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42篇 |
免费 | 328篇 |
国内免费 | 13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6篇 |
农学 | 832篇 |
基础科学 | 219篇 |
343篇 | |
综合类 | 4385篇 |
农作物 | 2368篇 |
水产渔业 | 107篇 |
畜牧兽医 | 1224篇 |
园艺 | 396篇 |
植物保护 | 9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204篇 |
2022年 | 242篇 |
2021年 | 311篇 |
2020年 | 275篇 |
2019年 | 264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235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75篇 |
2014年 | 634篇 |
2013年 | 452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747篇 |
2010年 | 647篇 |
2009年 | 637篇 |
2008年 | 645篇 |
2007年 | 588篇 |
2006年 | 591篇 |
2005年 | 480篇 |
2004年 | 349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99篇 |
2001年 | 330篇 |
2000年 | 245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89篇 |
1995年 | 190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158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0篇 |
1956年 | 2篇 |
1953年 | 3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草原啮齿动物、昆虫和毒害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其种群密度激增超过环境容纳量,并对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等构成威胁时演变为有害生物。因此,科学防控有害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系草地生态动态平衡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是科学防控草原有害生物的前提,更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系统科学决策的依据。害鼠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鼠种单位面积有效洞口数或新鼠丘数及秃斑占比制定;害虫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虫的种群密度制定;毒害草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草类型的植被盖度制定。本研究概述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制定的历史和现状,解读了新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的思路,展望了未来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2.
布氏白僵菌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70年代以来布氏白僵菌的生物学、致病性、生理生化特性等基因研究以及该菌的规模征税和田间防治应用地综述。目前已发现该菌能寄生7个目的70种昆虫,特别对鞘翅目害虫具有独特寄生效果,已在林区、农田、草地、果园中用于防治各种金龟子和天牛。在法国、瑞士等地,用布氏白僵菌连续多年防治林区的西方五月鳃金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防治效果和生态效果,日本用该菌防治杉树天牛、我国用该菌防治农田及苗圃蛴螬都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3.
探讨昆虫蛋白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梅梦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2):1-4
针对目前世界蛋白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探讨开发利用好昆虫,特别是害虫作为蛋白饲料的资源。阐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营养价值、饲养与繁殖以及动物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94.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和利用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农林害虫的概况;并阐述昆虫病原线虫分类、生活史及类型,以及与共生细菌的互利共生、杀死寄主昆虫机制,阐述了共生细菌的分类、菌型、病原作用、抗菌作用及其与线虫的共生专化性;介绍了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与离体培养的方法和最新进展,讨论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利用的一些因素诸如温湿度、辐射、寄主免疫反应,天敌的影响等;最后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述评,认为昆虫病原线虫在未来害虫治理和植物保护的持续发展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皖南红壤丘陵茶园200多个土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与茶树生长及产量呈正相关,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和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关系极为密切。茶园铺草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土壤养分提高,0—20厘米耕作层根际与根外的肥力差异缩小,因而有明显改善土壤供肥状况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茶园管理措施,达到气候——微生物——茶园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土壤养分才有保证,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才有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
<正> 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病毒资源调查工作进展较快。从60年代首次发现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至今,已从171种森林昆虫中分离出214株病毒。其中属于杆状病毒属A亚组核型多角体病毒131株,B亚组颗粒体病毒41株;呼肠孤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30株;昆虫痘病毒4株;浓核病毒3株;其它非包涵体病毒5株。有些病毒已被开发利用,如春尺蠖核型多角体 相似文献
97.
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于2013—2014年对松阳县4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时空格局和茶丛上层益害生物比及其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间茶园害虫、天敌物种数和总物种数显著大于其它3种茶园;林间茶园天敌个体数最多,丰产茶园害虫个体数和总个体数最多。在垂直分布上,天敌个体数在母穗园、林间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在丰产茶园和两行密植茶园中以中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母穗园和林间茶园以中层最多,在两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60%、56%、42%和51%;4种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皆以上层最多。在水平分布上,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两行密植茶园、林间茶园皆以朝北方向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35.0%、26.0%和26.3%;害虫个体数以茶丛内层较多,天敌个体数以外层较多;地上部分林间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约是丰产茶园的2倍。表明种植模式可改变群落空间格局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98.
黄粉虫开发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昆虫,文章对黄粉虫在食用、饲用、药用、实验及工业用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99.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板和黑光灯诱集法分别在北京和福建评价了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控制双孢磨菇(Agaricus bisporus)眼蕈蚊(sciarid flies)的效果.黄板诱集结果表明,施用线虫后眼蕈蚊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北京点处理后第19天的虫口减退率达68.8%;福建点处理后第33天的虫口减退率达81.9%;杀虫灯诱集结果表明, 施用线虫后12 d,对照菇房平均日诱虫量3.59万头,处理菇房平均日诱虫量2.67万头.大蜡螟诱集法检测发现,线虫施入培养料后58 d,对大蜡螟致死率3 d达87.5%,5 d达100%;线虫施入培养料后120 d对大蜡螟幼虫致死率3 d仍达52.6%. 相似文献
100.
引进天敌昆虫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敌昆虫引进20多年来各阶段的引种量、引进重复率、引种国际范围、引种单位、引进种类和引进后的应用情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年平均引种量虽然逐年有所上升,但每年基本上维持在8~10种次。2次、3次引种重复率逐年降低,至2000年2次引种率大约23%。3次引种率在10%左右。引种目标国由4个到38个,引种单位数量变化相对不大,1986年后年平均基本上维持在10个左右。应用效果分3种类型:(1)建立种群起到控害作用;(2)建立不稳定种群控害效果不明显;(3)未能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