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5年元月,石河子地区某牛场陆续发生产奶奶牛以真胃变位为主要病症的病例,共发病奶牛20头,占产奶奶牛总数的21.28%(产奶奶牛94头);后虽然加强饲养管理,部分奶牛经手术后康复,因手术护理及环境造成发病奶牛死亡2头,手术后奶牛无法继续泌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西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石河子地区地处北纬44°12′,冬季最低温度-30~-28℃,寒冷时间持续较长,一般的日光温室不能进行蔬菜生产,冬季消费的芹菜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笔者于2004年对日光温室结构进行改造,采取矮后墙、长后坡的建筑方式,这样的温室在冬季增温快、保温性好,一年可生产3茬蔬菜。2004年在第二茬蔬菜夏黄瓜收获后定植1茬西芹,平均单株质量0.8kg,最高可达1.5kg,每667m2产量达3500kg,先后于元旦、春节上市,平均每千克2元,取得了较高的效益。现将日光温室越冬西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1温室构造温室采用矮后墙、长后坡构造。温室长60m,…  相似文献   
33.
新品种介绍     
石单4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新育成的玉米中晚熟新品种,1998年12月通过石河子地区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34.
基于石河子地区逐日气象资料,对1954—2012年ET0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可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2a,石河子地区年际和年内各季节ET0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季ET0增势最为明显,冬季增势不明显。年代变化上,年ET0和春季、夏季、秋季ET0在20世纪80年代都达到年代最低值,在21世纪00年代都达到年代最高值,而冬季ET0则相反。空间上,乌拉乌苏地区ET0呈减少趋势,石河子市、莫索湾和炮台ET0都呈增加趋势。年、夏季、秋季、石河子市、乌拉乌苏、莫索湾和炮台ET0都发生了明显突变,春季和冬季ET0无突变发生。年际和年内各季节ET0都存在明显25a左右的变换周期。研究区域年际和年内各季节有可能从不断增加的趋势转变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5.
36.
为完善和细化啤酒大麦专用肥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施用技术,降低因过量施肥对啤酒大麦品质和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点大田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啤酒大麦专用肥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啤酒大麦专用肥和新动力配施的处理D和处理E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最明显,其中处理D平均产量最高为8056.8 kg/hm2,比对照增产194.3 kg/hm2,增加收益426.6元/hm2,其次为处理E平均产量为8024.2 kg/hm2,比对照(处理G)增产161.6 kg/hm2,增加收益364.6元/hm2。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出啤酒大麦专用肥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施用技术,关外荒漠化和沿山海拔2000 m以上地区的玉门、民乐、山丹基施啤酒大麦专用肥600 kg/hm2,苗期追施新动力120~150 kg/hm2,玉门、永登等属砂质土壤和土层较薄地区,还应配施有机肥;中部和河西绿洲灌区的金昌、武威、景泰施啤酒大麦专用肥600 kg/hm2左右,同时基施或追施75~100 kg/hm2新动力;南部高寒阴湿区施300~450 kg/hm2专用肥即可,不提倡追肥和配施其他肥料。  相似文献   
37.
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当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情况,从病原角度入手搞清病害明显加重的原因.[方法]采用鉴别寄主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方祛,对采自石河子地区的29个黄萎病菌系进行培养特性观察、致病力测定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分析不同致病类型菌系的致病力及接种后落叶情况.[结果]各供试菌系的生长速度存在一定差别,其菌落形态主要为菌核型和菌丝型,分别占75.9;和17.2;.鉴别寄主法测定表明,供试菌系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强、中、弱菌系分别占51.7;、31.0;和17.3;.致病型测定显示,供试菌系中落叶型菌系和非落叶型菌系分别占37.9;和58.6;,1个菌系未检测出致病类型.落叶型菌系的致病性明显强于非落叶型菌系,其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39.5和27.6,二者接种后的落叶程度虽有明显差异,但都可以产生落叶症状,其落叶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菌系的致病类型有关,同时与品种的抗病性也密切相关.[结论]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菌落形态主要以菌核型为主.落叶型菌系的致病力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明显增多是当前病害明显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作物生育期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气候变化下农作物灌溉排水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利用石河子地区1954—2012年逐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资料,计算石河子地区冬小麦近59a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并探究其气候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1)过去50a,石河子垦区冬小麦需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越冬—返青期增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65mm/10a);拔节—抽穗期冬小麦需水量最大,为130.23mm。(2)灌溉需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拔节—抽穗期灌溉需水量最大(平均值为88.65mm)且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3.11mm/10a)。(3)气象因子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冬小麦生育后期需水量与气象因子有极强的相关性;气象因子中,降水对于灌溉需水量影响最大。[结论]气候变化下,石河子地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但降雨量的增加趋势下,灌溉需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9.
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教师教研需求,通过教研的特有形式促进教师发展,已经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学校教研管理工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石河子地区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提出了优化教研活动质量的策略,在实践层面,可以为教师以及相关教研管理部门重新审视教研活动,继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
石河子地区棉花水浮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湖南农业大学陈金湘教授研究发明的棉花育苗新技术。是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的漂浮育苗技术.是棉花耕作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在一定的光热条件下用常规栽培模式已经很难使棉花的产量得到较大提高.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可以使棉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光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延长棉花有效铃期,避开棉苗受开春低温、霜冻、冰雹等天气影响.从而提高棉花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