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2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林业   1004篇
农学   3033篇
基础科学   118篇
  1778篇
综合类   7952篇
农作物   1908篇
水产渔业   318篇
畜牧兽医   891篇
园艺   1120篇
植物保护   57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1086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387篇
  2010年   1068篇
  2009年   1178篇
  2008年   1137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研究了梨园行间生草覆盖处理对红巴梨果实采后主要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草覆盖栽培条件下,红巴梨果实在日平均气温为15~23℃,日平均相对湿度42%~76%的室温环境下贮藏,最佳食用期在第9天。红巴梨采后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第9天达到最高,峰值为14.27%;还原糖在贮藏的15 d内呈"S"曲线变化,最低值出现在第6天,为7.59%,最高值出现在第12天,为9.22%,随后急剧下降;可溶性总糖从采收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Vc含量呈双"S"曲线变化,具有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变化趋势;粗蛋白含量呈"S"曲线变化,具有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贮藏第9天达到第1个高峰,其含量为258.75 mg/100 g;果实中的7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绿色鲜梨果(NY/T 423—2000)的要求标准,对重金属元素Cu和Zn的吸收能力强于红香酥和雪花梨。  相似文献   
92.
普通小麦─大赖草6N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及染色体C-分带,在中国春-大赖草杂种回交后代中选育出1个稳定的二体异附加系92G460。通过分析亲本及92G460的苗期叶片GOT同工酶酶谱表型,推测92G460中临时编为第11号的大赖草染色体来自N染色体组,该染色体携有属于第6部分同源群的同工酶结构基因Got-N2,故可以将大赖草中临时编为第11号的染色体命名为6N。  相似文献   
93.
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芦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弓巧娟  杨海英  郭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6-4067,4070
[目的]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中Cu、Fe、Zn、Ca、Mg、K微量元素含量,为芦笋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加入LaCl3和CsCl消除测定Ca、Mg和K时的干扰,以硝酸和过氧化氢为消解剂,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芦笋、白芦笋罐头、绿芦笋及其嫩茎和花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91.2%~112.3%,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31%。芦笋加工为罐头后,Cu、Fe、Zn和Ca元素含量增大,K和Mg元素含量减少;绿芦笋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均高于白芦笋;绿芦笋花中Cu、Zn、Ca和Mg含量明显大于茎中。[结论]该研究可为芦笋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不同浓度重金属Pb2+胁迫对绢毛委陵菜(Potentilla sericea L.>)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本文采用盆栽的方法,通过对绢毛委陵菜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多项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绢毛委陵菜胞间CO2浓度(Ci)随Pb2+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相反;Pb2+胁迫50 d时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大逐渐降低;绢毛委陵菜在Pb2+浓度为300 mg·kg-1、600 mg·kg-1时能够生存,但生长缓慢。研究表明随着铅浓度的提高,铅通过影响植物的非气孔限制来影响绢毛委陵菜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本实验主要对金丝桃素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无水乙醇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金丝桃素,后分别采用明胶水溶液法、pH值法及明胶水溶液+pH值法分离纯化金丝桃素。结果:采用明胶水溶液+pH值法样品中金丝挑素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4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金丝桃素收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6.
玉米抗粗缩病毒SCAR分子标记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开发抗玉米粗缩病实用分子标记,实施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明显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方法]在对国内外152份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抗病自交系和感病自交系基因组DNA构建基因池,结合AFLP技术筛选多态扩增片段;在抗池及抗病自交系与感池及感病自交系间筛选出表现一致的多态片段转化为SCAR标记;通过152份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验证标记与玉米粗缩病的相关性.[结果]筛选到2个与玉米粗缩病抗性显著相关的SCAR标记,即SCAR69和SCAR74.[结论]开发的SCAR(SCAR69和SCAR74)标记可应用于抗玉米粗缩病毒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7.
内蒙古草原针茅属六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宛涛  卫智军 《草地学报》1997,5(2):117-122
作者对内蒙古天然草原六种针茅属植物的花粉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直径,颗粒状纹饰的粗细及孔环特征等性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从遵义小钝吻鮠(Leioxassis microcrassirostris Zunyiensis Xiao sp.nov.)体表黏液中获取高质量的抗菌肽,为提高其先天免疫能力及病害防治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物理方法收集遵义小钝吻鮠的体表黏液,以5%乙酸进行浸提,采用SephadexG-50和SephadexG-25两步凝胶层析技术对抗菌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Tricine-SDS-PAGE电泳法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牛津杯法和挖孔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遵义小钝吻鮠体表黏液经乙酸法浸提处理并冷冻干燥,其粗提物呈白色粉末,稀释液蛋白质含量为1755 μg/mL;经SephadexG-50凝胶层析分离,其纯化产物抑菌活性峰主要在峰Ⅱ和峰Ⅲ,抑菌圈直径11.66 mm;再经SephadexG-25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后出现单一活性峰,其产物为分子量小于4.1kD的抗菌肽,抑菌圈直径12.85mm.[结论]遵义小钝吻鮠无需诱导刺激,可直接采用物理方法收集其体表黏液,以5%乙酸浸提后经SephadexG-50和SephadexG-25两步凝胶层析便可分离出纯度较高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99.
我国白菜型油菜北方小油菜冬、春不同生态型3个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皆为2n=20,相对长度最短为6.74%(门源油菜),最长为15.77%(关中油菜)。染色体核型公式为代2n=20=12m+6sm+25t(2SAT)。3个品种冬、春生态型间的染色体臂比总数、着丝粒指数、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组长度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0.
以九单48和松玉656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幼苗期不同时期各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量化指标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长与宽均表现为随着叶片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各叶片在初次取样时其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长与宽的数值是相近的;上表皮细胞短而宽,下表皮细胞长而窄;上表皮气孔长小于下表皮的气孔长、上表皮气孔宽大于下表皮的气孔宽;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面积均表现为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增大;上表皮细胞面积小于下表皮细胞面积,而上表皮气孔面积大于下表皮气孔面积;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密度均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