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5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糯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花培反应率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2-1培养基对14份糯玉米和10份优质蛋白玉米的花培反应率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4份糯玉米材料中有13份具有花培反应,占参试糯玉米材料的92.86%,其中反应率最高的是作登糯玉米(出愈率3.16%);10份优质蛋白玉米材料中有5份具有花培反应,占参试优质蛋白玉米材料的50.00%,其中反应率最高的是CML170(出愈率0.65%)。3份糯玉米材料即田东作登糯、都安良昌糯、天峨糯能产生正常绿苗,占参试糯玉米材料的21.43%,正常绿苗率分别为4.08%、9.09%、25.00%;1份优质蛋白玉米材料(CML170)产生正常绿苗,正常绿苗率占参试优质蛋白玉米材料的10.00%。试验结果还表明,糯玉米材料的出愈率以及绿苗率均比优质蛋白玉米材料高;糯玉米与优质蛋白玉米的花培反应同普通玉米一样存在基因型依赖性。  相似文献   
82.
国审小麦花培5号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利用豫麦18-64/花4-3的花粉离体培养而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5。  相似文献   
83.
铁是水稻花培培养基的重要成分.通过对7份寒地早粳组合F1(或品系)花药在不同Fe2 含量培养基上离体培养,发现培养基中的Fe2 的含量对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影响较大.结果表明在N6培养基中将Fc2 提高到32~40mg/kg诱导率最大,高于N6培养基(Fe2 含量为5.6mg/kg)1.4倍以上.在此以内随着Fe2 含量的增加诱导率增加,大于此含量诱导率降低,呈单峰曲线分布.分化培养基中Fe2 含量增加到40mg/kg分化率显著降低.但在32~40mg/kgFe2 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的绿苗分化率差异明显,85.7%材料可使绿苗生产率提高到7.8%左右.因此适当提高诱导培养基中Fe2 含量可提高寒地早粳的花培效率.  相似文献   
84.
小麦品种花培5号适宜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明小麦品种花培5号的最佳播期和适宜播量,进行了播期、播量复因子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以处理组合A2B3(10月15日播种,播量120 kg/hm2)产量最高,适宜播期为10月15-20日,适宜播量为97.5~120 kg/hm2。  相似文献   
85.
水稻花药培养与花培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花药培养及花培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应用领域、技术要点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6.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广亲和恢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02428/T984//T1950杂种后代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纯合的二倍体花粉植株,分别与珍汕97A、V20A和7627A杂交,分析其恢复能力。有8份花培系F1结实率均在65%以上,且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作为广亲和恢复系的种质,证实花培是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快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海丰14号辣椒是以优良的花培品系“96-1-6”作母本,自交系“96-9-4”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可实现对年采摘,果色浅黄绿,平均果长21.2cm左右,果横径约3.0cm,果面光滑有光泽,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好,耐病、耐热性好,早熟丰产,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3320.1kg,适合北方早春大棚和露地及秋大棚延迟栽培,南方春季露地和大棚早熟栽培均可。  相似文献   
88.
花培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培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了科学的论述,指出:①“以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等方式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以花培技术为手段”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育种新途径;提高籼稻花培绿苗率,提高培养基对籼型配子体选择表达能力是提高籼稻花培选育成功率的关键,进一步改善花培条件、改进培养方法以及建立籼稻花培选育亲本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②花培技术与常规选育相结合是进行三系、两系选育和提纯复壮的有效途径,在选育广亲和不育系和育性转换特性较好的光敏不育系以利用两种间条件优势方面潜力很大。③花培技术与外源基因导入,可进行超高产育种,与细胞突变体筛选结合,可进行定向选择,与远缘杂交、无融合生殖研究结合,可进行物种创新。  相似文献   
89.
龙粳1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5年以龙花91-340为母本,空育13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6年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瘟性强、熟期早、米质优、丰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0.
通过517株花粉植株的13个选系观察,从“朝花矮188”H_2~H_4 的性状遗传分析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花培后代的纯合度高,群体整齐一致,性状稳定,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双亲。亲本性状互补后,可出现优于双亲的重组类型,如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良好性状都超过双亲;重组体各世代的上述性状连续多代自交繁殖,未发现有生活力减退现象,而且还有提高趋势;其丰产性状经4年大面积多点试种和品比测定,亩产在413.5~552.5公斤范围,增产效果其 F 值达1%的极显著差异。花粉培养可缩短育种年限,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