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22篇
基础科学   1篇
  64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250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采用6个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和10个杂交早稻父本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60个杂交早稻组合。分析了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三系杂交早稻亲本及其所配置的杂交早稻组合的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穗总粒数>生育期>理论产量>实际产量>有效穗>成穗率>最高苗;除穗长外,其余性状受父本的影响较大;理论产量与结实率、穗实粒数、株高、成穗率及有效穗呈正相关,可通过这几个性状对产量进行间接选择;穗实粒数是杂交早稻选择指数中最重要的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82.
黄山松种群拓广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黄山松种源试验两个试验点的材料,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所定义的估算拓广遗传参数方法,分别从协方阵和相关阵出发估算了黄山松种群的拓广表型方差、拓广遗传方差、拓广遗传力和拓广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使用全部特征根估算拓广遗传参数是不合适的,95%左右的累计贡献率最为适宜。此时所估算的拓广遗传力以协方阵为基础的是0.32~0.48,以相关阵为基础的是0.66~0.87,且从关阵出发所估算的拓广遗传参数可比性强。依据初步分析结果,对估算方法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3.
籼稻品种杂交后代垩白性状频数分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籼稻品种杂交后代的研究表明,其稻米垩白面积为连续分布,在小垩白/小垩白组合中,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在无垩白处,且发生频率很高;在中垩白/中垩白组合中,分布曲线为不明显双峰,主峰与低谷之间的发生频率相关差不大,主峰在无垩白、小垩白、中垩白、大垩白处皆有分布,说明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发生了广泛分离。遗传分析表明,籼稻品种杂交后工垩白性状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存在细胞质效应,说明杂交稻稻米要减少垩白面积应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遗传背景,初步了解了临远3158实现高产的机理。认为利用具有高度杂合性和异质性基因型种质,借助渐进式复合杂交手段,是选育高产、稳产、抗病、抗虫、优质、广泛适应性小麦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5.
苎麻光敏感雌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的4个姊妹系自交或相互杂交,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呈13S押3F分离,符合两对基因遗传规律,其中一对为抑制基因,雌性不育基因为隐性,假定PFSR基因型为IiF-phfph。但光钝感雌雄同株苎麻(NM)与PFSR杂交F1代呈3S押5F的分离,而不是所预测的1S押1F的分离,说明与光周期钝感有关的质基因和核基因存在互作。本研究对PFSR及其有关子代的基因型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6.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相似文献   
87.
不同来源甘蓝型黄籽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28个组合进行试验,考查了皮壳纤维素含量、种子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胚单宁含量、胚蛋白质含量、单株粒重、黄籽度、千粒重等9个性状。方差分析表明,重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9个性状组合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皮壳纤维素含量、种子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胚单宁含量、千粒重、黄籽度在亲本间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9个性状间的相关分析,以种子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通径分析。该文还就油菜品质育种提出一些观点,作为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88.
杉木家系年轮宽度及年轮密度组成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 ,分别测定 2 2个杉木优良家系年轮宽度组成性状与年轮密度组成性状。研究表明 ,杉木年轮宽度组成性状及年轮密度组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年轮宽度组成性状受中等遗传控制 ;年轮密度组成性状受中等以上遗传控制。通过遗传变异研究和遗传相关分析 ,了解杉木密度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为多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适用于开放育种群体的个体混合模型(动物模型)及其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介绍了通过亲本配子贡献矩阵剖析系统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群众杨、合作杨为对照,对以I-69、欧洲黑杨、美洲黑杨、小叶杨、箭黑杨、青杨等为亲本的23个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分析。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均差异极显著。6-7年生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均很高。随着树龄的增大,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增大,受较强的遗传力的控制。各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差异极显著,最大者较对照群众杨提高了23.5%,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ZJ-2和ZJ-10较对照群众杨高出10.9%,通过综合评分法,从23个无性系中,选出6个无性系,分别为:ZJ-7、ZJ-2、ZJ-3、ZJ-10、ZS-8和L910-140。这几个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均优良,可以与群众杨、合作杨等品种平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