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8篇
  81篇
综合类   1332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24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决石家庄地区春甘薯—秋白菜生产中品种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充分发挥甘薯节水抗旱、营养均衡、祛病保健,白菜营养丰富、品质柔嫩、口味颇佳的独特优势,特编写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的基础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以及春甘薯栽培、秋白菜复种的技术要点。确保了每667 m^2春甘薯产量在2000 kg以上,大白菜产量在4000 kg以上,每667 m^2种植效益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元。为种植春甘薯、秋白菜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通过采取一年三熟间套作三年定位培肥的方法,设三季栏肥还地、三季秸秆 冬绿肥还地、三季秸秆还地、冬绿肥还地及主施化肥(对照)等5个处理,进行不同培肥方法对一年三熟间套作物增产效果和土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栏肥还地对各熟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并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其次为三季秸秆 冬绿肥>三季秸秆>冬绿肥>对照。  相似文献   
53.
在安达的百年栽培历史中,小麦的栽培技术、种子和配套机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麦在建国前均为人工播种;五十年代,有少部分使用马拉播种机播种;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逐渐推广使用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八十年代至今,全部使用大型机械化播种,此阶段麦菜复种模式发展已成熟,形成具有安达特色的“露地农作物复套种栽培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于1991年开始向全市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4.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土地当量比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结论】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38和1.21,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较单作分别提高68%、38%和21%。  相似文献   
55.
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间、空间或作物品种间科学的、合理的搭配,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种收一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复种、套种或间作。作物复种指数(%)或增加的种植指数,国际上用公式(全年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100%表示。根据这一定义,我国通用的复种指数实际上指的是种植指数(Cr...  相似文献   
56.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合理作物布局、间套复种轮作、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相似文献   
57.
为了优化鄂东地区稻田耕作制度,挖掘作物周年生产潜力,提高作物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连续4 a的定位试验,比较了油菜-玉米 (oilseed rape-maize,O-M)、油菜-水稻 (oilseed rape-rice,O-R)、油菜-节水抗旱稻 (oilseed rape-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O-WDR)、小麦-玉米 (wheat-maize,W-M)、小麦-水稻 (wheat-rice,W-R)、冬闲-双季稻 (fallow- double season rice,F-DR)6种二熟制种植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生产效益、温光资源和氮磷利用以及土壤氮磷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周年经济产量以W-R模式最高,其次为O-R模式,而平均周年生产效益以O-R模式最高;氮利用率以O-R和W-R模式在鄂最高,磷利用率以O-R模式最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则以F-DR模式最高。经过4轮复种后,O-R模式在鄂东地区具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良好的生产效益,并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和降低氮流失风险,具有替代传统双季稻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针对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缺乏配套玉米收获机具,且常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存在果穗损伤大、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有限元方法设计两行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割台利用弹性缓冲原理实现柔性低损伤摘穗,可一次完成摘穗、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文章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农艺特点和力学原理确定割台结构参数;对割台关键部件开展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割台机架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割台机架不会与发动机产生共振.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探究拉茎刀辊转速、喂入速度、果穗距摘穗板高度对落粒损失率和籽粒破损率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作二次回归响应分析,得到割台较优参数组合.试验表明,拉茎刀辊转速800 r·min-1,喂入速度0.700 m·s-1,果穗距摘穗板高度370 mm时,落粒损失率0.05%,籽粒破损率0.01%,满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机械化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59.
文章分析了巴彦淖尔市种植业生产情况和复种的可行性,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在当前生产形势下,发展复种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途径之一;指出了目前发展复种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
为探明长期烟稻复种连作对烟田土壤养分及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衡阳烟区烟-稻复种连作区采取了不同复种限的土样和当季烟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烟叶产量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度的烟稻复种连作(≤7年)可较好的协调土壤pH值,不仅对烟叶产量和产值无显著影响,而且使烟叶中糖碱比和钾氯比协调合理,品质趋好.而当连作超过10年后,土壤明显酸化,烟叶产量产值也显著下降,可考虑通过绿肥轮作、休耕等措施提升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