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17篇
基础科学   74篇
  222篇
综合类   1326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转双价(Chi+Glu)基因抗病棉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研制和制定转基因抗病棉生存竞争能力检测技术和标准而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转入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抗病基因(Chi+Glu)棉花吐絮期株高超过受体对照9.8 cm,差异极显著;平均单株籽棉增产约50.1 g,单株皮棉增产24.12g;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强8~10.7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发芽率比对照高10~12.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显示转入双价抗病基因后棉花在栽培地的生存竞争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2.
不同采收时间棉花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个不同类别的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取不同时间收获籽棉,研究其衣分和纤维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衣分以前期收获籽棉的最高,霜后花的最低;棉纤维长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比强度则以中前期收获的棉纤维较高,霜后花比强度明显下降,霜后花的棉纤维马克隆值均在4.0以下,棉纤维成熟度最差。  相似文献   
23.
转蚕丝芯蛋白基因获得高强纤维棉花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E6)驱动的蚕丝芯蛋白基因导入陆地棉品种"泗棉3号"。共注射600朵花,收获497粒种子。通过GUS报告基因组化检测筛选,获得5株GUS阳性棉株。又经卡那霉素涂叶法鉴定,其中4株具有良好的卡那霉素抗性。用依据E6启动子序列和蚕丝芯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对这5株棉花进行PCR扩增,获得1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株。纤维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花T1代纤维比强度达到34.6cN/tex,比对照"泗棉3号"(比强度为28.6cN/tex)提高了21.0%,T2代纤维比强度比对照平均增高23.3%。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IAA与棉纤维品质形成间的关系及棉铃各部位IAA积累转运特点,本研究分析了棉铃各部分在发育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特点。通过选择陆地棉标准系TM-1、长纤维种质‘母35’和短纤维种质‘208’3个纤维长度差异较大的陆地棉材料,利用酶联免疫法对浙江杭州、海南三亚两地田间试验的各材料不同发育阶段的棉仁、棉籽壳、棉纤维、棉铃壳进行了IA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参试材料的棉仁IA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棉籽壳、棉纤维与棉铃壳的IAA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棉仁,棉铃各个组织IAA含量具有随棉铃组织从内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IAA可能是棉纤维发育的正效应因子,且棉铃发育过程中IAA可能呈初期在棉仁富集、随发育进程沿棉铃组织由内向外运输的规律。  相似文献   
25.
Cotton produces more biomass and economic yield when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three plants per hole) than in a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one plant per hole), even at similar plant densities, indicating that individual plant growth is promoted by cluster planting. The causal factors for this improved growth induced by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the light interception, canopy microclimate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of cott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rid region of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light interception were higher in cluster planting,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aditional planting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stages. Cotton canopy humidity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as increased but canopy temperatures were reduced by cluster planting. In the later growth stage of cluster planting,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higher and the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anopy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We concluded that differences in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e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yield in cluster plant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of cotton.  相似文献   
26.
棉花早衰是指由于其自身或外部因素,在有效的生育期内,棉株局部或整体过早终止生命活动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该文综述了棉花早衰的表现及判断指标,分析了引起棉株发生早衰的因素,并提出了预防棉花早衰的对策措施,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江苏省是全国产棉大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江苏高品质棉有了很大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缺乏有效的产销衔接等.本文提出了江苏高品质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8.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A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测定了病菌培养滤液、人工接种幼苗和大田病株不同组织中的毒素,结果表明:不同产毒能力菌株(VD 8和VD-5)在25℃下振荡培养3d后就能在培养滤液中检测到毒素,这比生物测定要早2~3d。将VD-8菌株的孢子以灌根方式接种泗棉3号幼苗5d后,就能从接种幼苗的茎杆和叶柄中检测到毒素,这比幼苗自然发病显症要早3~5d。在测定的30份大田病株茎杆、叶柄、叶脉样品中,阳性样品率为100%。这些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菌株产毒能力的测定和大田棉花黄萎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9.
利用山农棕02、丰抗6号、中棉45 3个品种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及与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的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出现双峰,在开花当天最高,花后18d次之,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以及光合速率的变化也成相似的变化。3个品种中,丰抗6号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含糖量最高,中棉45次之,山农棕02最低。3个品种的相应观测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0.
爱比菌素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生物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比菌素是一种新的生物杀螨剂,是由除虫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它对久效磷抗性敏感的两组朱砂叶螨种群有很高的毒性,LC50值各为0.0038mg/L和0.0153mg/L,LC95值分别为0.0263mg/L和0.0279mg/L。用0.0288mg/L(近似LC95)的浓度处理带螨的棉叶,幼若螨在72h死亡率达90%,对卵无效;该浓度处理棉苗7天后对成螨和幼若螨无残效。用近似LC50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