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6篇
  33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6年生长富二号矮化砧处理苹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蓄水坑灌条件下新梢旺长期对苹果树的生长、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为蓄水坑灌法的普及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地面灌溉相比,蓄水坑灌法果树新梢和叶水势值均大于地面灌溉;增加了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使苹果树叶片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增大,电子传递效率(ETR)提高,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增大,提高了叶片的光合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蓄水坑灌法提高了苹果树叶片的光合效率,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2.
蓄水坑灌不同灌水上下限对苹果树叶片蒸腾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10a生矮化型红富士长富二号苹果树为材料,对不同灌水上下限条件(蓄水坑灌处理T1:田间持水量的80%与60%、T2:田间持水量的90%与70%、T3:田间持水量的100%与80%;地面灌溉对照处理CK:田间持水量的80%与60%)叶片蒸腾及其影响因素的日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灌水上下限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苹果树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为单峰曲线且峰值都出现在13∶00,日平均叶片蒸腾速率大小排序为T3>T2>CK>T1;叶片蒸腾速率主要受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大气温度、叶面温度的影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日平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大小排序为T1>T2>T3>CK,且T1与T2、T3、CK都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对比知,T1的节水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腐蚀疲劳裂纹在蚀坑处萌生位置差异的本质及预测腐蚀疲劳裂纹起始寿命,采用双参数模型描述点蚀坑形貌,并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点蚀坑形貌下的应力集中情况。基于此,分析了蚀坑深度、深径比及位置等参数对蚀坑不同位置应力集中的影响规律。依据腐蚀疲劳现象学观点,建立了三维双参数点蚀坑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评估模型,分析不同蚀坑形貌下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临界值。研究表明:控制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条件主要为蚀坑深度和蚀坑形状;萌生于蚀坑处不同位置的腐蚀疲劳裂纹的临界值均可采用蚀坑临界深度值表示。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了有效验证,为工程实际中遭受腐蚀疲劳损伤结构的腐蚀疲劳起始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土石混合崩积体坡面细沟跌坑发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土石混合崩积体坡面细沟跌坑发育情况,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通过设置4个流量(2,4,8,12 L/min)和4种砾石含量的土石混合崩积物(砾石质量比例0,10%,30%,50%),研究不同条件下细沟跌坑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刷时段,跌坑数量变化为3~17个,跌坑平均深度为1.10~5.93 cm,细沟纵断面形态系数为2.97~19.97。各跌坑参数随冲刷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增大趋势,部分坡面在5 min或7.5 min时出现最大值;跌坑参数随流量的增加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8 L/min流量条件下出现最大值,而随着砾石含量增加总体呈增大趋势;流量对跌坑发育的影响大于砾石含量。各跌坑参数与流速、阻力系数及曼宁粗度系数密切相关,径流剪切力是描述跌坑发育的最适合水动力学指标,可用线性函数表达。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西湖龙井茶主栽品种(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开采期及气象资料,应用积温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别构建西湖龙井茶的积温预报模型和逐步回归预报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两个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集成,构建集合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积温预报模型、逐步回归预报模型、集成预报模型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的积温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3.6d和2.8d,2a试预报MAE分别为2.5d和1.0d;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的回代检验MAE分别为0.9d和1.4d,2a试预报MAE分别为1.6d和0.8d;集成预报模型的回代检验MAE分别为0.7d和1.1d,2a试预报MAE分别为1.3d和0.8d。3种预报模型对西湖龙井茶开采期预报均具有应用价值,集成预报模型较积温预报模型和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更理想,具有实际生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比较研究了不同生物检测材料及方法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检测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毒素不仅对云南松产生病害作用,对思茅松和华山松同样产生病害作用。用切根幼苗为材料对该毒素进行生测,所需时间虽较短,但幼苗所产生的症状较复杂,不易观察和确定;以松树及其木段为材料将该毒素进行接种试验,则在韧皮部位形成明显的反应区,与接菌产生的反应症状一样,容易确定,但木段上出现反应症状的时间较短,因此,以木段为材料,采用接种法进行该毒素活性检测较好。  相似文献   
107.
《农技服务》2019,(10):59-60
为遵义市播州区大面积推广稻-鱼种养模式提供参考,2017年5~12月在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鸭溪镇进行大边沟稻鱼种养模式、坑凼稻鱼种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大边沟稻鱼种养模式的水稻产量为516.5公斤/亩,产出建鲤59.9公斤/亩,比坑凼稻鱼种养模式产出建鲤多11.8公斤/亩。  相似文献   
108.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夏怡 《茶叶》2017,43(1)
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杭州龙井茶文化体验式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推进体验式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厂房地质条件较差,地应力高,而下部机坑及集水井的地质条件更是不容乐观,通过采用综合处理办法,如设缓冲孔、预留保护层、先预裂后抽槽、先导洞后扩挖等,使厂房8个机坑又快又好地完成开挖支护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