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498篇
基础科学   115篇
  403篇
综合类   1594篇
农作物   511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351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转Bt+CpTI双价抗虫棉双抗-1 4个世代的棉铃虫抗性及其生育后期棉花对棉铃虫的杀虫活力.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世代的双抗-1在苗期、蕾期、开花期和铃期的抗虫性水平相近,说明双抗-1的棉铃虫抗性能稳定遗传;双抗-1不同部位叶片抗虫性明显,抗性水平与中心Bt相近,也表现出前期抗虫性强后期抗虫性弱的时空表达特性.尽管抗  相似文献   
992.
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利用籼粳稻杂交后代(密阳23/通88-7、密阳23/TR22183、密阳23/高产102)探讨了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从籼粳稻杂交后代F2和F3中选择的耐冷个体群或系统群与随机个体群或敏冷系统群间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在F2和F3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秆长、穗长和穗数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但选择获得的幼苗期耐冷性强的F2个体群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F3系统群的分蘖期耐冷性(赤枯度)和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均显著强于随机个体群和敏冷系统群;在冷水处理下F3幼苗期耐冷性强的耐冷系统群的产量显著高于敏冷系统群。提出在水稻幼苗期以叶赤枯度来选择幼苗期耐冷性强的个体是获得高产耐冷后代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氮胁迫与非胁迫条件下玉米不同时期株高的动态QTL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203个F2:3家系为材料,在施氮(N+)和不施氮(N-)2种条件下对拔节期到灌浆期的株高变化进行了动态QTL分析。结果表明,N胁迫条件对亲本许178影响较小,而对亲本黄C的影响较大,F2:3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株高均值在2种施肥水平下没有显著差异,但变异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包含199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与复合区间作图法,在N-条件下,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分别定位1、1、2和2个非条件QTL,可分别解释各时期株高表型变异的8.42%、13.86%、24.33%和22.66%;在N+条件下,相应时期分别定位1、1、2和4个非条件QTL,可分别解释各时期株高表型变异的8.10%、12.92%、21.30%和44.41%。在N-条件下,拔节期至喇叭口期、开花期至灌浆期分别定位了1和5个条件QTL,可分别解释该时期株高动态变异的9.14%和50.98%;在N+条件下,相应时期分别定位1和4个条件QTL,可分别解释该时期株高动态变异的13.33%和44.47%。这些非条件QTL和条件QTL多数表现以显性和部分显性为主。  相似文献   
994.
冬小麦品种抗霜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移动式人工霜箱,研究了冬小麦幼穗抗霜冻力随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发育期进程,幼穗抗霜冻力呈下降趋势,从药隔前期开始进入低温敏感期。利用室内人工霜箱,在药隔前期对21个品种进行了抗霜冻力鉴定,进而分析了不同品种、冬春性、越冬抗冻力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等对冬小麦抗霜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少数品种有一定抗霜冻力外,多数品种抗霜冻力无显著差异。品种抗霜冻力与其冬春性和越冬抗冻力均无显著相关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之间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水稻移栽后苗期茎叶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H核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水稻移栽后苗期茎叶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栽后4 d标记的茎鞘3H同化物在标记后10 d,有7.6%~9.8%运往新根,6.7%~15.6%运往主茎新叶,6.9%~9.9%运往分蘖茎叶;标记后30 d,约12%分配至新根,10%~14%分配至分蘖茎叶。标记后10~30 d参与再分配的同化物主要来自主茎茎鞘,输入器官主要为分蘖和新根。移栽后20 d标记叶片的3H同化物在标记后10 d,19%~28%分配至主茎新叶,4.6%~13.4%分配至分蘖,3%~5%运往新根。3个品种中,冈优22茎、叶光合产物分配到主茎中的比例较高,K优047分配到分蘖的比例较高,Ⅱ优162输送到新叶中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996.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氮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小麦氮素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逆境显著影响小麦氮素的吸收量,降低茎鞘、功能叶片和全株含氮量和全氮积累量,而对氮素在地上不同器官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由于渍水逆境影响了小麦根系正常吸收氮素,使叶片含氮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影响小麦功能叶片正常光合性能,最终使小麦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97.
花期干湿交替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永红  杨勤  杨文钰  高强  何文铸  柯国华 《作物学报》2006,32(11):1723-1727
通过干湿交替处理模拟花期季节性干旱,研究了不同的土层厚度、干旱强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严重干旱促使叶片急剧衰老,但根系发育相对稳定,以尽可能地维持茎秆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叶片(根)所贮藏干物质转移至果穗的百分率比轻度干旱增加8.48个百分点,茎秆原贮藏干物质转移至果穗的  相似文献   
998.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QTLs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研究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韩国春川进行冷水胁迫下水稻耐冷性鉴定,并以利用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及其相对耐冷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研究结果,在第1、2、4、11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孕穗期耐冷性相关的QTL各1个,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  相似文献   
999.
水稻抽穗期叶型特性及其与产量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0份水稻品种抽穗期的叶型特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水稻品种叶片长度和宽度之间差异较大;(2)不同水稻品种之间叶片角度的差异明显;(3)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叶角有所增加,叶长先增后减,叶宽也随之增加;(4)结实率与叶角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与叶角之间呈线性负相关;(5)千粒重和叶长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结实率和每穗颖花数与叶长之间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系数法,推算出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各类再塑地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大大提高了该阶段水土流失预测的准确性,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与实际结合密切,快速、精确度高,适用于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水土流失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