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13篇
  30篇
综合类   642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经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后,定期测定芒果果实腐烂指数,品质指标和果肉抗氧化生理指标,并测定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0.5%肉桂精油+0.3%壳聚糖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15 d后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23.73%,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3%,复合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TA)的含量,延缓果皮颜色b*值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果实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类黄酮的含量,增强果实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说明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与其直接的抑菌作用和提高芒果抗氧化能力进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密切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应用于芒果采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柠檬8份种质资源的花进行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鉴定,分析8种柠檬花精油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和相似度,为柠檬花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种质柠檬亲缘关系鉴定及优质柠檬种质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福建省泉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果蔬园柠檬良种筛选圃内尤力克、费米耐劳、印度大果、越南四季柠檬、台湾香水柠檬、漳州本地柠檬、北京柠檬和江苏2号等8份种质资源的花进行精油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鉴定其挥发性成分,并采用SPSS 22.0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8份柠檬花精油出油率为0.052%~0.139%.共鉴定出15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52种、醇类47种、酯类15种、醛类11种、酮类10种、烷烃类7种、酚类4种、其他5种.尤力克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种,费米耐劳67种,印度大果27种,越南四季柠檬78种,台湾香水柠檬27种,漳州本地柠檬45种,北京柠檬42种,江苏2号42种.8份柠檬花精油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D-柠檬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柠檬醛、芳樟醇、α-松油醇和香叶醇;特异性成分78种,其中尤力克6种、费米耐劳19种、印度大果2种、越南四季柠檬29种、台湾香水柠檬4种、漳州本地柠檬3种、北京柠檬7种、江苏2号8种.柠檬花精油中以萜烯类(35.29%~80.81%)、醇类(7.91%~43.04%)和醛类(0.19%~14.67%)相对含量较多,其中萜烯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D-柠檬烯、β-蒎烯和3-蒈烯,醇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合金欢醇和芳樟醇,醛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柠檬醛.8份柠檬花精油间关系最近的是北京柠檬与江苏2号,相似度为0.996,最远的是越南四季柠檬与台湾香水柠檬,相似度为0.650.[结论]不同柠檬花精油出油率和成分的差异反映柠檬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差异.同时,柠檬花精油中含有的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9种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对柑橘大实蝇具有引诱或拒避作用的植物精油或挥发物,通过Y形嗅觉仪分别测定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对橘子精油、橙叶精油、橙花精油、柠檬桉精油、薄荷素精油、栀子花精油、D-柠檬烯、芳樟醇和月桂烯的选择率。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雄虫倾向于选择橘子精油、橙花精油、D-柠檬烯、柠檬桉精油、栀子花精油,雌虫倾向于选择芳樟醇和柠檬桉精油。柠檬桉精油对柑橘大实蝇雌虫和雄虫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雌虫对柠檬桉精油的选择率为52.38%,雄虫的选择率也达到了50%。本研究为开发对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作用的引诱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宁夏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精油成分、抑菌功能及安全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精油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3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通过cck-8法检测大籽蒿精油对于2种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宁夏大籽蒿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母菊薁(29.61%),樟脑(4.80%)、桉叶油醇(4.32%)、异木香酸甲酯(4.02%);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781 μg/mL,最低杀菌浓度为0.3125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0195 μg/mL,MBC为0.078125 μg/mL;当精油浓度小于100 μg/mL时对角质细胞(HaCaT)和皮肤成纤维细胞(NHSF)均无毒性。综上,宁夏地区大籽蒿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安全性较高,以上结果为宁夏大籽蒿精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5.
研究牛大力精油成分,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分析其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通过回流法提取牛大力精油,并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样品成分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谱库和人工谱图解析对样品成分进行鉴定,然后进一步利用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结合类药五原则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筛选出牛大力精油活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对活性成分的靶位点进行匹配,筛选出关键靶位点,通过DAVID数据平台对关键靶位点进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KEGG通路网络。共测得牛大力精油化学成分65种,包括醛类、醇类、酸类、烃类、酮类和酯类等化合物,筛选出13种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16个靶位点上,通过KEGG分析得到6条通路。牛大力精油中的活性成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水杨酸甲酯等有可能作用于GSK3B、PPP1CC等基因编码的靶位点上,参与调控胰岛素、多巴胺受体、蛋白聚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糖尿病、神经系统、肿瘤和癌症等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6.
以江苏茶博园的福鼎大白茶树鲜叶和鲜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花、鲜叶精油,对其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并测试它们对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茶树鲜叶精油中共鉴定出21种主要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6.58%,其中酯类化合物有6种,醇类化合物有10种,酚类化合物有1种,醛酮类化合物有3种,酸类化合物有1种。从茶树鲜花精油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7.88%,其中酯类化合物有5种,醇类化合物有11种,酚类化合物有1种,醛酮类化合物有4种,萜烯类化合物有2种,烷烃类化合物有2种。2种精油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共有组分有12种。结果表明,茶树鲜叶和鲜花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浓度越大,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7.
利用留兰香精油、百里香精油和肉桂精油熏蒸处理青薯9号,测定其失重率、腐烂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可溶固形物含量,比较不同植物精油对青薯9号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自然通风贮藏条件下3种精油均可较大程度地减轻马铃薯的发芽和腐烂,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其中以留兰香精油的效果最好,该精油0.6ml/kg处理青薯9号后至贮藏120d时其失重率、腐烂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可溶固形物含量依次为9.2%、2.1%、25.2%、10.6%和5.58%,与常规化学抑芽剂氯苯胺灵效果相当,与其它两种精油间差异显著,其次为百里香精油,以肉桂精油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制备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测定过氧化值(POV)、脂肪氧化程度值(TBARS)的方法探索了微胶囊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壁芯比8∶1(g/mL),包埋温度60 ℃,包埋时间2.3 h,包埋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连翘叶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44%。油脂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组ML(0.20 g)、MM(0.10 g)、MS(0.05 g)的POV值高于阳性对照组(VC),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微胶囊ML、MM、MS三组的TBARS值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用量的增大,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9.
竹林生态系统虽然比较稳定,但病原菌也较多,使用生物农药是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许多芳香植物精油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都有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竹林土壤微生物也可能受到精油抑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常见5种芳香植物精油香茅、肉桂、大蒜、生姜和茶树精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毛竹实生盆栽苗的土壤进行处理,测定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会降低毛竹根际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使变形菌门的细菌成为绝对优势菌群。对微生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香茅、生姜、茶树、肉桂和大蒜精油。  相似文献   
30.
珠兰香精油的提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珠兰香精油,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获取珠兰香精油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珠兰香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将珠兰粉碎过30目筛,加水5倍,提取6 h;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珠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得出27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5.89%,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香气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反-罗勒烯(5.71%)、3,6-二甲基-4,5-二乙基-3,5-辛二烯(4.61%)、1-(1,4-二甲基-3-环己烯基)乙酮(3.53%)、2,6-二甲基-2,4,6-辛三烯(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