maize plants would depend on the initial plant-to-plant variability or on that promoted by a high plant population density. Two maize hybrids with contrasting tolerance to crowding (tolerant AX820 and intolerant AX877) were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tand densities (6, 9 and 12 plants m−2) and N supplies (0 and 200 kg N ha−1) without water restrictions. Variability in plant growth rate among plants was computed along the cycle, especially after fertilizer was applied (i.e. the early reproductive period; PGRER) and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around silking (PGRCP). Plant-to-plant variability in biomass partitioning to the ear (partition index; PI), ear growth rate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EGRCP) and kernel number per plant (KNP) was also established. Reduced N supply increase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PGRER, PGRCP, EGRCP and KNP (0.05 < P < 0.10). The CVs of PGRCP, PI, EGRCP and KNP augmented (0.001 < P < 0.10) at the highest stand density. The CVs of PGRER, PGRCP, PI and KNP were larger for hybrid AX877 than for hybrid AX820 (0.001 < P < 0.10). N fertilization smoothed the initial plant-to-plant variability, but the extent of this benefit in a maize crop is genotype dependent; it was much larger in the hybrid tolerant to crowding stress than in the intolerant one. For the latter, the variability held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around silking and produced a high CV of KNP.  相似文献   
73.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密度下的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德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株高整齐度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重和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秀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行粒数>秃尖>穗长>单穗重>穗粒重>穗位数。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标准化,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实现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杨校文  常立国  杨琴 《玉米科学》2023,31(1):161-169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及其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威胁人畜健康。玉米对穗腐病及其真菌毒素抗性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极大。简要介绍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分布特点,重点总结玉米穗腐病主要真菌毒素类型及危害、玉米穗腐病主要真菌毒素抗性遗传、抗性基因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穗腐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提出未来在该研究领域可能的方向和突破点,为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及真菌毒素污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蔗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穗籽粒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志敏  黄琴 《种子》2002,(4):5-6
利用麦穗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籽粒形成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的早期阶段(籽料形成期)是决定穗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蔗糖供给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穗粒数和粒重均有显著调控作用,蔗糖与激素以及不同激素之间对籽粒生长的互作调控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7.
夏玉米主要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33个夏玉米杂交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出籽率>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提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并兼顾其它性状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农田土壤养分变化与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相似文献   
79.
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艳鲜  何金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30-7431
为玉米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在同样的施肥和管理条件下,研究产量不同的16个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三要素和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总结出高产玉米杂交种应具有的穗部特征。在产量达到高产要求的5个玉米杂交种中,4个产量较高杂交种的穗粒数都在500粒/穗左右,属中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只有豫玉22为大穗型杂交种(穗粒数为580粒/穗),而穗粒数在450粒/穗以下的中小穗型杂交种没有一个产量超过11 250 kg/hm2。高产玉米杂交种具有单位面积粒数和千粒重均高的双重优势;在穗部性状中,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相对于大穗型品种,中大穗玉米杂交种更易获得高产,而小穗型品种则难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0.
霍清  王晓旭  郑蕾  刘小清  邵洁  高文侠  杨巳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24-4524,4528
[目的]探究臭椿叶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10%蛋清生理盐水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观察臭椿叶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臭椿叶提取物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对抗10%蛋清生理盐水导致的小鼠足肿胀,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也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但效果不十分明显。[结论]臭椿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