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葱蓟马的为害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植物医生》2003,16(6):12-13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一些为害隐蔽的微小害虫(如蓟马、粉虱),在生产上容易疏忽,使其危害日益严重,应引起重视以保证蔬菜的品质与质量。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imen)又叫烟蓟马、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该害虫分布广泛,国内各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葱、洋葱、韭菜、水葱、砂韭等百合科蔬菜,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媒介,洋葱比葱受害更重,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4种花蓟马的鉴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维球  曾玲 《植物检疫》2004,18(3):149-152
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隶属于缨翅目蓟马科(Thysanoptera:Thripidae).该属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触角8节,前胸背板前缘角及前缘各有1对长鬃,前缘角鬃长于前缘长鬃,后缘角有2对长鬃.前翅前脉与后脉着生排列等距的鬃.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体略小,体色较淡,一般腹部第Ⅲ-Ⅶ腹板具腹腺域,该属全球已记录有180余种,绝大多数种分布于北美、中美、南美及欧洲等区域[1~3],我国曾先后记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防治节瓜蓟马、桃蚜高效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 《植物保护》2004,30(1):77-79
田间防治节瓜蓟马、桃蚜药效试验表明,25%吡·辛乳油、5%吡·丁乳油、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4种药剂对节瓜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25%吡·辛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桃蚜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 d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药后3-5 d校正死亡率均达99%以上。5%吡·丁乳油、30%吡虫灵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也很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3%-98.9%和94.6%-98.6%。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西花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学名为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英文通用名为western flower thrips。该害虫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山区,最早记载于1895年,曾是当地一种最常见的害虫。20世纪80年代初,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显著增强,不再局限于原先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近些年来随国际贸易的增加,其借助花卉苗木、蔬菜产品的转运在世界各地迅速扩散。目前已广泛分布于美国、荷兰、英国、西班牙、以色列、日本等6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园艺作物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红带网纹蓟马对河南省内乡油桃的危害逐年加重,2002年以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为害状 红带网纹蓟马以若虫、成虫为害花托、花萼、幼果,为害盛期从花后10天开始,受害花托、花萼萎缩但不脱落;受害果面黄褐色锈斑可占果面的20%-40%,果表粗糙;受害较轻的幼果,花托可正常脱落,但果面布满黄色斑点,经济价值降低。受害叶缘纵卷或似花叶状,不能充分展开。嫩枝或嫩叶有黄色小点,受害部分光泽下降,僵硬厚脆,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6.
田间测定了5种浓度的2.5%菜喜悬浮剂、百佳EC、18%杀虫双水剂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菜喜、杀虫双和百佳一次药后10 d内最高防效分别达到96.14%、97.18%和96.65%。  相似文献   
17.
茶籽饼是浙江磐安地区特有的山茶油加工后的下脚料,防治根茎类蔬菜的地下害虫效果显著.作者在开展不同药剂防治茄子蓟马田间效果试验的同时,探索茶籽饼对防治蓟马的辅助效用,以期扩大防治茄子蓟马的用药范围,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茄子蓟马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香蕉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的最佳防控时机,评价精准喷雾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开展了最佳诱捕效果粘虫色板的筛选,在花蕾期监测蓟马迁入动态,调查蓟马在果穗上的为害分布,评价不同施药时机的防效,以期找到最佳防控方法。结果表明:在竞争和非竞争条件下,较白色和黄色,蓝色粘虫板的诱捕效果最好;蓟马迁入动态为植株现蕾后成虫大量迁入,呈逐渐增加趋势,花蕾向地弯垂后至第8梳苞片打开期间达高峰,色板上诱捕的蓟马数量最大,达290头;果穗上所有果梳均受到为害,并随着果穗生长呈逐渐加重趋势,最末端第7果梳的为害最严重,为害症状的黑点数为207个;在植株刚现蕾和花蕾向地弯垂时,对花蕾和果穗喷雾,2次施药的间隔期为5 d,对整个果穗有较好保护作用。香蕉蓟马的最佳防治时间为刚现蕾和花蕾向地弯垂的生育期。定向精准用药能够有效防控蓟马、保护果皮外观,实现蕉园农药减量施用,为香蕉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籽粒锈斑近几年在向日葵籽粒上发生,严重影响向日葵籽粒的品质,然而关于向日葵籽粒锈斑的成因目前并不清楚。本文在内蒙古向日葵主产区,选择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严重的区域,通过大田套袋技术并结合室内接虫试验,对向日葵籽粒锈斑的成因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2020年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及2021年五原县向日葵经套袋处理后,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的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3.23、1.33头和191.53头,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发病率比对照(未套袋)相应降低了28.19%、12.07%和60.02%,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01),花蓟马数量与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室内在向日葵花盘上接种花蓟马后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发病率为22.67%,而未接虫的向日葵籽粒锈斑没有发病。另外,统计显示向日葵花盘外侧花蓟马数量显著大于中间和内层,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病率也呈现相同的规律。由此推测,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发生主要与花蓟马的活动有关,花蓟马可能是造成向日葵籽粒锈斑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植物源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比较了苦参碱及吡虫啉对西花蓟马的毒力,并分别利用两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剂量作用于南方小花蝽,探究其对南方小花蝽捕食作用、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和吡虫啉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o值分别为24.811 mg/L和13.911 mg/L,两种药剂处理后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但其瞬时攻击率降低,苦参碱处理的瞬时攻击率高于吡虫啉处理;药剂处理后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均下降,雌成虫寿命由22.0 d分别缩至19.0d及11.0d,其平均日产卵量由3.92粒/雌分别下降至2.25粒/雌及0.91粒/雌.研究表明苦参碱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小于吡虫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