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0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561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206篇
  3849篇
综合类   1247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BackgroundBone foreign bodies are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small animal practice. Esophageal bone foreign bodies (E‐bFBs) warrant removal, whereas gastric bone foreign bodies might not.ObjectivesDescribe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for dogs with esophageal or gastric bone foreign bodies.AnimalsOne hundred twenty‐nine dogs with esophageal (n = 45) or gastric (n = 84) bone foreign bodies.Methods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ResultsDogs with E‐bFBs were younger than dogs with gastric bone foreign bodies (median age esophageal, 4 years [IQR 2‐8]; median age gastric, 6 years [IQR 3‐10]; P = .03), and had a higher bone cross‐sectional area relative to body weight (median esophageal, 98.21 mm2/kg [IQR 48.25‐142.6]; median gastric, 28.6 mm2/kg [IQR 17.25‐64.28]; P < .001). Forty‐two of 45 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were resolved non‐surgically and 3 by esophagotomy. Esophageal erosions were more likely with distal entrapment (OR 12.88, [95% CI 31.95‐129.29], P = .01) and longer duration (OR 18.82 [95% CI 2.22‐273.97], P = .01). Sixty‐two of 84 bone gastric foreign bodies were left in situ. Endoscopic removal was successful in 20 of 22 (91%; 95% CI 70‐99) attempts.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ImportanceWhile all E‐bFBs were dislodged either by advancement into the stomach, endoscopic removal, or esophagotomy, the majority of gastric bone foreign bodies were left in situ for dissolution, with no reported complications. Gastric advancement of E‐bFB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oral removal is not feasible, and dissolution can be considered even with large bones.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进行规模化土池人工育苗,包括亲贝培育、苗池清整、基础饵料培养、人工催产、浮游幼虫及稚幼贝培育、水质监测和敌害防除等。硬壳蛤土池育苗面积60亩,经过近7个月的人工培育,共培育苗种8.25亿粒(平均规格2861粒/kg),每亩产蛤苗1375.68万粒,亩利润20675元。  相似文献   
33.
尖头金线鲃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合对尖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oxycephalus)催产获得成功,用鲤脑垂体5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组合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LRH—A2 2μg/kg,第2次注射LRH—A2 8μg/kg+DOM3mg/kg+HCG 1000IU/kg)催产效果明显;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4.
赤桉人工种子制备过程中微芽繁殖体转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包裹后的微芽繁殖体的生根和萌发生长即转株是以微芽为繁殖体制备人工种子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以及微芽发育状态与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微芽转株的关系,研究了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及微芽生根预诱导对包裹后微芽转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A较IBA和IAA有较好的诱导微芽生根的效果;选取幼嫩及活跃生长的微芽是获得较高生根率的重要环节;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未能解决包裹后微芽转株的问题;微芽经生根预诱导再附带生根介质包裹对微芽转株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微芽包裹后二周生根率可达813%,三周后转株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苎麻人工种子无菌条件、有菌土壤上的发芽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芝麻不定芽人工种子在1/4MS发芽基质上100%发芽、100%生根;无菌滤纸上71%发芽、29%生根;在胶囊内添100u/ml青霉素、0.1%CTM作为防腐剂制作的人工种子播种到沙石肥土中,有15.3%发芽、8.2%生根;将低温和液体石蜡相结合贮藏芝麻人工种子120d后取出播种到1/4MS发芽基质上25%发芽、5%生根。单用低温、液体石蜡都不能长时间贮藏苎麻人工种子。  相似文献   
36.
怀洪新河是安徽境内第三大人工河流,河道两侧林木已陆续采伐,亟待更新并将建成森林长廊。通过对怀洪新河(安徽段)森林长廊建设类型、方式及建设布局的确定,提出河道管理区域内人工造林和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案,旨在为森林长廊的建设提供参考,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7.
真蛸人工繁殖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5年春、秋两季在福建省大成水产良种繁育试验中心开展了真蛸(Dctopus vulgaris)人工繁殖初步试验.引进本地海区真蛸亲体48头,获得受精卵216万粒,孵化出幼体139万头,在春季成功培育着底幼蛸121头.开口饵料配置试验表明,卤虫无节幼体、轮虫、桡足类可作为真蛸幼体的开口饵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最佳.  相似文献   
38.
黄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及其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研究细沟的形态变化特征是认识细沟侵蚀的重要基础,细沟发育过程中细沟形态变化与水流动力学特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细沟发育过程中细沟形态与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细沟侵蚀过程和侵蚀机理。该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黄土坡面细沟发育过程中的细沟形态变化及其与流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侵蚀过程呈明显的阶段性,坡面细沟形态变化过程与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坡面跌坎发生的临界流速为0.19~0.21 m/s,当坡面径流流速大于这个临界值的时候,坡面会出现跌坎;细沟发育初期,细沟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影响细沟的分布,最早出现的细沟之间不会再出现新的跌坎,这一间距范围在12.5~17.5 cm之间;细沟侵蚀过程主要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沟壁坍塌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小;细沟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细沟流速随细沟宽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这一趋势在4 m坡段尤为明显,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8,P=0.04)。受试验条件所限没有研究细沟深度和流速等其他水动力学参数,以后需要不断改进试验方法来准确测量流速、水深等指标,进一步研究细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9.
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长汀河田强度侵蚀山地,探讨了3种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区的土壤孔隙状况、团聚度、抗蚀性、入渗速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分散率降低,土壤排水能力和通气度也有所提高。不同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的总体趋势是:草灌乔措施〉补植乔灌〉老头松改造〉对照,采用草灌乔混交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0.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红壤有机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1年与2011年两期土壤样品数据,对江西省兴国县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红壤有机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纯林、林草及林灌草结构下表层(0 ~ 10 cm)土壤有机质变化值分别为?-5.8、-0.1及8.0 g/kg,千枚岩、红砂岩及花岗岩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化值分别为8.7、-0.5及 -3.1 g/kg。植被垂直结构对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影响显著,主要是由于植被覆盖度及生物量的不同引起的凋落物量的差异所导致;土壤颗粒组成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黏粒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 < 0.05);此外,林下土壤侵蚀也影响着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