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36篇
  84篇
综合类   677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果树抗寒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冻害胁迫下果树体内的水分从生长的组织流失迁移,在其周围区域形成冰核保护生长组织,不形成冰核发生冻害;ABA和Ca(2+)在植物低温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DTA法测定的LTH温度与花芽的半致死温度一致;果树杂种后代的抗寒性遗传具有母性遗传特点。还总结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果树抗寒性鉴定的有效方法以及部分抗寒资源,以期为果树抗寒育种的亲本选择及不同品系抗寒力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为在甘肃中西部麦区扩种冬小麦,本研究在秦王川区域对从甘肃东南部引进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以筛选出丰产、抗寒性突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材料秆高,抗寒、抗旱性好,越冬率高,成穗率中等,相对高产;天水材料矮秆比例占到57.1%,大部分材料成穗率高,抗旱、抗寒性弱;两个生态区域高千粒重材料较少,但天水材料明显较陇东材料抗条锈性强,进一步说明天水麦区在小麦条锈病育种方面更为重视。试验材料中7份(占58.3%)陇东系列材料和5份(10.2%)天水材料在中川镇试验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其中,兰天10号、陇鉴386、陇原034和兰094可向甘肃中部及沿黃灌区的水浇地延伸推广。甘肃东南部冬小麦能否向中西部延伸与其抗旱性相关,抗旱性好的材料抵御寒冷的潜力较强。此外,引进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分布暗示,要提高甘肃传统春麦区冬小麦产量,应加大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其他光温迟钝型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93.
姚新春  师尚礼 《土壤通报》2007,38(3):457-462
通过盆栽法模拟田间土壤的干湿交替变化过程和强度,研究了寒区旱区间歇性干旱条件对接种根瘤菌(Rhizobia)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龄苜蓿接种根瘤菌能显著提高土壤全N、有机质、速效N、速效K和速效P含量,而对土壤pH和全P含量影响不大,间歇性干旱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全N、有机质、全P、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且土壤养分下降量总体上为有机质>全P>全N>速效K>速效N>速效P;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土壤全P和有机质含量的下降量与干湿交替间隔周期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5),土壤速效K和速效P含量的下降量与干湿交替间隔周期呈显著直线负相关(P<0.05);当干湿交替间隔周期相同时,土壤全N、全P、速效N和有机质含量的下降量,5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大于8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而土壤速效K和速效P含量的下降量,5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小于8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  相似文献   
94.
十种禾草耐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种禾草半致死温度与越冬率的测定,利用最长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耐寒性较强的禾草是草地雀麦、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沙生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猫尾草,耐寒性中等的是紫羊茅、蓝茎冰草和鸭茅,耐寒性最弱的禾草为草芦.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96.
柯桥区茶叶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茶叶种植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各种植区提供不同类型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准备。利用浙江省区域气象自动站2004—2016年的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对柯桥区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风险区划。结果发现:柯桥区南北地势不同带来了气候的明显差异,针对茶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柯桥区南北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南部虽然易发生气象灾害,但在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上更适合茶叶生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茶叶风险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整体上优化茶叶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97.
为了挖掘新疆哈密瓜耐冷资源,为设施耐冷品种的选育提供研究基础,笔者以14份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在4℃低温处理下,测定相关生长、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4份哈密瓜幼苗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原有的12个单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把所有品种分为3类。其中,阿克陶1号等3个品种为耐冷性强的品种,西开心等8个品种为中度耐冷品种,其里甘等3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评估哈密瓜苗期耐冷性的数学模型:D=-0.31+0.62RDW0.18SPC+0.10SSC-0.21SOD,并筛选出根干质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4个指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8.
低温胁迫下桂花品种的生理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低温胁迫下12个桂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相对含水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并结合越冬表现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晚银桂、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等的耐寒性较强,硬叶丹桂和堰红桂的耐寒性差;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品种耐寒性强弱。对耐寒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指标间比较孤立,相关性不强,评价桂花品种耐寒性需要进行多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99.
多胺对柑桔抗寒力的效应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林定波  刘祖祺 《园艺学报》1994,21(3):222-226
随2年生兴津温州蜜柑枳砧盆栽苗抗寒力的提高,内源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增加,腐胺含则剧降。当抗寒力达到最大时,它们均达到极值。随抗寒力的迅速降低,前两值均回到对照水平,而腐胺只是略有回升。外源Spd处理离体叶片,使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丙二醛(MDA0水平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及其组分改变,导致柑桔离体叶抗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0.
黄瓜种子及幼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生态类型的22个黄瓜品种(系)的种子在15 ℃低温下相对发芽力、2.5 ℃低温处理后胚根伸长速率和三叶一心期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共4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2个品种(系)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华北型黄瓜品种(系)中有2个强耐冷性品系和1个耐冷品种,4个华南型黄瓜均属于不耐冷或冷敏感类型,美国露地型黄瓜、欧洲温室型和露地型黄瓜共9个品种(系)包括了耐冷、中等耐冷和不耐冷等不同类型|日本型黄瓜日节成表现为冷敏感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