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37篇
  311篇
综合类   1299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31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针对农田化学氮肥施用量高、利用率低等问题,探究绿肥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优化绿洲灌区玉米的施氮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于2019—2021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开展小麦复种绿肥并翻压还田后翌年轮作玉米减施氮肥田间试验。玉米季设传统施氮量(Nck)和绿肥替代10%、20%、30%、40%的化肥氮处理(即N10、N20、N30、N40处理)。分析了各处理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和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及利用效率。  【结果】  与Nck相比,N10、N20处理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玉米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及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也无显著差异;2020年N10、N20处理对玉米茎叶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及转运率无显著影响,2021年N20处理玉米叶片和茎的氮素积累量分别降低5.0%和17.8%,叶片和茎的氮素转运量分别提高5.5%和9.1%,氮素转运率分别提高5.0%和14.1%。相比Nck,N30、N40处理提高了茎叶的氮素积累量,但降低了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了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及籽粒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N30、N40处理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16.8%~19.0%、27.9%~28.9%。与Nck相比,N10和N20处理氮素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2021年N20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显著提高了3.5%,N30和N40处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收获指数。绿肥替代化肥氮各处理均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以N20处理提高幅度最大。  【结论】  小麦–绿肥–春玉米体系下,绿肥翻压替代翌年玉米20%的化肥氮投入能有效协调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的积累转运,维持玉米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氮素收获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实现绿洲灌区玉米稳产和减氮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幼龄柑橘根区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2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清耕、自然生草和间种绿肥条件下幼龄柑橘生长期内根区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间种绿肥和生草能显著提高柑橘根际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但2种酶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脲酶的峰值出现在绿肥成熟期和压青后,而蛋白酶峰值出现在压青前,压青引起蛋白酶活性降低。生草和间种绿肥的柑橘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略高于对照,但3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压青会引起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随着绿肥压青后腐解,过氧化氢酶又开始回升。因此,柑橘园内间种绿肥要适时压青。  相似文献   
113.
绿肥中养分释放规律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岩  刘国顺 《土壤学报》2006,43(2):273-279
在田间条件下利用埋设玻璃滤纸包法研究了绿肥翻压后的分解规律及其翻压绿肥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3周的分解,苜蓿中有机C的矿化率高达81%,N素矿化率为54%;黑麦草有机C的矿化率为63%,N素矿化率为22%。这些矿化N中约92%的N(苜蓿)和74%的N(黑麦草)是在翻压后的前6周释放的。在烟株的整个生长期内,由苜蓿释放的N素约为N43奴hm^-2,为了防止后期N素供应过多而导致上部烟叶烟碱含量过高,苜蓿宜提前翻压并从总N肥施用量中扣除由苜蓿矿化出的N。黑麦草因N素含量低和N素矿化量少,整个生长季中约释放了N10.5kghm^-2的N素,所以在黑麦草生长量不大的情况下,可将黑麦草全部翻压并忽略其释放的N素。 在没有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翻压苜蓿提高了上部烟叶中烟碱含量,降低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而翻压黑麦草对烟叶中烟碱含量有所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中,因而烟叶的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4.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程度下多种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模型的适用性,提高大面积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和精度,本研究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站2008—2010年土壤相对湿度人工观测资料以及对应时段的卫星遥感资料,采用热惯量、能量指数、植被供水指数法进行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在低、中、高植被覆盖条件下对比3种定量反演土壤水分的遥感模型,并与人工观测资料建立线性、指数、对数拟合。结果表明:在中低植被覆盖期,热惯量法最适合,与0~20 cm的平均土壤相对湿度的对数相关最好;高植被覆盖期,能量指数法稍好于植被供水指数法,与0~10 cm的平均土壤湿度的对数相关最好。  相似文献   
115.
黄土旱塬区轮作培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10年轮作培肥试验结果表明,作物轮作中增加豆科类养地作物比例将明显地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培肥土壤,豆科作物茬口在土壤养分状况优于小麦茬口,而且其茬口的培肥作用,累加效应显著,有机肥与氮磷配施(NPM)在试验的几种轮作系统中都具有优越的培肥土壤作用。单施磷肥在豆科牧草芷蓿连作中同样有一定的培肥作用,而在卷入了非豆科作物的小一豌豆轮作系统中,则未表现出改善土养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区内优势。全区现有耕地面积386.6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55.62万亩。89年全区粮食总产204.01万吨,占全省比重12.83%;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产粮775.8公斤,按农业劳力计算人均产粮1662公斤。  相似文献   
117.
鄂中丘陵稻区,包括荆门、钟祥、京山、随县、应山、安陆、应城等8县市,是湖北省重要的产粮区。这里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合发展一年两熟制或间套多熟制。但是,这里过去是“肥、稻”一熟为主的。一年一季中稻一季紫云英,虽能养地,却只有一季中稻收获,年产  相似文献   
118.
以常用有机肥料牛厩肥、猪厩肥、鸡粪及作物秸秆、油菜绿肥为材料,研究了这些有机物的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状况,以及它们对土壤钾及作物吸钾的供应能力。结果表明:(1)三种有机烘肥及作物秸秆、绿肥中含钾量为0.85%~4.50%,其中有32.7%~69.7%为速效态钾,1.7%~25.0%为缓效态钾;(2)肥料与土壤共同培养150d后,约有50%~80%的速效态钾和缓效态钾仍以两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19.
<正>"桑-菌-肥"生态农业模式扶持桐城市三元菌业有限公司利用每年修剪的桑树枝条和蚕沙发展食用菌生产,年利用桑树枝条375t、蚕沙62.5t,菌糠腐熟后全部返还到桑园,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绿肥生产在吕亭、青草两镇建立3045个农户共1.5万亩的冬绿肥紫云英种植核心示范区。每亩均施鲜草量2000kg,化肥施用量每亩减少8kg,土壤有机质提高1个百分点,稻谷产量亩增15kg,种植紫云英10万亩。  相似文献   
120.
绿肥还田对烟田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7年连续两年采用烤烟-绿肥轮作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绿肥还田对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绿肥还田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钾养分含量。土壤速效磷以油菜区黑麦草区CK;土壤速效钾以黑麦草区油菜区CK。绿肥还田显著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黑麦草区、油菜区分别比对照烟叶增产13.7%、16.4%,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