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26篇
  40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MC9S12DP256的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飞思卡尔MC9S12DP256单片机的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给出了测量系统的实现技术和硬件结构,进行了软件程序设计,并讨论了转速测量数据的滤波方法。该系统在实际测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2.
蒋立  胡茂 《畜禽业》2010,(8):54-55
建立起一种用于检测鹅肥肝是否掺假的方法:种属特异性PCR技术。以鹅、鸭的12S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分别为97bp和196bp。以三类温度处理和0.1%~100%的鸭肥肝掺假比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敏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效果是不受样品被长时间加热的影响(高至100℃,10min);同时,即使当掺假比例只有0.1%时,仍能有效扩增出2特异条带。说明本方法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鹅肥肝掺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3.
赛加羚羊的分子生物学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以往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鉴别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或分辨率低的问题,在mtDNA的12S rRNA基因易变区设计了2对赛加羚羊特异性引物Saiga A和Saiga B,通过PCR扩增和常规电泳检测,分别得到127 bp和320 bp的片段,进而可通过这两个片段的有无来特异性检出赛加羚羊的DNA。引物Saiga A和Saiga B的最小检出量为1.0 ng DNA,稳定性和特异性好、灵敏度很高,可以应用于赛加羚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研究珠母贝属的分类地位和系统演化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并直接测序出雷州半岛珠母贝属中的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珠母贝、斑珠母贝和黑珠母贝的3种线粒体基因(12S r RNA、16S r RNA和COⅠ)部分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和种间遗传距离。同时结合Gen Bank上发表的白珠母贝序列,构建珠母贝属的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5种珍珠贝的3种基因部分序列碱基AT含量大于GC含量,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基本一致,序列都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系统分析显示,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在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亲缘关系上,3种线粒体DNA片段在碱基组成、种间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上都显示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非常相近,可以认为是同一种中的2个亚种。在斑珠母贝的亲缘关系上,系统分析显示斑珠母贝与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更为接近。研究表明,大珠母贝和珠母贝在系统进化中较早的分离出来,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种类。3种分子标记对马氏珠母贝亲缘关系分析上存在一定差异,根据现有的数据尚不足以得出结论,需进一步做分子系统研究并结合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5.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致病因子1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Ⅰ,MEN1)参与乳腺发育与泌乳行为的调控.本研究克隆了牛(Bos taurus) MEN1基因(bMEN1)的全长cDNA,并在不同细胞中检测bMEN1mRNA及其编码蛋白menin的表达情况.根据GenBank中bMEN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qRT-PCR方法得到附带EcoR 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bMEN1片段,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中.体外转染物种同源性细胞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MAC-T)和异源性细胞中国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小鼠(Mus musculus)成肌细胞(mouse myoblast cells,C2C12),利用qRT-PCR和Westem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bMEN1 mRNA和蛋白menin的表达.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bMEN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MEN1.所建立的转染体系可以使目的基因bMEN1在3种不同细胞中成功表达mRNA和目的蛋白,转染后24 h都达到最高表达量,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之后逐渐降低.其中,CHO细胞中的转染24 h后bMEN1 mRNA和menin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28 415倍和5.65倍.本研究建立了bMEN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转染体系,能够在不同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体外研究MEN1基因对于乳腺的调节功能及其对于机体代谢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一种工具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6.
湖南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茶产业"十二五"建设成就进行回顾,梳理了目前湖南省发展茶业产业的有利因素与不足,展望了未来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湖南省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思路以及营销带动、创新驱动、文化助力、人才支撑的四大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湖南省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7.
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P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  相似文献   
128.
以单片机STC12C5A60S2为核心控制芯片,主要包括电荷放大器、程控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峰值检测电路等通道,并在CCS环境下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和中断程序设计。基于此试验平台,进行了在线射流混药比例控制的试验,在离心泵电机转速变化的情况下,观察吸药流量、混合液流量和混药比的大小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线射流混药比例控制试验平台可根据不同药液的浓度控制混药比,使混药比的可调范围广,提高了实时自动混药精度,证明了该试验平台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9.
One new bicyclic lactam, cladosporilactam A (1), and six known 12-membered macrolides (2–7) were isolated from a gorgonian-derived Cladosporium sp. fungus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ir complete structural assignments were elucidated by comprehensiv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 were used in support of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of 1.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1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on of its optical rotation. Cladosporilactam A (1) was the first example of 7-oxabicyclic[6.3.0]lactam obtained from a natural source. Compound 1 exhibited promising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 line with an IC50 value of 0.76 μM.  相似文献   
130.
LLG-3 is a ganglioside isolated from the starfish Linchia laevigata. To clarif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the glycan of LLG-3 toward rat pheochromocytoma PC12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nerve growth factor, a series of mono- to tetrasaccharide glycan derivatives wer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in vitro. The methyl group at C8 of the terminal sialic acid residue was crucial for neuritogenic activity, and the terminal trisaccharide moiety was the minimum active motif. Furthermore, the trisaccharide also stimulated neuritogene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vi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signaling. 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1/2 was rapidly induced by adding 1 or 10 nM of the trisaccharide. The ratio of phosphorylated ERK to ERK reached a maximum 5 min after stimulation,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However, the trisaccharide did not induce significant Akt phosphorylation. These effects were abolished by pretreatment with the MAPK inhibitor U0126, which inhibits enzymes MEK1 and MEK2. In addition, U0126 inhibit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 1/2 in response to the trisaccharide dose-dependently. Theref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risaccharide promotes neurite extension in SH-SY5Y cells via MAPK/ERK signaling, not Akt signa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