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323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于2020-2021年以60份来自展颖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的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chromosome segments substitution lines,SSSLs)及其受体亲本‘华粳籼74’(‘HJX74’)为试验材料,在20% PGE-6000干旱胁迫浓度下开展水稻芽期耐旱性试验,以6个生长发育性状指标的相对值(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胚芽鞘长、相对根数、相对根干质量、相对芽干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SSSLs进行排序并筛选相关性状与‘HJX74’有显著差异的SSSLs,进行QTL鉴定与加性效应分析,初步鉴定与芽期耐旱性状相关的QTL。结果表明:供试SSSLs平均隶属函数值范围为0.14~0.71,‘HJX74’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58,有12个SSSLs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HJX74’。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以相对芽长为指标的2份耐旱SSSLs和以相对根数为指标的4份耐旱SSSLs。在20% PGE-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以发芽第8天的相对芽长和相对根数为指标鉴定耐旱QTLs,2份SSSLs(X24、X8)鉴定出1个相对芽长QTL,即qRSL1-1,加性效应分别为0.07、0.08,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1.17%、13.85%;4份SSSLs(M77、M120、M133和M142)鉴定出3个相对根数QTLs,即qRRN10-1、qRRN11-1、qRRN12-1,其加性效应为0.11~0.24,表型贡献率为16.64%~36.34%。表明这些SSSLs携带芽期耐旱QTLs,可以作为水稻耐旱基因发掘材料。  相似文献   
702.
优异耐旱种质资源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研究对于挖掘耐旱基因和提高耐旱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2019—2020年以30份谷子种质为试材,采用随机不完全区组设计(alpha-格子设计),设干旱胁迫(DS)和正常供水(CK)2个处理,考察了谷子农艺性状的耐旱系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标耐旱性度量值D对供试谷子材料的耐旱性进行鉴定。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水分环境和基因型显著影响谷子农艺性状,而且基因型与土壤水分环境的互作显著影响谷子生长性状,但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千粒重除外)。t测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效果显著(千粒重除外)。主成分分析将11个单项耐旱评价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1.27%。第一主成分相当于5.866个原始指标的作用,可以解释53.327%的方差,其中株高、倒二叶叶面积、茎叶干重、穗长、穗重、穗粒重指标载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穗颈长和穗粒数指标;第三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茎节数、千粒重和产量指标。依据D值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将供试谷子材料耐旱性分为5类。判别分析表明株高和穗重可作为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首选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确定耐旱性评价指标D值,通过D值可对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进行有效可靠的鉴定。  相似文献   
703.
李燕 《现代园艺》2023,(11):48-50+54
园林植物的耐旱性强弱对建设经济节约型的园林有着重要意义。为选择耐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选取金银木、胡枝子、紫荆、构树、荆条、紫薇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开展盆栽控水试验,进行盆栽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在本试验选取的6种植物中,金银木与胡枝子、荆条的抗旱性最强,紫薇与构树、紫荆的抗旱性稍弱。  相似文献   
704.
转录因子由于其在植物干旱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在水稻抗旱育种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已经克隆的水稻干旱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在水稻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和它们在水稻中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705.
以8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处理下,对自交系的耐旱性进行鉴定,以产量抗旱指数(DI)、耐旱系数隶属度(SV)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散粉吐丝间隔期(ASI),对85份正常结实自交系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度偏重干旱条件下,85份自交系在干旱处理区较正常供水区的平均株高降低,果穗变短、变细,空秆增多,秃尖增加,双穗率、百粒重降低,散粉吐丝间隔期(ASI)延长,产量平均下降42.9%。强耐旱自交系有6份,较耐旱自交系有16份,中等耐旱自交系有20份,弱耐旱自交系有29份,不耐旱自交系有14份。  相似文献   
706.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赤霉素(GA3)、乙烯利(ETH)浸种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高旱地区常见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nudum Hook.f.)为试验材料进行浸种试验,测定了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青稞幼苗的根长与芽长,并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与喷施2种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的影响,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减轻干旱对青稞的危害、提高青稞的产量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 mg/L矮壮素,100、250 mg/L赤霉素和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2)4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的根长和芽长,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芽长。(3)在12个处理中,筛选到3个强耐旱处理和3个耐旱处理,其中,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青稞幼苗的Pr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为提高...  相似文献   
707.
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质材料的耐旱性,有效利用青稞自身耐旱遗传潜力,为耐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以150份青稞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连续2 a检测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处理下各青稞种质资源成熟期7个与产量相关的指标,利用耐旱性综合评价(D)、综合耐旱系数(CDC)和加权耐旱系数(WDC)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耐旱指标筛选及资源的耐旱性鉴定。结果显示,利用主成分分析( PCA)可将7个与产量相关的指标简化为4个公因子,并携带原有7个指标88.26%的数据信息量,其中单株产量可作为比较直观的耐旱评价指标。综合这3种分析方法,筛选出24、12、15、14、109、7和111成株期耐旱性强的青稞种质资源。主穗穗数、单株粒质量、主穗长和单株粒数可以作为青稞成株期耐旱性简单且较为准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08.
709.
张斌 《江苏农业学报》2023,(7):1441-1448
为了探究大豆GmbHLH130基因在植物干旱胁迫中的调控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GmbHLH130与其他物种bHLH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检测GmbHLH130基因及其启动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对GmbHLH13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进行分析,最后初步评估GmbHLH130基因过表达拟南芥的耐旱性。结果显示,在进化树中GmbHLH130与拟南芥AtbHLH122进化关系最近;GmbHLH130基因受干旱诱导上调表达;GmbHLH130基因启动子也受干旱诱导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bHLH130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并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此外,GmbHLH130基因过表达拟南芥在干旱处理下的绿色子叶率和根长均显著大于野生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大豆GmbHLH130基因在增强植物耐旱方面的功能,为后续探究其参与耐旱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